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逸

崔逸(?—496年),原名景隽魏孝文帝元宏赐名,改字景隽[1]博陵郡安平县(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人,出自博陵崔氏的博陵第二房,北魏武邑郡太守、平东将军、定州刺史、饶阳恭侯崔辩的长子,北魏官员。

生平

崔逸耿直严正有高尚的风操,喜好古代的事物涉猎广泛,以通晓经学、品德端正而被征召为中书博士,历任侍御史主文中散太和十六年(492年),崔逸受到魏孝文帝的命令接待齐武帝萧赜的使者萧琛范云,魏孝文帝给他赐名为。崔逸后担任员外散骑侍郎,与著作郎韩显宗[2]参酌商定朝廷的礼仪[3][4],非常受魏孝文帝的赏识。太和十八年十一月甲申(494年12月26日),魏孝文帝经过比干墓,亲自为比干撰写吊文,崔逸也作为82名随祭官之一跟随参与了这次巡视,当时的题名为“员外散骑侍郎、臣博陵郡崔逸”,在所有82名随祭官中排在第70位[5]。崔逸后升任国子博士。每次有朝廷之事,崔逸常常被魏孝文帝下诏单独进宫。北魏的国子博士特旨召见,就是从崔逸开始。崔逸后转任通直散骑常侍廷尉少卿太和二十年(496年),崔逸去世[6][7],朝廷哀伤惋惜,赠予他原本的官职通直散骑常侍、廷尉少卿[8][9]

其他

太和十九年(495年)十一月己卯,魏孝文帝说:“我们的国家常常用击鼓的声音召集众人。《周易》说夏至、秋至这两天,商旅不出门,君王不视察诸侯,以符合阴阳动静的意义。现在如果照旧鸣鼓召集众人,不是违背了这种息鼓的规定吗?”员外郎崔逸说:“臣检视《周礼》,祭祀之日,击鼓鸣锣,八方齐奏,仍然不妨碍阴阳。所以私下认为以鼓声召集众人,无妨古义。”[10]

家族

祖父母

父母

兄弟姐妹

夫人

子女

  • 崔徽华,嫁北魏建威将军、尚书右主客郎中、忠孝惠侯李翼[6]
  • 崔巨伦,北魏代理西兖州刺史、光禄大夫、渔阳县开国男

通婚关系

参考资料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陶, 钧, 《北魏崔宾媛墓志考释》, 《收藏家》 (06期), 2012年, (06期): 25–34 [2015-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2. ^ 罗新|崔巨伦其人. 澎湃新闻. [2023-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7). 
  3. ^ 《魏书·卷六十·列传第四十八》:后与员外郎崔逸等参定朝仪。
  4. ^ 《北史·卷四十·列传第二十八》:后与员外郎崔逸等参定朝仪。
  5. ^ (清)王昶. 《北魏一·孝文弔比干墓文》. 《金石萃编》. 北京: 中国书店. 1985年 (中文(繁體)). 
  6. ^ 6.0 6.1 6.2 沈丽华 朱岩石 汪盈, 《河北赞皇县北魏李翼夫妇墓》, 《考古》 (第12期), 2015年, (第12期): 25–34 [2016-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7. ^ 罗新|崔巨伦其人. 澎湃新闻. [2023-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17). 
  8. ^ 《魏书·卷五十六·列传第四十四》:长子景隽,梗正有高风,好古博涉。以经明行修,徵拜中书博士。历侍御史、主文中散。受敕接萧赜使萧琛、范云,高祖赐名为逸。后为员外散骑侍郎,与著作郎韩兴宗参定朝仪。雅为高祖所知重,迁国子博士,每有公事,逸常被诏独进。博士特命,自逸始。转通直散骑常侍、廷尉少卿。卒,朝廷悼惜之,赠以本官。
  9. ^ 《北史·卷三十二·列传第二十》:长子景隽,鲠正有高风,好古博涉,以经明行修,徵拜中书博士。历侍御史、主文中散。孝文赐名为逸。后为员外散骑侍郎,与著作郎韩兴宗参定朝仪。雅为孝文所知重,迁国子博士。每有公事,逸常被诏独进,博士特命自逸始。转通直散骑常侍、廷尉少卿,卒。
  10. ^ 《魏书·卷一百八之一·志第十》:又曰:“我国家常声鼓以集众。《易》称二至之日,商旅不行,后不省方,以助微阳、微阴。今若依旧鸣鼓,得无阙寝鼓之义。”员外郎崔逸曰:“臣案周礼,当祭之日,雷鼓雷鼗,八面而作,犹不妨阳。臣窃谓以鼓集众无妨古义。”

 

Prefix: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