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望

坊望,又称里望[1],是中晚唐时期一种模仿郡望的称呼方式[2]

发展

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梁太济认为,唐初以来的大一统局面以及长期的和平环境,又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大动乱,那些高门望族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都有了较大的变化,甚至“唯郑氏不离荥阳”的荥阳郑氏也都城居了,其他鼎甲之家的迁徙之剧、变化之烈更加明显。既然迁徙至他处的高门望族,如岗头卢泽底李土门崔家八宝崔家等所彰示,由于原有郡望已经不能确切予以表识,而另行改用更醒目的称呼,所以其迁居两京(长安、洛阳)的房分或家族,改用坊望予以称呼[2]

城居以后的高门望族,绝大多数已不再保持宗族聚居形式,虽属同一祖先或同一房分的后人,分居不同的坊反而变得十分常见。比如“杨氏盛门”,分居于履道坊、靖恭坊、修行坊、新昌坊四坊,他们不仅同属弘农杨氏,而且同属弘农杨氏中的越公房。履道坊在洛阳,居住于履道坊的杨凭杨凝兄弟虽冠以履道坊望,但他们在长安永宁坊又另有其第宅。荥阳郑氏迁入长安者,出于北祖的郑余庆与出于南祖的郑𬘡同住昭国坊,可是与郑余庆不仅同出北祖,而且还是同祖父堂兄弟的郑珣瑜,两人关系显然远较郑𬘡为近,但却并未同住一坊,郑珣瑜与其子郑朗的第宅另在宣平坊。另外卢光济所撰《王涣墓志》中记载“故相国太平郑公与君有中外之密”,此“相国太平郑公”经岑仲勉考订“即郑延昌,当是住在太平坊,故称太平郑相”。郑延昌亦出自郑氏北祖,是郑珣瑜、郑余庆的从孙。这样,荥阳郑氏北祖的后人迁居长安者,至少分居于昭国坊、宣平坊、太平坊三坊。为了在称谓上予以区别,当然有多种方法,而更简便,在中晚唐更为流行的风习,却是如弘农杨氏越公房四家,荥阳郑氏北祖三家那样,以所居之坊分别称之。《因话录》中用“永宁少师”和“靖安少师”称呼两位宰相李固言李宗闵,李固言出自赵郡李氏南祖,李宗闵出自宗室小郑王房,名义上属于陇西李氏,出自不同郡望的李固言和李宗闵,竟也被人以坊望予以区别。称坊望的风习,便这样仿照社会上仍然流行的称郡望风习,并依傍称郡望风习,而流行了[2]

这种称坊望风习,《国史补》、《南部新书》皆说是“近俗”。《国史补》约成书于唐文宗大和年间(827年-835年)。《南部新书》据卷首钱明易《序》,成书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年-1016年)。两者相距约180年。由于《南部新书》所载皆唐时故事,间及五代,其所书“近俗”,实系沿袭唐人,或许即《国史补》的用语,非著书当时之“近俗”。从两书所举实例判断,李吉甫唐宪宗朝宰相,而靖恭、修行二杨家已是晚唐的风云人物,则《南部新书》之“近俗”,实已囊括整个中晚唐。虽然《资治通鉴》胡三省注认为称坊望仅只是“唐末”的习俗,而《新唐书·李景让传》则是将它的起点置于“元和后”的,这也许是对《国史补》所书“近俗”的合理铨释。《太平广记·卷一八八》引《嘉话录》和《太平广记·卷一八六》引《嘉话录》都记载了唐德宗贞元年间称坊望的风习,而《嘉话录》皆是作者韦绚在长庆元年在夔州向刺史刘禹锡问学之所得,成书虽在大中年间,书中涉及的唐德宗朝政事,当是永贞元年刘禹锡贬离京师前的亲见亲闻,只是其间难免会有后出用语的羼杂。因此大致判断,贞元年间称坊望风习可能业已出现[2]

关于被冠以坊望而称的对象,《国史补》和《南部新书》都说是“权臣”,《资治通鉴》胡三省注说是“大臣有时望者”,《新唐书·李景让传》说是“大臣有德望者”。“大臣”未必都是“权臣”,“大臣”或“权臣”也未必个个都有“德望”或“时望”,有“德望”或“时望”者也未必都是“大臣”或“权臣”。只是从所加的这些限定词中,可以体味到得以称坊望的人是有所选择的。宰相当然既是“大臣”又是“权臣”。从遗留至今的称坊望实例来看,开始它也确实多用于对曾居相位者的称呼。随着时间的推移,得以称坊望的对象也在日益扩大。大和年间,坊望业已扩大至用以称侍御史一类官员。与此大约同时或稍后,对侍郎,乃至郎中、员外郎、左右补阙等亦称坊望的现象就不再罕见了。诸司侍郎是正四品下“清望官”;郎官、拾补、侍御的官品更低,却也仍然是“清官”要职。到了晚唐,甚至出现了对采缬铺主人乃至普通居士亦称坊望的记载[2]

唐代对人的称谓,除姓名、表字、别号以外,尚有官名(包括其别称、俗称)、封爵、谥号、籍贯、郡望、行第等等,称坊望只是众多称谓中较后出的一种。称坊望的形式也很多,最常见的形式是往往在坊名前后缀以官名、姓氏、封邑、行第,以及未必定是爵位的尊称“公”,如“靖安李少师”,“安邑刘补阙”,“丞相修行杨公”,“光德刘公”,“永宁王二十”。大都不揭示其名,但亦时有例外,如“永宁李相蔚”。就对某一个人而言,坊望往往是与其他不只一个称谓重叠而称的,而就涉及多人的某条记事而言,则又往往出现对此人用坊望,对彼人不用坊望,诸种称谓交错混杂而用的现象。也有在同一记载中对同一人更迭使用坊望及其他称谓的[2]

中晚唐应进士科试或科目选试士人举子的请谒行卷求知己活动,对称坊望风习的形成和扩展,起着推动或助长作用。请谒行卷求知己,要“卷头有眼”,即首先要找准对象。其次,即使“不必孜孜求见”,也得要“投谒庆吊及时”,都是必须亲自登门的。这就要熟悉其门户所在,首要的是住在哪一坊。每年集中长安的举子不下千人,每名举子请谒的对象绝不会只限于一人。冠有坊名的一张张名单流转其闻,其数量也就相当可观。称坊望风习,趁此涌现,趁此泛涨[2]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吕冠军认为,弘农杨氏越公房四大坊望都是通过科举制度尤其是进士科而崛起的官僚家族,这些家族累世高官,成为当时京城中的名门望族。修行、靖恭、履道、新昌等坊望称呼也逐渐代替“弘农杨氏”这一中古郡望,成为杨氏越公房四大家族新的身份坐标[3]

隋朝大興城城坊平面圖。


目前已知的坊望使用列表

姓名 身份 士族和房支 所居的坊 所居坊的所在地 史料出处
李吉甫 官吏 赵郡李氏西祖 安邑坊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四街街东从北第五坊 唐国史补[4][5]
新唐书[6]
南部新书[7]
资治通鉴音注[8]
唐语林[9]
云溪友议[10]
李宗闵 官吏 唐朝宗室小郑王房 靖安坊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二街街东从北第五坊 南部新书[7]
因话录[11]
资治通鉴[12]
云溪友议[13]
幽闲鼓吹[14]
唐语林[15]
杨汝士 官吏 弘农杨氏越公房 靖恭坊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五街街东从北第七坊 长安志[16]
海录碎事[17]
宋史[18]
南部新书[19]
杨虞卿 官吏 弘农杨氏越公房 靖恭坊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五街街东从北第七坊 长安志[16]
南部新书[19]
杨汉公 官吏 弘农杨氏越公房 靖恭坊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五街街东从北第七坊 长安志[16]
南部新书[19]
杨鲁士 官吏 弘农杨氏越公房 靖恭坊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五街街东从北第七坊 长安志[16]
南部新书[19]
杨希古 官吏 弘农杨氏越公房 靖恭坊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五街街东从北第七坊 海录碎事[17]
玉泉子[20]
杨收 官吏 弘农杨氏越公房 修行坊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四街街东从北第八坊 北梦琐言[21]
唐摭言[22]
太平广记[23]
南部新书[19]
杨发 官吏 弘农杨氏越公房 修行坊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四街街东从北第八坊 南部新书[19]
杨假 官吏 弘农杨氏越公房 修行坊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四街街东从北第八坊 南部新书[19]
杨严 官吏 弘农杨氏越公房 修行坊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四街街东从北第八坊 南部新书[19]
韦澳 官吏 京兆韦氏逍遥公房 通化坊(俗称驿坊) 长安朱雀门街西第一街从北第二坊 南部新书[7]
李景让 官吏 陇西李氏敦煌房 乐和坊 洛阳定鼎门街东第二坊凡六坊从南第一坊 南部新书[7]
《新唐书》[24]
《唐摭言》[25]
刘崇望 官吏 河南刘氏 光德坊 长安朱雀门街西第三街北来第六坊 资治通鉴音注[8]
《资治通鉴》[26]
郑珣瑜 官吏 荥阳郑氏北祖第二房 宣平坊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四街街东从北第六坊 太平广记[27]
郑余庆 官吏 荥阳郑氏北祖第二房 昭国坊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三街街东从北第十坊 太平广记[28]
因话录[29]
郑𬘡 官吏 荥阳郑氏南祖 昭国坊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三街街东从北第十坊 酉阳杂俎[30]
长安志[31]
因话录[29]
郑注 官吏 鱼郑 善和坊 长安朱雀门街西第一街街西从北第一坊 资治通鉴考异[32]
张言 平民 宣阳坊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三街街东从北第六坊 北里志[33]
王居士 平民 长乐坊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四街街东从北第一坊 唐阙史[34]
李正己 平民 永乐坊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二街街东从北第四坊 两京新记[35]
裴垍 官吏 河东裴氏东眷裴 光德坊 长安朱雀门街西第三街北来第六坊 因话录[36]
唐语林[9]
王涯 官吏 乌丸王氏 永宁坊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三街北来第八坊 唐语林[9]
王播 官吏 太原王氏第四房 光福坊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一街北来第六坊 唐语林[9]
路岩 官吏 路氏 新昌坊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五街北来第八坊 剧谈录[37]
刘邺 官吏 丹阳刘氏 永宁坊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三街北来第八坊 《唐摭言》[38]
裴坦 官吏 河东裴氏裴丕支系 太平坊 长安朱雀门街西第二街北来第一坊 《唐摭言》[39]
杨凭 官吏 弘农杨氏越公房 履道坊 洛阳长夏门东第四街从南向北第二坊 宋史[18]
南部新书[19]
杨凌 官吏 弘农杨氏越公房 履道坊 洛阳长夏门东第四街从南向北第二坊 南部新书[19]
杨凝 官吏 弘农杨氏越公房 履道坊 洛阳长夏门东第四街从南向北第二坊 南部新书[19]
郑延昌 官吏 荥阳郑氏北祖第二房 太平坊 长安朱雀门街西第二街北来第一坊 王涣墓志[40]
李固言 官吏 赵郡李氏南祖 永宁坊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三街北来第八坊 唐语林[15]
李蔚 官吏 陇西李氏姑臧大房 永宁坊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三街北来第八坊 《南部新书》[41]
李德裕 官吏 赵郡李氏西祖 安邑坊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四街街东从北第五坊 幽闲鼓吹[14]
杨於陵 官吏 弘农杨氏越公房 新昌坊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五街北来第八坊 宋史[18]
南部新书[19]
王崇 官吏 太平坊 长安朱雀门街西第二街北来第一坊 《唐摭言》[42]
窦贤 官吏 太平坊 长安朱雀门街西第二街北来第一坊 《唐摭言》[42]
崔彦昭 官吏 清河崔氏清河小房 靖恭坊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五街街东从北第七坊 长安志[43]
郑畋 官吏 荥阳郑氏房支不详 升道坊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五街街东从北第九坊 《剧谈录》[44]
《黄御史集》[45]
卢携 官吏 范阳卢氏房支不详 靖恭坊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五街街东从北第七坊 《黄御史集》[46]
裴休 官吏 河东裴氏东眷裴 升平坊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四街街东从北第九坊 云溪友议[47]
崔邠 官吏 清河崔氏清河小房 靖恭坊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五街街东从北第七坊 南部新书[48]
李鏻 官吏 唐朝宗室小郑王房 靖安坊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二街街东从北第五坊 旧五代史[49]
裴定 官吏 河东裴氏中眷裴第三房 新昌坊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五街北来第八坊 《唐故银青光禄大夫明州刺史河东裴公(定)墓志铭并序》[50]
郭承嘏 官吏 太原郭氏 亲仁坊 长安朱雀门街东第三街北来第七坊 全唐诗[51]

参考资料

  1. ^ 严耕望. 《唐仆尚丞郎表》. 北京: 中华书局. 1986年: 889 (中文(繁體)).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编. 《邓广名教授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1907-2007》. 北京: 中华书局. 2008年11月: 581–594. ISBN 978-7-101-05799-7 (中文(简体)). 
  3. ^ 吕冠军, 《唐五代书家杨凝式的家族与家学》, 《唐史论丛》 (01期), 2015年, (01期) 
  4. ^ 《唐国史补·卷中》:近俗以权臣所居坊呼之,李安邑最著,如爵邑焉。及卒,太常议谥,度支郎中张仲方驳曰:“吉甫议信不著,又兴兵戎,以害生物,不可美谥。”其子上诉,乃贬仲方。
  5. ^ 《唐国史补·卷下》:宪宗朝,则有杜邠公之器量,郑少保之清俭,郑武阳之精粹,李安邑之智计,裴中书之秉持,李仆射之强贞,韦河南之坚正,裴晋公之宏达,亦各行其志也。
  6. ^ 《新唐书·卷一百四十六·列传第七十一》:吉甫居安邑里,时号“安邑李丞相”。
  7. ^ 7.0 7.1 7.2 7.3 《南部新书·己》:近俗以权臣所居坊呼之;安邑,李吉甫也;靖安,李宗闵也;驿坊,韦澳也;乐和,李景让也;靖恭、修行。二杨也,皆放此。
  8. ^ 8.0 8.1 《资治通鉴音注·卷二百四十四》:李宗閔盖居靖安坊,因以称之;如后刘崇望居光德坊,呼为光德刘公之类。
  9. ^ 9.0 9.1 9.2 9.3 《唐语林·卷六》:永宁王二十、光福王八二相,皆出于先安邑李丞相之门。安邑薨于位,一王素服受慰;一王则不然,中有变色,是谁过欤?又曰:“李安邑之为淮海也,树置裴光德,及去则除授不同。”李再入相,对宪宗曰:“臣路逢中人送节与吴少阳,不胜愤愤。”圣颜赪然。翌日,罢李丞相蕃为太子詹事,盖与节是蕃之谋也。又论:征元济时馈运使皆不得其人,数日,罢光德为太子宾客;主馈运者,裴之所除也。
  10. ^ 《云溪友议·卷下》:安邑李相公吉甫,初自省郎为信州刺史。时吴武陵郎中,贵溪人也,将欲赴举,以哀情告于州牧,而遗五布三帛矣。吴以轻鲜,以书让焉。其词唐突,不存桑梓之分,乃非其礼,正郎微诮焉。赞皇母氏谏曰:“小儿方求成人,何得与举子相忤?”遂与米二百斛。赵郡果为宰辅,竟其憾焉。
  11. ^ 《因话录·卷二·商部上》:靖安李少师,虽居贵位,不以威重隔物。
  12. ^ 《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四》:悰再三与约,乃诣德裕。德裕迎揖曰:“公何为访此寂寥?”悰曰:“靖安相公令悰达意。”
  13. ^ 《云溪友议·卷中》:柳每于东川席上,狂纵日甚,干忤杨公,诗曰:“莫言名位未相俦,风月何曾阻献酬。前辈不须轻后辈,靖安今日在衡州。”靖安李宗闵尚书,与杨公中外昆弟,况有朗陵之分。
  14. ^ 14.0 14.1 《幽闲鼓吹》:邠公再三与约,乃驰诣安邑门,门人报:“杜尹来。”朱崖迎揖曰:“安得访此寂寞?”对曰:“靖安相公有意旨令某传达。”
  15. ^ 15.0 15.1 《唐语林·卷七》:元和已来,宰相有两李少师,故以所居别之。永宁少师固言,性狷急,不为士大夫所称;靖安少师者,宗闵也。
  16. ^ 16.0 16.1 16.2 16.3 《长安志·卷九》:刑部尚书杨汝士宅。(与其弟虞卿、汉公、鲁士同居,号靖恭杨家,为冠盖盛游。
  17. ^ 17.0 17.1 《海录碎事·卷七上》:杨汝士父子并为公卿,居静恭里,号靖恭杨家。
  18. ^ 18.0 18.1 18.2 《宋史·卷三百七·列传第六十六》:杨覃,字申锡,汉太尉震之后。唐有京兆尹凭居履道坊,仆射于陵居新昌坊,刑部尚书汝士居靖恭坊,时称“三杨”,皆为盛门,而靖恭尤著。
  19. ^ 19.00 19.01 19.02 19.03 19.04 19.05 19.06 19.07 19.08 19.09 19.10 19.11 《南部新书·乙》:杨氏于静恭一房犹盛,汝士、虞卿、汉公、鲁士是也。虞卿生知退,知退生堪,堪生承休,承休生岩,岩生郁,郁生覃。覃,太平兴国八年成名,近为谏议大夫,知广州,卒。堪为翰林承旨学士,随僖皇幸蜀,真在中和院。承休自刑部员外郎使浙右,值多难,水陆相阻,遂不归。岩侍行,十六矣。我曾祖武肃辟之幕下。先人承袭,岩已为丞相。及叔父西上,岩以图籍入觐,卒于秀州,年八十余。今刑部郎中直集贤院侃,亦岩之第三子郾孙也,蠙之子。司封员外郎蜕,即岩第三子郾之子。郾入京为员外郎分司,判西台卒。侃端拱二年成名。蜕淳化三年登科。修行即四季也,发、假、收、岩,履道即凭、凌、凝也。新昌即于陵也。后涉入相,即修行房也。制下之日,母氏垂泣不悦,以收故也。
  20. ^ 《玉泉子》:杨希古,靖恭诸杨也。朋党连结,悉相期以死。
  21. ^ 《北梦琐言·卷一二》:唐相国杨收,江州人,祖为本州都押衙,父直为兰溪县主簿,生四子发、假、收、严,皆登进士第。收即大拜,发以下皆至丞郎。发以春为义,其房子以柷以乘为名。假以夏为义,其房子以照为名。收以秋为义,其房子以钜、鏻、镳、鉴为名。严以冬为义,其房子以注、涉、洞为名。尽有文学,登高第,号曰修行杨家,与静恭诸杨比于华盛。
  22. ^ 《唐摭言·卷十》:李群玉,不知何许人,诗篇妍丽,才力遒健。咸通中,丞相修行杨公为奥主,进诗三百篇,授麟台雠校。
  23. ^ 《太平广记·卷二三七》:咸通中,崔安潜以清德峻望,为镇时风,宰相杨收师重焉。欲设食相召,无由可入。先请崔公之门人,方便为言,至于再三,终未许,杨意转坚。稍稍亦有流言,或劝崔曰:“时相不可坚拒。”不得已而许之。杨甚喜,遽令排比,然后请日祗候。先是崔公亲情间人,亦与杨通旧。欲求事,请公言之,终难启口。将赴杨之召,谓亲情曰:“修行今召我食。明日,尔但与侧近祗候,此际必言之。倘或要见,尔便须即来。”
  24. ^ 《新唐书·卷一百七十七·列传一百二》:元和后,大臣有德望者,以居里显,景让宅东都乐和里,世称清德者,号“乐和李公”云。
  25. ^ 《唐摭言·卷三》:开成五年,乐和李公榜,于时上在谅暗,故新人游赏,率常稚饮。
  26. ^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初,崔胤除河中节度使,河东进奏官薛志勤扬言曰:“崔公虽重德,以之代王珂,不若光德刘公于我公厚也。”光德刘公者,太常卿刘崇望也。
  27. ^ 《太平广记·卷一八六》:刘禹锡曰:“宣平郑相之铨衡也,选人相贺得入其铨。”
  28. ^ 《太平广记·卷一八八》:又渠牟因对德宗,德宗问之曰:“我拟用郑絪作宰相,如何?”渠牟曰:“若用此人,必败陛下公事。”他日又问,对亦如此。帝曰:“我用郑絪定也,卿勿更言。”絪即昭国司徒公也。再入相位,以清俭文学,号为贤相,于今传之。渠牟之毁滥也。
  29. ^ 29.0 29.1 《因话录·卷二·商部上》:司徒郑真公,每在方镇,崇树公家,陈设器用,无不精备。至于宴犒之事,未尝刻薄。而居常奉身,过于俭素。中外婚嫁,无日无之,凡是礼物,皆经神虑。公与其宗叔太子太傅絪,俱住招国,太傅第在南,出自南祖;司徒第在北,出自北祖。时人谓之“南郑相”、“北郑相”。
  30. ^ 《酉阳杂俎·续集卷五》:元和中,卿相多游此院。桐至夏有汗,污人衣如輠脂,不可浣。昭国东门郑相,尝与丞郎数人避暑,恶其汗,谓素曰:“弟子为和尚伐此树,各植一松也。”
  31. ^ 《长安志·卷七》:元和中,卿相多游此院,柏至夏有汗,污人衣如輠脂不可浣,招国郑相恶其汗,谓素曰:“弟子为伐此树各植一松也。”
  32. ^ 《资治通鉴考异·卷二十一》:考异曰:旧传:“李训初名仲言,居洛中。李逢吉为留守,思入相。训揣知其意,即以奇计动之,自言与郑注善。逢吉遗训金帛珍宝数百万,令持入长安以赂注。”又曰:“初,注构宋申锡事,帝深恶之,欲令京兆尹杖杀。至是,以药稍效,始善遇之。”献替记曰:“先是,上恶郑注极甚,尝谓枢密使曰:‘卿知有善和端公,无叹京兆尹懦弱,不能毙于枯木!’
  33. ^ 《北里志》:其南二妓乃宜之与母也,因于棚后候其女佣以询之曰:宣阳彩缬铺张言为街使郎官置宴,张即宜之所主也。
  34. ^ 《唐阙史·卷下》:有长乐王居士者,耄年鹤发,精彩不衰。
  35. ^ 《两京新记·卷三》:观内有道士冯黄庭碑,又有道士巴西李荣碑,永乐李正己为其文也。
  36. ^ 《因话录·卷五·徵部》:裴光德垍在中书。有故人,官亦不卑,自远相访。
  37. ^ 《剧谈录·卷上》:时路相国秉钧持权,与之不叶。一旦,重在新昌私第,值于公适至,路曰:“某与之宾朋,处士垂箔细看,此人终作宰相否?”
  38. ^ 《唐摭言·卷三》:新进士尤重樱桃宴。乾符四年,永宁刘公第二子覃及第;时公以故相镇淮南,敕邸吏日以银一铤资覃醵罚,而覃所费往往数倍。
  39. ^ 《唐摭言·卷四》:刘虚白与太平裴公早同砚席。及公主文,虚白犹是举子。
  40. ^ 岑仲勉, 《从王涣墓志解决了晚唐史一两个问题》, 《历史研究》 (09期), 1957年, (09期) 
  41. ^ 《南部新书·己》:永宁李相蔚在淮海,暇日,携酒乐访节判韦公昭度,公不在。
  42. ^ 42.0 42.1 《唐摭言·卷七》:太平王崇、窦贤二家,率以科目为资,足以升沈后进,故科目举人相谓曰:“未见王窦,徒劳漫走。”
  43. ^ 《长安志·卷九》:秦中记靖恭崔公尚书为乐卿,自靖恭宅露冕从板舆入太常,观者乐之。沅按唐书传无为太常卿事,云是太子太保非太傅。
  44. ^ 《剧谈录·卷下》:是时,升道郑相国在内庭,夜草麻制,具述其事云:“安数亩之居,仍非已有;却四方之赂,惟畏人知。”
  45. ^ 《黄御史集·卷七》:代郑郎中上兴道郑相书
  46. ^ 《唐两京城坊考·卷三》:《黄滔集》有《代郑郎中上靖恭卢相书》,盖携也。
  47. ^ 《云溪友议·卷中》:东川处士柳全节,习百家之言,衣华阳鹤氅,或呼为“柳尊师”,又曰“柳百经”也。有子棠,应进士举,才思优赡,见者奇之。庞严舍人眷眄诸歌姬,方戏于阶,问:“墙头何人也?”曰:“柳秀才也。”遽命姬者饰妆,召柳秀才对观之。庞公曰:“恐墙上远见,不得分明。”因请细而观瞩。棠深耻之,不辞而去。时裴谏议休相公,因封事出汉州,即棠旧知也。闻棠来,且喜;及再谒,则蓝衫木简而已。裴公问其故,对曰:“名场孤寒,虚掷光景。欲求斗粟之养,以成子道焉。”有宴,召冯戡、胡据、柳棠三举士。裴公于棠名下注曰:“此柳秀才,已于盐铁求事,不用屈私。”令棠见之,盖惜其举子也。柳棠之欲罢举者,为庞门之有失矣,乃弃蓝袍而归旧服。非时请见司谏,司谏谓曰:“酌然子年方少,篇翰如流,不可骥垂长坂,兰谢深林。况今急士之秋,必能首送。”兼与荐书。开成二年,上第。后归东川,历旬,但于狭斜旧游之处,不谒府主杨尚书汝士。杨公谓诸宾曰:“每见报,前柳棠秀才,多于妓家饮酒,或三更至暮,竟未相访。社日必相召焉。”及召棠至,已在醉乡矣。斟三器酒内一巨鱼杯,棠不即饮。杨公乃诮曰:“文章谩道能吞鳯,杯酒何曾解吃鱼。今日梓州张社会,应须遭这老尚书。”棠荅曰:“未向燕台逢厚礼,幸因社会接余欢。一鱼吃了终无恨,鲲化成鹏也不难。”初,棠与冯戡争先,棠所颉颃;及第后,戡与诗曰:“桃花浪里成龙去,竹叶山头退鹢飞。”棠、戡为友甚善焉。柳每于东川席上,狂纵日甚,干忤杨公,诗曰:“莫言名位未相俦,风月何曾阻献酬?前辈不须轻后辈,靖安今日在衡州。”靖安,李宗闵尚书,与杨公中外昆弟,况有朗陵之分。东川益怒,为书让其座主高锴侍郎曰:“柳棠者,凶悖嚚竖,识者恶之。狡过仲容,才非犬子。且膺门之贵,岂宜有此生乎?”小宗伯曰:“某滥司文柄,以副悬旄,夙夜兢惶,恐招讪谤。是以搜求俊彦,冀辅聪明,不敢蔽才,与棠及第。”东川又书曰:“昔周公挞伯禽,以戒成王也;昌邑杀王式,(式,昌邑之师也。)而怨霍光乎?岂不由师傅之情尔?兴亡之道,孔子先推德行,然后文学焉。吾师垂训,千古不易。前书云‘不敢蔽才’,何必一柳棠矣!若以篇章取之,宁失于何植、王涤也?”高公又复书曰:“唐尧之圣也,不致丹朱之贤;宣尼之明也,不免仲由之害。如其可化,安有坠典?伊祁九子,尽可等于黄唐;门人三千,悉能继于颜闵。若棠者,自求瑕玷,难以磨灭。其所忤黩尊威,亦予谬举之过也。”棠闻二公交让,不任忧惕,又不敢远申卑谢,遂之剑州王使君。使君者,善画松竹狗兔,以十五侯而四郡守。棠至,联夕而饮。王君辞曰:“某以衰朽,恐乖去就。小男忝趋文场,不知许容侍座否?老夫暂归憩歇焉。”王氏之子洎醉,轻易之甚。棠呵之曰:“公称举人,与棠分有前后。画师之子,安得无礼于先辈乎?”王氏乃自去其道服,空戴黄葛巾,谓棠曰:“我大似贤尊,尊师幸不喧酗耳!”棠转益怒,叱咤而散。柳生虽登科第,始参越嶲军事,而夭丧。且渤海高公,三榜一百二十人,多平人得路。若柳棠者,诚累恩门举主。升平裴公曰:“人不易知乎?”
  48. ^ 《南部新书·乙》:五方师子本领出在太常,靖恭崔尚书邠为乐卿,左军并教坊曾移牒索此戏,称云备行从。
  49. ^ 《旧五代史·卷一百八·列传五》:长兴中,以与明宗有旧,常贮入相之意,从容谓时相曰:“唐祚中兴,宜敦叙宗室,才高者合居相位。仆虽不才,曾事庄宗霸府,见今上于藩邸时。家代重侯累相,靖安李氏,不在诸族之下;论才较艺,何让众人。久置仆于朝行,诸君安乎?”
  50. ^ 吴钢主编;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编;王京阳等点校. 《全唐文补遗 第8辑》. 西安: 三秦出版社. 2005年6月: 158. ISBN 7-80628-944-5 (中文(繁體)). 
  51. ^ 《全唐诗·卷三五八》:【酬令狐相公亲仁郭家花下即事见寄】刘禹锡 荀令园林好,山公游赏频。岂无花下侣,远望眼中人。 斜日渐移影,落英纷委尘。一吟相思曲,惆怅江南春。

 

Prefix: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