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7日,在多天大雨後以50,000立方英尺每秒(1,40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進行例行性洩洪時,奧羅維爾水壩的主洩洪道出現了一個大坑[9]。高入水量迫使水壩管理者繼續使用損害的主洩洪道,但這也使得坑洞持續擴大。至2月10日時主洩洪道的坑洞已達300英尺(91米)寬、500英尺(152米)長、及45英尺(14米)深[10]。同時,由主洩洪道坑洞沖出的碎片被帶到下游,造成的高濁度損害了羽毛河魚孵化場(英语:Feather River Fish Hatchery)[11]。為了減低損害,魚孵化場的州職員開始撤離幼魚和魚卵
[12][13]。
雖然工程師為了避免使用緊急溢洪道而繼續使用損害的主洩洪道,期望能降低奧羅維爾湖水位到安全範圍內[14],但洩洪量仍從65,000 cu ft/s(1,800 m3/s)調降到55,000 cu ft/s(1,600 m3/s),以避免損傷到鄰近的輸電線[15][16],但這也使得湖面持續升高。
緊急溢洪道的使用和下游居民撤離
湖水溢過緊急溢洪道及下方停車場;照片近處是主洩洪道(2017年2月11日)
2017年2月11日早上8點,奧羅維爾湖水自1968年奧羅維爾水壩完工後,首度溢流過緊急溢洪道[17]。水壩管理員和州水資源局官員當時認為不會危害到公眾安全,因此撤離奧羅維爾市居民並不被考慮。流經緊急溢洪道的流量達到12,600 cu ft/s(360 m3/s)[18][19],直接流經緊急溢洪道下方的山丘,一如當初的設計。
2017年2月12日,撤離令被下達給居住在羽毛河盆地低窪地區布特、尤巴、及薩特等郡內民眾,因緊急溢洪道下方山丘出現了侵蝕洞,可能造成緊急溢洪道崩塌[20]。為了減緩洪水侵蝕緊急溢洪道,管理員調大主洩洪道的流量至100,000 cu ft/s(2,800 m3/s)[21]。
^ 1.01.1Oroville Dam. National Performance of Dams Program. Stanford University. [2012-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9).
^ 2.02.12.2Oroville Dam (ORO). California Data Exchange Center. 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2012-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27).
^Ritzema, Randall S.; Newlin, Brad D.; Van Lienden, Brian J. Appendix H: Infrastructure(PDF). CALVIN Projec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October 2001 [2014-01-25]. (原始内容(PDF)存档于2017-11-06).
^ 5.05.1Edward Hyatt Powerplant. California State Water Project. 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Water Resources. 2009-06-17 [2012-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