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
埃里希·瑪利亞·雷馬克(德語:Erich Maria Remarque,德语:[ˈeːʁɪç maˈʁiːa ʁəˈmaʁk] (ⓘ);1898年6月22日—1970年9月25日),本名埃里希·保羅·雷馬克(Erich Paul Remark),二十世紀德裔美籍作家。他的里程碑小說《西線無戰事》(1928年),講述了德國士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軍事經歷,因此開創了新的文學體裁,並多次改編成電影,獲得國際暢銷小說的地位。 生平![]() 埃里希·保尔·雷马克於1898年6月22日出生于德意志帝國奥斯纳布吕克一个有天主教背景的工人家庭,父親是彼得·弗朗茲·雷馬克,母親是安娜·瑪麗亞。雷馬克在孩子中排行第三,還有姐姐厄娜、哥哥西奧多·亞瑟(五六歲時去世)和妹妹埃爾弗里德。埃爾弗里德於1943年12月被納粹砍頭。 他18岁那年被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西线负伤。战后,他改用其祖父的姓氏Remarque,并曾从事许多不同种类的工作。 1929年,他的杰作《西线无战事》以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的名字发表(中间名“玛利亚”用以纪念其母亲),并在好莱坞被拍成同名电影。1933年,雷马克移居瑞士提契诺,但继续同托马斯·曼在内的许多德国作家保持联系。他的小说带有强烈的反战情绪。1933年德國纳粹黨当政后,他的作品被禁。1938年,他放弃了德国国籍并于次年同妻子Jutta Ilse Zambona移居美国。在美国,他结识了利翁·福伊希特万格、布莱希特、玛莲娜·迪特里茜等政治流亡者。1947年他们成为美国公民。1948年,他重返瑞士。他同Zambona曾两次结婚并离婚。1958年,他最终同卓别林的前妻Paulette Goddard结婚。此后他们一直生活在他的第二故乡瑞士提契诺。雷马克1970年在瑞士提契诺州洛迦诺逝世。 1991年,其家乡奥斯纳布吕克创立了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和平奖(Erich-Maria-Remarque-Friedenspreis)。 發表作品長篇小說
電影劇本
並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主要是《西線無戰事》)。 参见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