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貴妃
佳贵妃(1816年—1890年),名三妞[註 1],郭佳氏。正黃旗包衣佐領下人。內務府養育兵保兒之女,叔父為頂戴領催天保。清朝道光帝之贵妃。 生平嘉庆二十一年十二月初三日子时出生。根據家族譜系,佳貴妃沒有任何兄弟,所以其父保兒一支絕嗣,全族基本上沒有當官之人。 郭佳氏是正黃旗包衣佐領下人,應該是經內務府選秀入宮,冊文中「九御重內官之選」的字眼亦可助證此事。郭佳氏的入宮年份不詳,僅知入宮後在孝全皇后鈕祜祿氏所居的鍾粹宮當差。道光十四年十二月十七日,鐘粹宮官女子三妞[註 1]被封為佳常在[1],道光十五年七月初二日,晉為佳貴人。郭佳氏的封號是「佳」,满文是「giltungga」,意為「英俊的」,這也是宣宗后妃里少有的封號類型。 道光十六年(1836年) 十二月二十日,命禮部尚書貴慶為正使,內閣學士倭什訥為副使,晉封為佳嬪[2]。翌日,咸福宮彤贵妃接册宝,承乾宫佳嫔接册。道光二十年二月二十三日,降为佳贵人[3]。 道光二十八年十二月,佳貴人失去楠木匣等物,相關部門調查後發現佳貴人的匣子曾被丟在地上,而宮女裝作看不見[4]。 咸丰元年(1850年),佳貴人被尊为皇考佳嫔[5],居壽三所。 咸豐六年,剛入宮的宮女進如、進意在壽康宮佳嬪大女子素燕名下學習活計,進如用左手做活,而進意在家時並沒有做過細活,兩人總學不會;進如、進意又時常失手砸碎東西,漿洗衣服也不乾淨。十二月時,佳嬪怕進如砸破東西,教她上殿時站在旁,站立時不准動手。咸豐七年正月,佳嬪不准進意到上殿伺候,正月十九日,進如在後殿將盛蜜供的瓷罐砸破,被打二十大板;正月二十五日,佳嬪因素燕教的不好而下令打素燕十板;正月二十六日將進如、進意交出[6]。因慮及外邊傳排費事,故並未嚴格按照正常宮女出宮程序辦理。咸豐帝以同日退出二人,殊屬可疑,其中必有別情,斷非因笨,諭令內務府嚴查。經過查核,佳嬪因笨退出宮女二名情況屬實,但咸豐帝對此仍然嚴肅處理,下旨以後佳嬪位下以後只准有女子四名,毋須挑補至六名[7]。 咸丰十年十二月十四日,在避暑山莊的佳嬪等位给咸丰帝进活计喫食。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咸丰帝对先帝妃嫔进行年节赏赐的记录看,当时得到赏赐的道光帝嫔妃有琳贵太妃、成嫔、彤嫔、祥嫔和蔡常在五位,無佳嬪之名,原因不詳。此时,咸丰帝因为英法联军攻入北京而逃到热河。出逃時只能带上部分先帝嫔妃,其他人都只能留在北京。 同治帝登基後,尊为皇祖佳妃。同治元年二月,同治帝剛登極後,內務府為道光帝和咸豐帝妃嬪安排會親,定於二月二十二日,琳皇貴太妃、彤妃、佳妃和李貴人會親,會親時間從早上卯時至傍晚酉時,佳妃在壽安宮與紹延之妻、栢麟之妻等會親[8]。 同治十三年(1874年),因其「侍奉宣宗成皇帝,多歷年所,允宜加崇位號,以表尊榮」,晋为佳贵妃[9]。 光绪十六年(1890年)四月初六日亥初一刻,佳贵妃薨逝于紫禁城吉祥所[10],享年七十五岁[11]。光绪十九年四月十八日卯时,佳貴妃金棺奉安於清西陵之慕東陵妃園寢[12]。 详见备注參考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