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爾加·列佩申斯卡婭
奧爾加·列佩申斯卡婭(俄语:Ольга Васильевна Лепешинская;,1916年9月28日—2008年12月20日[1][2])是蘇聯的芭蕾舞者,於1951年獲選為苏联人民艺术家[3]。 生平![]() 奧爾加·列佩申斯卡婭於1916年出生於基輔的一個波蘭家庭[4],其祖父因為民意黨成員而被捕,其父則為曾參與建造東清鐵路的鐵路工程師[3]。 演出列佩申斯卡婭早年即展現舞蹈天份,1925年錄取莫斯科大舞蹈學院(今莫斯科国立舞蹈学院),10歲即在莫斯科大劇院登台首演,飾演芭蕾舞劇《雪姑娘》中的小鳥;1932年她出演《胡桃鉗》,飾演糖梅仙子;1935年她在《三個胖子》中飾演主角而走紅[3]。 列佩申斯卡婭自17歲起即在克里姆林宮的私人表演中演出,與維亞切斯拉夫·莫洛托夫的夫人波林娜·热姆丘任娜親近[5],另外她也是約瑟夫·史達林最喜歡的芭蕾舞者,甚至有謠言指她是後者的情婦[6][7]。1943年她加入蘇聯共產黨。1951年其夫利奥尼德·瑞克曼(為蘇聯國家安全部人員)被控參與部內密謀而被捕,1953年史達林死後無罪釋放,列佩申斯卡婭認為他是因自己向史達林申訴才得以獲釋[8][9]。 1940年2月列佩申斯卡婭在列寧格勒出演《唐吉軻德》,飾演琪蒂,翌年蘇聯政府設立國家史達林獎,她因演出唐吉軻德而入選第一批獲獎人。蘇德戰爭期間她隨團在前線與醫院等處演出,後隨莫斯科大劇院轉移至薩拉托夫,她在前線的演出被收錄於1941年蘇聯政府發行的紀錄片《前線演出》之中[10]。1942年蘇維埃青年反法西斯委員會成立,列佩申斯卡婭任委員會副主席[3]。1945年11月21日她在莫斯科大劇院出演《灰姑娘》,為戰後大劇院的首場演出,並因此再次獲頒史達林獎,後來又先後因出演《巴黎火焰》與《紅罌粟》獲獎,終其一生列佩申斯卡婭共獲頒4次史達林獎[3]。1951年列佩申斯卡婭獲選為苏联人民艺术家[3]。 執教![]() ![]() 1956年,列佩申斯卡婭與蘇軍將領阿列克谢·因诺肯季耶维奇·安东诺夫再婚,1962年安东诺夫逝世,她因過於震驚而一度致盲,經一年治療痊癒後莫斯科大劇院已無她的職位,遂轉至柏林喜歌劇院任芭蕾教師,執教十年後退休,後來曾在世界各地的芭蕾舞團教學,1992年任俄羅斯舞蹈協會會長,並長期擔任俄罗斯戏剧艺术学院入學測試舞蹈項目的負責人[3]。 畫家伊利亞·格拉祖諾夫在職業生涯早期曾在列佩申斯卡婭幫助下舉辦畫展,因此將她視為自己藝術生涯中的教母[3]。 2008年12月20日,列佩申斯卡婭在莫斯科因心臟病發病逝,享壽92歲[11]。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奧爾加·列佩申斯卡婭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