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王妃杨氏
巢王妃杨氏(?—?),名不详。原为巢王李元吉的王妃,后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姬侍,生下唐太宗第十四子曹王李明。 生平《旧唐书·后妃列传》没有记载杨氏的生平,仅有“杨氏生曹王明”一句[1]。从《旧唐书》杨恭仁的传记中[2]推论,她应是隋朝宗室(观王房)后裔,杨恭仁、杨师道兄弟的从侄女。杨氏的生平,主要出于《新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记载。杨氏初为齐王李元吉王妃,未知是否为李元吉生育子女。 武德二年(619年),汉帝刘武周攻打李元吉镇守的并州,屡战屡胜,李元吉害怕,以率强兵出战为由骗司马刘德威率老弱守城,趁夜率妻妾弃军奔回京城,并州失陷。 武德九年(626年)发生玄武门之变,李元吉被李世民所杀,五个年幼的儿子全部被处决,齐王府被抄没。齐王府女眷的下落,史书没有记载。杨氏在玄武门之后的具体生活细节则已不可考。根据李元吉庶女归仁县主的墓志可知,杨氏曾与她的生母一同抚养归仁县主。而李元吉第六女新野县主李令(624年—662年)的墓志则提及太宗对她“恩加鞠养”,李令可能与太宗及他的后妃儿女一同生活在长安城的皇宫中,并在出嫁前获得了县主的封号和食邑。唐朝时,罪犯女眷进入宫廷后,获得皇帝宠爱成为后宫的例子并不鲜见[a]。杨氏在是否是与李元吉的妾室、女儿一同没入宫中,在何时、以何种方式成为唐太宗的后宫,因史料缺失,皆不可考。 根据《新唐书》与《资治通鉴》的记载,杨氏受到唐太宗的宠爱,在文德皇后于636年去世后,唐太宗欲立杨氏为皇后,被魏征以辰嬴的例子劝阻[3]。貞觀十六年(642年),齐王李元吉被追封为巢王,杨氏因此被称为巢王妃杨氏。史书没有记载唐太宗是否正式册封杨氏为妃,如果杨氏没有入太宗后宫嫔妃的编制中,那杨氏充其量只能算是个姬侍,只知在634年至647年间,杨氏生下一個兒子,取名李明,為唐太宗第十四子;杨氏此后的生平亦不可知,最终也没有陪葬唐太宗昭陵。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杨氏与太宗所生的兒子李明封为曹王,后过继给李元吉为嗣子[4]。而《旧唐书》與《新唐书》认为是唐高宗下诏过继李明为巢王之后[5]。 元朝时,集贤大学士陈颢曾称“唐太宗册曹王明之母为后”,未知据何。[6]清朝俞正燮及《新元史·后妃列传》明确指出陈颢此语误。 影视作品由於巢王妃與唐太宗楊妃同為楊氏,巢王妃後又被唐太宗為納。而楊妃身份貴胄但史書中對其的記載甚少,僅在吳王李恪的傳記提及,唯有寥寥數語。因此部分影視作品當中,編劇把兩人混為一談加以戲說。 電視劇
备注注釋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