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塗魚 (圖中為細彈塗魚 )為最能適應陸地的魚類(除了四足形類 以外),能夠數日離水生活
兩棲魚 (英文 :Amphibious fish )為能夠長時間離水生存的魚類 ,約有11個現生的屬 被認為屬於兩棲魚。這些演化支之間的親緣關係並不緊密,意味著兩棲的特徵是各自獨立演化 出現的,屬趨同演化 。兩棲魚具有不同形式的陸地移動 模式,包括橫向起伏 、三支點的移動(透過成對的魚鰭 及尾巴 )、及跳躍。許多兩棲魚物種主要是透過胸鰭、臀鰭與尾鰭在陸地上活動。
許多較原始的魚類具有類似肺部 的器官 ,包含了現存的肺魚 與多鰭魚 ,及現存四足類 的祖先 。然而在現今其他大多魚類物種中,這個器官已演化成了魚鰾 ,用來協助調整浮力 。這些不具有肺部的兩棲魚在含氧量較少的水中則仰賴特化的鰓 或皮膚 來呼吸空氣。由於空氣中與水中的折射率 ,兩棲魚的眼睛 也經過特化,在空氣中也能看得清楚。
兩棲魚列表
透過肺呼吸的兩棲魚
肺魚 :6個物種具有類似四肢 的鰭,並能夠呼吸空氣。部分物種屬專性呼吸空氣魚,若失去能獲取呼吸空氣的管道則會於水中溺死。除了一種之外其他肺魚都具有將自己埋於泥中度過乾涸期的能力,可以在無水的環境下存活約兩年。
多鰭魚 :這12個物種為目前唯一具有肺部的輻鰭魚 ,屬於兼性呼吸空氣魚,在含氧量較低的水域中仰賴直接呼吸空氣[ 1] 。
其他具有肺部的魚類:目前皆已滅絕 ,這些魚類屬於始四足動物 ,是現存所有四足類 的祖先,包括滑體亞綱 、蜥形綱 與哺乳綱 。
透過鰓或皮膚呼吸的兩棲魚
高冠鳚屬 :這些䲁魚 主要棲息於印度洋 與太平洋 上的島嶼上。牠們會爬上陸地覓食或躲避水中的掠食者 ,多半可持續超過20分鐘。其中,太平洋高冠鳚 可以透過尾部在陸地上進行跳躍。在拉羅湯加島 上,馬克薩斯島高冠鳚 已經演化到能長時間於陸地上生活[ 2] [ 3] 。
臀斜杜父魚 :這種杜父魚 發現於太平洋海岸的潮池中,在水池含氧量低時就會離開水域直接呼吸空氣[ 4] 。
彈塗魚 :彈塗魚可能為最能適應陸地生活的魚類,發現於非洲 及印度洋-太平洋海域 的紅樹林 。牠們時常會離開水域,且可存活約3-1/2天[ 5] ,主要透過皮膚與口腔內壁和咽喉 內部的表皮進行呼吸。為了能夠在陸地上呼吸,彈塗魚的表皮必須要保持濕潤,也因此牠們只能棲息於較為潮濕的環境。這樣的呼吸形式與兩棲類相似,被稱為皮膚呼吸 。彈塗魚透過胸鰭於陸地上推進,有些物種甚至能夠攀爬樹木或躍出水面[ 6] 。
斑紋隱小鱂 :可於陸地上生存約兩個月,透過皮膚呼吸。
鰻魚 :有些鰻魚,如歐洲鰻鱺 與美洲鰻鱺 ,可以離開水面並在潮濕的土壤上蠕動前進。鯙科 的鏈蛇鱔 有時也會離水覓食[ 7] 。
合鰓魚 :合鰓魚俗稱鱔魚,可以透過牠們佈滿血管的口腔以及喉嚨的內壁表皮呼吸,有些物種如红鳝 甚至能透過皮膚呼吸。
鱧魚 :屬於專性呼吸空氣魚,透過上鰓器官(一種較為原始的迷器 )直接呼吸空氣。棲息於東南亞 的烏鱧 可以透過胸鰭與擺動身體在陸地上前進,讓牠們得以於水池及水池之間穿梭。
塘虱 :在天氣較為潮濕時,這些兩棲性的鯰魚就會爬上陸地覓食,例如生存於非洲沼澤的剛果河鱔鬍鯰 ,就會以陸地上的昆蟲為食[ 8] 。
攀鱸 :攀鱸亞目的物種透過特化的迷鰓呼吸空氣。其中攀鱸科 物種屬兩棲魚,棲息於非洲及東南亞的攀鱸能透過胸鰭、尾柄與鰓蓋於陸地上攀爬,穿梭於不同水域。
巴西骨舌魚屬 :屬專性呼吸空氣魚,透過特化的魚鰾呼吸空氣。
電鰻目 :有些物種,如電鰻 與圭亞那裸背電鰻 ,屬專性呼吸空氣魚,須直接呼吸空氣才能生存;主要透過口咽腔進行空氣呼吸[ 9] [ 10] [ 11] 。
參考文獻
^ J.B. Graham Air-breathing fishes. Evolution, diversity and adaptation, xi, 299p. San Diego, 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 1997.. Journal of the Marine Biological Association of the United Kingdom. November 1997, 77 (4): 1265. ISSN 0025-3154 . doi:10.1017/s0025315400038893 .
^ Ord, T. J.; Summers, T. C.; Noble, M. M.; Fulton, C. J. Ecological release from aquatic pred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emergence of marine blenny fishes onto land. The American Naturalist. 2017-03-02, 189 (5): 570–579. PMID 28410030 . S2CID 206004644 . doi:10.1086/691155 . hdl:1885/237254 .
^ Keim, Brandon. Video: How Leaping Fish Species Left the Water — For Good . [2022-07-1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11-05).
^ Clinocottus analis summary page . FishBase. [2022-07-1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09-06).
^ The mudskipper - Homepage . www.themudskipper.org. [2019-04-1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7-21).
^ Wicaksono, A.; Hidayat, S.; Retnoaji, B.; Alam, P. The water-hopping kinematics of the tree-climbing fish, Periophthalmus variabilis (PDF) . Zoology. 2020, 139 : 125750 [2022-07-12 ] . PMID 32086143 . S2CID 211246340 . doi:10.1016/j.zool.2020.125750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22-07-04).
^ Froese, Rainer. Echidna catenata (Bloch, 1795) . FishBase. [2014-05-1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9-25).
^ African fish leaps for land bug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on BBC News
^ Johansen, Kjell; Lenfant, Claude; Knut-Schmidt, Nielsen; Petersen, Jorge A. Gas exchange and control of breathing in the electric eel, Electrophorus electricus . Zeitschrift für vergleichende Physiologie. June 1968, 61 (2): 137–163 [30 May 2022] . S2CID 22364103 . doi:10.1007/BF00341112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7-13).
^ Liem, Karel F; Eclancher, Bernard; Fink, William L. Aerial Respiration in the Banded Knife Fish Gymnotus carapo (Teleostei: Gymnotoidei) . Physiological Zoology. Jan–Feb 1984, 57 (1): 185–195 [30 May 2022] . JSTOR 30155979 . S2CID 100899106 . doi:10.1086/physzool.57.1.30155979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7-04).
^ Farber, Jay P; Rahn, Hermann. Gas exchange between air and water and the ventilation pattern in the electric eel . Respiration Physiology. May 1970, 9 (2): 151–161 [30 May 2022] . PMID 5445180 . doi:10.1016/0034-5687(70)90067-8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