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座移動星群的部分區域。
大熊座移動星群 也稱為科林德285 和大熊座星協 ,是最靠近 太陽系的移動星群 :有著共同速度,被認為在空間和時間上有共同的起源的一群恆星。就大熊座移動星群而言,所有的恆星都形成於大約5億年[ 1] 。它的核心位於大約80光年 之外,是本地泡 的一部分。它富含明亮的恆星,包括北斗七星 的大部分恆星。
發現和成員
大熊座移動星群中的所有恆星都以相似的速度朝著大致相同的方向移動,並且具有相似的化學成分和估計的年齡。這一證據向天文學家表明,該群中的恆星有著共同的起源。
根據其組成恆星的數量,大熊座移動星群被認為曾經是一個疏散星團 ,大約5億年前由原恆星星雲 形成。從那時起,這個稀疏的星團散佈在大約30乘18光年的區域,其中心目前距離地球大約80光年,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星團狀天體 。
大熊座移動星群於1869年由理查·普羅克特 發現,他注意到,除了天樞 和搖光 ,北斗七星 星群 的恆星都有朝向人馬座 一個共同點的自行 。這與大多數星座或星群不同,北斗七星主要由相關的恆星組成。
其中一些較亮的星流成員包括:貫索四 (北冕座α)、五車三 (御夫座β)、羽林軍廿六 (寶瓶座δ)、廁三 (天兔座γ)和天市右垣五 (巨蛇座β)。另外,被認爲是此星群成員的其它恆星列在核心恆星 和星流星 的列表中。
星群成員
目前,移動星群成員的標準是基於恆星在太空中的運動。這種運動可以從自行 和視差 (或距離)到恆星和徑向速度 來確定。2003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使用「依巴谷 衛星」(1989-1993)收集的數據,極大地改善了附近明亮恆星的自行和視差估計,完善了對這個和其它移動群的研究[ 1] 。
根據它們的距離(用「依巴谷」測量)和視星等 ,絕對星等 可以用來估計恆星的年齡。移動群中的恆星似乎具有大約5億年的共同年齡。
核心恆星
移動星群的核心由14顆恆星組成,其中13顆位於星座 大熊座 ,另一顆位於鄰近的星座 獵犬座 。所有14顆核心恆星的平均視星等 約為4.42。這些恆星都沒有比光譜類型A更熱,但星流星可能更大、更熱
以下是最靠近其核心的移動星群成員[ 1] 。除非另有說明,這些恆星都在大熊座 中。
名稱
星座
B
F
HD
HIP
視星等
距離 (ly )
光譜類型
註解
ε UMa
大熊座
ε
77
112185
62956
1.76
81
A0p
Alioth
ζ UMa A
大熊座
ζ
79
116656
65378
2.23
78
A2V
Mizar, Mizat, Mirza, Mitsar, Vasistha (quadruple system)
β UMa
大熊座
β
48
95418
53910
2.34
79
A1V
Merak, Mirak
γ UMa
大熊座
γ
64
103287
58001
2.41
84
A0V SB
Phad, Phecda, Phegda, Phekha, Phacd
δ UMa
大熊座
δ
69
106591
59774
3.32
81
A3V
Megrez, Kaffa
ζ UMa B
大熊座
ζ
79
116657
3.95
開陽四重星系統的一部分
80 UMa
大熊座
g
80
116842
65477
3.99
81
A5V SB
Alcor, Saidak, Suha, Arundhati (聯星系統)
78 UMa
大熊座
78
113139
63503
4.93
81
F2V
37 UMa
大熊座
37
91480
51814
5.16
86
F1V
HD 115043
大熊座
115043
64532
6.82
84
G1V
Gliese 503.2
HD 109011
大熊座
109011
61100
8.10
77
K2V
NO UMa
HD 110463
大熊座
110463
61946
8.28
76
K3V
NP UMa
HD 109647
獵犬座
109647
61481
8.53
86
K0
DO CVn
星流星
還有一股恆星“流”,可能是大熊座移動星群的成員,更廣泛地散佈在天空中(從仙王座 到南三角座 )。
名稱
星座
B
F
HD
HIP
視星等
距離 (ly )
光譜類型
註解
β Aur
御夫座
β
34
40183
28360
1.90
82
A2V
Menkalinan, Menkalina
α CrB
北冕座
α
5
139006
76267
2.22
75
A0V
Alphecca, Alphacca, Alphekka, Gemma, Gnosia, Gnosia Stella Coronae, Asteroth, Ashtaroth
δ Aqr
寶瓶座
δ
76
216627
113136
3.27
159
A3V
Skat, Scheat, Seat, Sheat
ζ Leo
獅子座
ζ
36
89025
50335
3.43
260
F0III
Adhafera, Aldhafera, Aldhafara
γ Lep A
天兔座
γ
13
38393
27072
3.59
29
F7V
β Ser
蛇夫座
β
28
141003
77233
3.65
153
A3V
Chow
ζ Boo A
牧夫座
ζ
30
129246
71795
3.78
180
A3IVn
χ1 Ori
獵戶座
χ1
54
39587
27913
4.39
28
G0V
ζ Boo B
牧夫座
ζ
30
129247
4.43
180
A2III
21 LMi
小獅座
21
87696
49593
4.49
91
A7V
χ Cet A
鯨魚座
χ
53
11171
8497
4.66
77
F3III
γ Mic
顯微鏡座
γ
39
199951
103738
4.67
223
G8III
ζ Crt
巨爵座
ζ
27
102070
57283
4.71
350
G8III
ζ TrA
南三角座
ζ
31
147584
80686
4.90
39
F9V
16 Lyr
天琴座
16
177196
93408
5.00
128
A7V
66 Tau
金牛座
r
66
27820
20522
5.10
396
A3V
59 Dra
天龍座
59
180777
94083
5.11
89
A9V
89 Psc
雙魚座
f
89
7804
6061
5.13
220
A3V
HD 75605
羅盤座
75605
43352
5.19
229
G8III
HD 27022
鹿豹座
27022
20266
5.27
340
G4III or G5IIb
18 Boo
牧夫座
18
125451
69989
5.41
85
F5IV
HD 109799
長蛇座
109799
61621
5.41
113
F0V
π1 UMa
大熊座
π1
3
72905
42438
5.63
47
G1.5Vb
Muscida
HD 220096
玉夫座
220096
115312
5.65
329
G5IV
29 Com
后髮座
29
111397
62541
5.71
402
A1V
HD 18778
仙王座
18778
14844
5.92
202
A7III-IV
HD 165185
人馬座
165185
88694
5.94
57
G3V
Gliese 702.1
6 Sex
六分儀座
6
85364
48341
6.01
200
A8III
HD 171746
武仙座
171746
91159
6.21
112
G2Vv comp
HD 26932
金牛座
26932
6.23
69
G0IV
HD 129798
天龍座
129798
71876
6.24
139
F2V
DL Dra
41 Vir
室女座
41
112097
62933
6.25
199
A7III
χ Cet B
鯨魚座
χ
53
11131
8486
6.72
78
G0
EZ Cet
HD 71974 A
天貓座
71974
41820
7.51
94
G5
HD 59747
天貓座
59747
36704
7.70
64
G5
DX Lyn
HD 28495
鹿豹座
28495
21276
7.76
90
G0
MS Cam
HD 173950
天琴座
173950
92122
8.08
121
G5
V595 Lyr
HIP 66459
獵犬座
66459
9.06
36
K5
Gliese 519
HD 71974 B
天貓座
71974
41820
9.09
94
HD 95650
獅子座
95650
53985
9.68
38
M0
DS Leo, Gliese 410
HD 238224
大熊座
238224
65327
9.72
82
K5
Gliese 509.1
HD 13959
鯨魚座
13959
10552
9.76
124
K2
Gliese 91.1
HD 156498
蛇夫座
156498
84595
9.98
271
G5
V2369 Oph
非成員
北斗七星的天樞 (大熊座α)和搖光 (大熊座η)不是該群的成員,它們都離太陽系 更遠,並且朝著非常不同的方向移動。
明亮的鄰近恆星天狼星 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是該星群的成員,但可能不是,根據傑里米·金 等人於2003年在克萊姆森大學 的研究。這項研究似乎表明,它太年輕了,不能成為成員,與該星群朝著相同的方向發展,僅僅只是巧合。
太陽系 位於這條星流的邊緣,但不是其成員,其年齡大約是該星群年齡的15倍。太陽 沿著其2.5億年的銀河軌道漂移,在4,000萬年前才靠近大熊座移動星群[來源請求] 。
相關條目
[ 2]
參考資料
^ 1.0 1.1 1.2 King, Jeremy R.; et al, Stellar Kinematic Groups. II. A Reexamination of the Membership, Activity, and Age of the Ursa Major Group, The Astronomical Journal, April 2003, 125 (4): 1980–2017, Bibcode:2003AJ....125.1980K , doi:10.1086/368241
^ Yadav, Durgesh.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