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路新田藩
姬路新田藩(日语:姫路新田藩/ひめじしんでんはん Himejishinden-han */?)是日本播磨國的藩,為播磨姬路藩的支藩,元和3年7月14日(1617年8月15日)創藩,寬永15年11月20日(1638年12月25日)一度廢藩,寬永21年5月18日(1644年6月22日)再次創藩,正保元年12月26日(1645年1月23日)再次廢藩,明和7年閏6月23日(1770年8月14日)第三次創藩,文化14年11月3日(1817年12月10日)廢藩,石高在高峰期達100,000石[1][2][3]。 歷史元和3年7月14日(1617年8月15日),本多忠政從伊勢桑名藩以150,000石入主姬路,其嫡子本多忠刻則獲賜100,000石作為其妻千姬的化粧料,並且定居於姬路城,根據《兵庫縣史》記載,領地分佈於播磨國多可郡、加東郡、加西郡、印南郡、神東郡、神西郡和飾東郡。寬永3年5月7日(1626年6月30日),忠刻死去,其領地中的50,000石由其弟本多政朝從播磨龍野藩繼承,40,000石由另一位弟弟本多忠義繼承,剩餘的10,000石則劃為播磨龍野藩藩主小笠原長次的領地[1][4]。 寬永8年閏10月18日(1631年12月11日),政朝繼任為姬路藩藩主,原本領有的50,000石中的40,000石由其嫡養子本多政勝繼承,剩餘的10,000石則由忠義繼承,當時政勝的領地分佈於加東郡、加西郡、印南郡和神東郡,忠義的領地則是加東郡、加西郡、神東郡、神西郡和飾東郡。寬永15年11月20日(1638年12月25日),政朝死去,繼位的政勝轉封至大和郡山藩,其40,000石領地也改由其嫡子本多勝行領有,並且定居於郡山城(郡山新田藩),忠義的50,000石也轉移至遠江掛川藩[1]。 寬永16年3月3日(1639年4月6日),松平忠明從大和郡山藩入主姬路,其子松平忠弘在寬永21年5月18日(1644年6月22日)繼位,其弟松平清道則獲分知30,000石,領地分佈於印南郡、神東郡和神西郡。正保元年12月26日(1645年1月23日),清道死去,由於他沒有嗣子,因此被改易。寬延2年正月15日(1749年3月3日),酒井忠恭從上野前橋藩入主姬路,他在明和7年閏6月23日(1770年8月14日)分知藏米知行10,000石予其子酒井忠交,為定府大名。其後,酒井忠質和酒井忠全雖然先後繼位,不過由於年僅3歲的忠全在文化14年11月3日(1817年12月10日)死去而廢藩[1]。 歷任藩主
參考資料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