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空間
《原子空間》是倪匡筆下科幻小說衛斯理系列之一,,編號31,連載於1966年3月23日至7月11日的《明報》[1] 。故事的背景,是白素從加爾各答完成任務回港。白素的一切經歷記錄在《天外金球》。《原子空間》故事主要講述時空轉移,屬典型的科幻小說題材。 故事大綱[2]最怪異的航機失事衛斯理在機場等待白素回來,但被告知白素所乘的客機墜毀在一個島上。衛斯理和警官一起參與調查,發現飛機失事的方法很奇怪,也發現一塊很重但很小的金屬塊。 自天降下兩個怪人衛斯理一人留在島上調查時,兩個人從天而降,說出一些讓衛斯理摸不著頭腦的東西。 時光倒流一百年二人表示來自2064年,但不知甚麼原因來到1964年。二人突然透過通訊儀收到領航員的訊息,高速飛天離去後,領航員革大鵬卻突然出現在衛斯理面前。 「百年後超人」革大鵬身上的裝備使衛斯理的襲擊徒勞無功。革大鵬想藉俘虜機上人員開展征服地球的行動,但白素不屈服。革大鵬帶衛斯理上飛船,要求他說服白素。 主宰世界的夢衛斯理和白素久別重逢,一起決定不效忠革大鵬。革大鵬用先進的儀器威脅二人,但二人反說服革大鵬放棄主宰世界的夢。飛船突然遇上宇宙神秘震盪,並失去控制。 迷失在太空中飛船在外太空飛行,在數日後撞在一個發光的星體。革大鵬推測由於撞擊力太大,飛船陷進了固體因而傾側。 流落「異星」眾人帶備適當裝備在星體探索,革大鵬指星體充滿對生物有害的輻射線。眾人在「冰層」下發現「電視機」和其特製的天線。 一座古墳眾人在「冰層」深坑中發現一個死了地球人。眾人又在一個隆起物發現中國式的墳墓,而墳墓早在大清光緒二十四年築成。革大鵬推測眾人來到未來的地球。 復活的死人眾人發現死去的地球人「活過來」。眾人與那人交談不果,白素更被那人帶走。眾人追趕,發現一個巨大,圓形的穹頂正下沉在冰層裏。冰層被飛艇發射的高頻率音波驅散,露出地下建築物。 大家全是地球人那人透過傳譯機以英文與眾人溝通,並自稱是第七號天際軌道的探測站負責人-迪安。迪安告訴眾人2464年時,地球和太陽所發生的變異。 看到了太陽迪安給予眾人動力系統,並移裝到飛船。衛斯理和白素在工程期間,駕駛飛艇時發現一個地下室,地下室一位人員生前記錄了太陽毀滅的一刻。數天後,眾人乘坐飛船到太空等待震盪。 永恒星上眾人在宇宙看到了另一個星體。眾人剛降落時便「感到」有人向他們分別說話。原来永恒星人的身體經過多年進化,退化到只有腦電波。永恒星人也表示不知宇宙震盪的原因。 太空流浪者眾人回到飛船,等待宇宙震盪時,衛斯理反覆推敲白素在故事《天外金球》的經歷。飛船先後遇上光帶和宇宙震盪,來到1964年的地球。衛斯理和白素回到地球時發現地球上的時間只過了四天。而其他人繼續太空流浪,尋找他們的時代,但衛斯理對他們的成果並不樂觀。 廣播劇
資料來源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