平昌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巴中市的县,位于四川东北部。面积2229平方公里,人口107余万人。
历史
平昌置县迄今已有1700余年。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置平州县,属巴西郡,治所汉王庙(今江口镇龙潭村),先后隶属巴西郡、大谷郡、遂宁郡。北周保定四年(564年)更名“同昌县”,属遂宁郡。隋开皇三年(583年)改属清化郡,九年(589年)更名“归仁县”,隶属仍旧。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废归仁县入曾口县。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成立平昌设治局,取“平州”、“同昌”首尾各一字命名。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升为平昌县。
民國35年9月,經國民政府批准,巴、平分治,將巴中縣所轄的第3區12鄉,第2區所轄的得勝、駟馬、澌蘭、粉壁,第4區所轄的大寨、楠木、龍崗、佛樓、岳家等鄉鎮,達縣所轄的白衣鄉、西興鄉、涵水鄉,通江縣所轄的澌灘鄉計25鄉新置平昌設治局。
- 1952年12月11日,達縣專署批准平昌縣青山鄉的2個村劃歸宣漢縣。
- 同年達縣專署批准平昌縣靈山鄉插入通江縣二區三溪鄉的新民村、玉樓鄉四分會17組的14戶79人劃歸通江縣。
- 1953年8月1日,儀隴縣響灘鎮、南風鄉全部,黑水鄉第一、二、三、四、七、八村,涼風鄉第四村,望崇鄉第一、二、四、五、六及三村1個組劃歸平昌縣[3]。
- 1955年6月15日,巴中縣第三區復興鄉板橋村第五組的19戶125人劃歸平昌縣[4]。
- 1956年5月12日,達縣石元鄉第一、二、三、四、五村的1036戶5267人劃歸平昌縣[5]。
- 1956年5月31日,平昌縣民意鄉2個村劃歸通江縣;通江縣三溪鄉第十村劃歸平昌縣[6]。
- 1957年1月17日,巴中縣大羅鄉十六村三十二社的地區劃歸平昌縣福申鄉[7]。
- 1957年1月29日,平昌縣黑水鄉六村一、二2個組劃歸營山縣合興鄉[8]。
- 1960年4月,達縣專署批准移交平昌縣玉樓鄉興隆村七組劃歸通江縣。
- 1973年3月11日,渠縣紅光公社梁平大隊的7個生產隊劃歸平昌縣新華公社[9]。
- 1975年1月9日,儀隴縣立山區茶房公社五、六大隊,立山公社楊柳大隊四、五生產隊,涼風公社團結大隊一、二、三生產隊,五星大隊五生產隊,共8個生產隊劃歸平昌縣[10]。
飛地
民國時期,境地在通江縣的飛地有:
- 屬得勝鄉的檬子埡、盧家壩、段家壩、白廟子、劉家溝,後劃歸通江縣的廣納鄉。
- 屬得勝鄉的謝家坪,後劃歸通江縣的鐵佛鄉。
- 屬得勝鄉的新廟埡、徐家坡,後劃歸通江縣的麻石鄉。
- 屬鎮龍鄉的芝苞口、清山溪、趙家坪(灣)、東匯坪,後劃歸通江縣的芝苞鄉。
- 屬鎮龍鄉的龍潭壩,後劃歸通江縣麻石鄉。
境地在達縣的飛地有:
- 屬邱家鄉的深灘溝,後劃歸達縣的北山鄉;
- 屬邱家鄉的李家壩,後劃歸達縣青寧鄉。
外縣在本境的飛地有:
- 屬通江縣廣納鄉的柏埡子、雞公背、冷水埡,後劃歸得勝鄉;
- 屬通江縣廣納鄉的巴靈寨,後劃歸元山鄉。
- 屬達縣的覃家河,後劃歸佛樓鄉。
至1985年,在外縣的飛地有:
- 屬新廟鄉的真武村,在通江縣喻家河鄉境內,面積2005畝。
- 屬望京鄉五村的一組,在萬源縣的興隆鄉境內,面積200畝。
外縣在境內的飛地:
- 屬巴中縣盧山鄉黃梁村(一個組)在粉壁鄉境內,面積40畝。
- 屬通江縣文家山村(一部分),在喜神鄉境內,面積250畝。
行政区划
平昌县下辖3个街道办事处、28个镇[11]:
同州街道、金宝街道、江口街道、响滩镇、西兴镇、佛楼镇、白衣镇、涵水镇、岳家镇、兰草镇、驷马镇、元山镇、云台镇、邱家镇、笔山镇、镇龙镇、得胜镇、灵山镇、土兴镇、望京镇、龙岗镇、板庙镇、泥龙镇、青云镇、大寨镇、土垭镇、澌岸镇、粉壁镇、三十二梁镇、江家口镇和岩口镇。
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平昌汉中古道、平昌长安古道、小宁城遗址、双竹堂牌坊、古佛洞摩崖造像、北山寺会议旧址、刘伯坚烈士故居、巴灵寨遗址、长灵寨遗址、黑马山墓群、灵山吴氏墓、灵山吴家大院 白衣古建筑群、刘伯坚烈士纪念碑、邓绍芳墓、唐芝福墓、文笔塔、莲花嘴红四方面军总医院第五分医院旧址。
特产
江口青鳙、江口醇酒: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