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石城
出石城(日语:出石城/いずしじょう Izushi-jō *)是一座位於日本兵庫縣豐岡市出石町(舊為但馬國出石郡)的城。在江戶時代為出石藩之藩廳。續日本100名城之一。 概要出石城為梯郭式平山城,由低至高以階梯式配置「三之丸」、「西之郭」、「下之郭」、「山里曲輪」、「二之丸」、「本丸」和「稻荷郭」等曲輪,城域為東西約400公尺、南北約350公尺。在下之郭、二之丸、本丸、稻荷郭可發現石垣遺跡,其搭建方式為野面積。兩曲輪之間的通道也有所不同,三之丸和下之郭、下之郭和二之丸是採用虎口,而本丸和二之丸則是使用渡廊。 [1] 三之丸又稱「內町」,位於西之郭、下之郭、山里曲輪的北側。此區有日本國內第二古老的鐘樓──辰鼓樓和家老屋敷。城下町則是有上級武家屋敷、町家、郡役所等建築,與三之丸之間以內堀區隔。 歷史江戶時代慶長9年(1604年),小出吉英在有子山之山麓處將有子山城的城主居館改修成出石城,並命出石城作為居城。經過7代的傳承,元祿9年(1696年)因小出英及夭折、小出氏無子嗣的關係,隔年藩主則由原為武藏國岩槻藩藩主松平忠周擔任。同15年(1702年),忠周將位在本丸的藩主居館移至三之丸,並作為對面所使用。[1] 寶永3年(1706年),松平氏與信濃國上田藩的仙石氏交換領地 [2]。 據說當時仙石氏亦帶著信州的蕎麥麵職人至出石,後與當地製麵方法結合成現今有名的「出石蕎麥麵」 [3]。 元和元年(1615年),因一國一城令的關係,出石城成為但馬國唯一的城[4]。 天保6年(1835年),發生仙石騷動,以致石高遭受減封。仙石氏經由7代的治理,直至明治1年(1868年)出石城因廢城令而被拆除為止。 近代昭和43年(1968年),兩復元本丸隅櫓完成。西隅櫓使用千鳥破風和唐破風的設計,東隅櫓雖是同樣的破風風格,但是以相反的朝向設計 [5]。 平成6年(1994年),復元登城門完成 [6]。 平成29年(2017年),和有子山城一同入選為續日本100名城(162號)。 圖片
歷代城主
交通方式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外部連結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