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后妃中國后妃有眾多等級,狹義專指皇后与妃嫔,即君主经过正式册封的妻妾,廣義則包括所有君主妻妾。中国通俗文化中,描绘为“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後宫佳丽三千人[1]”等。在中国政治传统和一夫一妻多妾婚姻制度下,除一位皇后(或称王后)外,历代中国君主(皇帝、王)通常拥有人数众多的妃嫔。除此,君主有权与宫女发生性关系,因此她们亦视为准妃嫔。同时,以为君主生育皇子为修辞[2],使得拥有众多妃嫔成为合乎道德准则的行为。 出身不同朝代君主的配偶的出身情況不一。由於中國古代奉行同姓不婚的制度,因此君主不娶宗室女為妻妾,后妃多出自臣民之家,也有少數為外國女性。只有極少數君主娶同姓宗室女為妃,這種情況下會為妃子改姓以避人耳目,如南朝宋孝武帝劉駿之殷淑儀本是其堂妹劉氏、宋廢帝刘子业的谢贵嫔實為其姑母劉英媚。 君主登基前的妻妾,通常會在君主登基後獲得冊封,一般情况下,嫡妻會被册立为皇后,妾室則依其受寵程度、家世背景等而被冊封為各種等級的妃嫔。也有部分特殊情况是妾室被冊立为皇后,嫡妻則被册封为妃嫔、或甚至得不到册封,如魏明帝曹叡登基後,冊封妾毛氏為皇后,正妻虞氏則未獲冊封,維持王妃身份;又例如後唐莊宗李存勗登基後立妾室劉玉娘為皇后,髮妻韓氏僅封淑妃。亦或是君主登基後將登基前的妻妾皆册封为妃嫔,不冊立皇后,如魏文帝曹丕建立曹魏、登基為帝後,將正室甄氏、妾室郭女王分別封為夫人、貴嬪。 而在君主登基前就已逝世的妻妾,通常会有追封。嫡妻通常追封为皇后。妾室中,以生育子女者获得追封为常见。 一些宫女、女官獲得君主臨幸後會获得妃嫔待遇[3]。例如宋朝就有多位后妃為宮女、女官出身。但獲臨幸的宮女、女官冊封為妃嬪並非必然,有些被视为君主妾室,获得皇族相应待遇,如明神宗侍御胡氏;一种則是沒有配偶身份的姬侍,仍被视为普通宫人,如明憲宗姬侍戴銀娘、明武宗姬侍王满堂等。 亦有些是按后宫相关制度,以选妃入宫。也有由大臣或皇亲国戚推荐、进献自己的親屬女性入宫。還有由地方、臣民、藩屬進獻入宮的贡女,如春秋時期齐国向鲁国进献80名挑选出的美女贿赂鲁国。孔子因不满鲁王的荒唐行为而辞去鲁国大司寇之职。[4]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就是越王进献给吴王的贡女。明成祖的多位妃嬪,包括韓麗妃、任順妃、李昭仪 、呂婕妤、崔美人、黄氏、郑氏皆為朝鮮王朝之貢女。 在非統一時期各個自認為華夏政權、地位相若的國家,有時會互相聯姻。例如三國時代東吳大帝孫權把皇妹孫氏嫁給蜀漢昭烈帝劉備為妃,封為夫人。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各國互相聯姻十分常見,不少皇帝的后妃皆為別國皇女或宗室女,如前秦高帝苻登妹东平公主嫁西秦高祖乞伏乾归,后秦高祖姚兴女西平公主嫁北魏明元帝拓跋嗣。也有亡國或被擄的皇族女性成為另一政權君主的后妃,如原為晉惠帝皇后、晉懷帝皇嫂的羊獻容被前趙末帝劉曜所擄,立為皇后,隋文帝楊堅的其中妃嬪宣華夫人和弘政夫人原為南朝陳宣帝第十四女寧遠公主和第二十四女臨川公主,陳宣帝陳後主四女廣德公主和六女陳婤在則成為隋煬帝妃嬪。 還有一些特殊情况,例如是君主情婦獲封為妃嬪,但中国历代君主拥有非宮中女性為情妇的情况并不多见,正式入宫为妃嫔者更少。 妃嫔編制皇帝将众多妾室分为不同的等级,册封各种位号,给予相应的侍遇。後宮指她們生活的地方,或其生活圈子。 上古远古时期,传说三皇五帝中的黄帝、帝喾均有四妃,地位尊贵的妃子为正妃,地位次之的妃子为次妃。尧也遵循这种制度。到了舜,不立正妃,而是三妃並尊,并称夫人。 傳說夏朝时期,君主在舜帝三妃的基础上增加九人,合十二人,是謂“天子娶十二女”。 傳說商朝时期,商王在“天子娶十二女”的基础上增加二十七人,合三十九人。有时有並后(同时有三個王后)的情况,稱三配。 《周礼》记载:王的后妃“编制”为:一后(嫡妻)、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凡一百二十一人。诸侯一娶九女,且不再娶,可见妾是八个;大夫是一妻二妾;士则是一妻一妾。而庶民,则只许有一妻与之匹配,故而庶民被称为匹夫匹妇。另外一些儒家作品则称天子“一娶十二女”,“古者天子娶后,三国来媵,皆有娣侄,凡十二女。”并称诸侯“一娶九女”,也有称天子“一娶九女”的。“媵”是陪嫁之意,可以是未出嫁的妹妹或侄女,或者是其他国家的人(天子或诸侯娶妻时才会有),陪嫁作為妃嬪。 先秦的后妃之制还比较简单,王之妻称后,王之主要妾及诸侯之妻称夫人。 后宫合一百二十一人。周朝的制度要求避免同时出现两个王后或诸侯夫人的情况,确立嫡庶之别。 秦朝秦朝宮制承襲秦國,秦惠文王以後,定宮制: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納諸國美人於宮中,爵封八品,但位號是否和上述相同則不得而知。由于史料缺乏,秦始皇的皇后和妃嫔皆无记载。 漢朝西漢汉初,开国皇帝刘邦的妻子吕雉被册立为皇后,他的妾室称夫人、姬。后来沿袭秦时之制,设置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等七等称号。 漢元帝時,傅婕妤、馮婕妤得寵,元帝為突顯二妃異寵,特增設昭儀于婕妤之上,取「昭其儀」之意。另外,少使以下設五官、順常、無涓、共和、娛靈、保林、良使、夜者[6]。 漢元帝後,定宮制: 未有職號的上家人子、中家人子,位視有秩斗食。(師古曰:「斗食謂佐史也。謂之斗食者,言一歲不滿百石,日食一斗二升。」)五官以下,葬司馬門外。[7] 太子妻稱妃,側室有良娣、孺子,共三级;皇孙正妻稱夫人,側室無正式位號,稱家人子。《史记 卷四十九 外戚世家第十九》在记述汉景帝的妃嫔王夫人事迹时,曾将太子妾时期的王氏称为美人,景帝登基后的王氏则被称为夫人。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春[8],卫子夫入宫,其后“子夫为夫人”[9]。此时夫人是一个单独的封号,但后来渐渐在汉朝制度中消失了。 新朝王莽篡漢,罷漢朝妃嬪位號,效仿先秦古制,制定和、嬪、美、御四等位號[10]。 東漢東漢以後,後宮位號改制: 东汉宫庭曾在首都洛阳乡间大规模选妃,这是中国最早记载的皇室选妃。汉桓帝、汉灵帝時,後宮后妃、女官、宮女等,總數多達二萬人。 南越國当代,在对与汉武帝同时代的南越文帝赵眜墓葬所进行的考古发掘中,发现南越国妃嫔使用夫人这一封号[11]。黄展岳认为四位夫人地位高低依次为“右夫人”、“左夫人”、“泰夫人”及“口夫人”[12],“口夫人”又解读为“部夫人”、“否夫人”。四夫人的册封是南越国自创,还是效仿汉朝,不得而知。 三國曹魏曹操為魏王時,於王后以下定五等: 而據史書記載,曹操側室中還有姬、妾等稱謂。 魏文帝時增設貴嬪、淑媛、修容、順成、良人五等: 魏明帝時又增淑妃、昭華、修儀三等,省除順成,這樣在皇后以下定制十二等級:
東吳蜀漢晉朝、十六國晉朝晉武帝取漢魏之制,參用古法,始設三夫人、九嬪:
九嬪以下還有美人、才人、中才人,爵視千石以下。 此外,晋武帝的低阶妃嫔曾使用保林和采女的位号,其地位可能低於中才人。 後趙十六國中僅後趙記載最為詳細:
此外,漢趙有左、右貴嬪、貴人、夫人,成漢有美人,前秦和北燕有昭儀、夫人,前涼有左夫人、美人,西秦有左夫人,後燕有貴嬪、淑儀,後涼有淑媛、美人,其餘不詳。 南北朝南朝宋南朝宋宮制在皇后以下有: 孝建三年(456年),世祖省夫人,置贵妃,省修华、修容、修仪,置昭仪、昭华、昭容以代之,列于九嫔之内;又置中才人、充衣为散役,改號為: 後經太宗多次改號,最後定為: 南朝齊
在之後的南齊世祖的永明元年,經禮司奏請,新增貴妃位號,並將九嬪中的淑妃位號獨立出來,並將兩個位號加上新的規制:
永明七年,又增設昭容填補九嬪中的空缺。 另外,後宮還有采女位號,地位高於才人。 南朝梁梁武帝时定制: 梁元帝後宮有王貴嬪、袁貴人、夏貴妃,有可能後期三夫人的位號改為贵妃、貴嬪、貴人。梁簡文帝後宮有范淑妃,淑妃一號又不在上述定制之內。 南朝陳陳朝建國後,陳高祖以樸素自居,因此對於後宮位號並無詳細定制。 《陳書》和《南史》关于皇子生母的记载出现貴人、淑華的位号,并无貴姬、淑容。因此南陳實際使用的三夫人位號應為贵妃、貴嬪、貴人,九嬪位號應為淑媛、淑儀、淑華、昭容、昭儀、昭華、修容、修儀、修華。 北魏北魏太祖後宮簡樸,只設夫人,不論數目多少,但眾夫人之間仍有一定的品次。其后,因子贵母死,后宫中出现了“保太后”这一特殊称号,而子贵母死又造成后宫妃嫔人人自危的境况。 北魏世祖又稍做增加,改為: 在北魏孝文帝的孝文漢化政策同時,改革後宮制度,後宮位號皆位視朝中官員: 根据宣武帝元恪妃嫔司马显姿和王普贤的墓志铭,三夫人对应的三个位号应包括贵嫔夫人和贵华夫人,根据学者推测三夫人中的第三个位号可能为贵人夫人。根据史籍和目前出土的墓志铭可证实九嫔的具体位号包括淑仪、修华、婕妤、容华、充华,与晋代九嫔(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充华)相似,是否完全相同不得而知。 北齊北齐初僅有夫人、嬪、御等位號,齐武成帝在位期間,兩后並立,又大量增設後宮位號,名號之繁多堪稱中國歷朝之冠。齐武成帝於河清年間制定新宮制,仿照古制增加大量位号。齐后主时期,并立二后,昭仪以下妃嫔数量皆加倍,又設左娥英、右娥英於昭儀之上,寻置淑妃一人。最後北齊後宮宮制為:
北周北周置有三夫人(后改三妃)、三㚤、六嫔、御媛、御婉等,各等详细情形:
後來北周宣帝五后並立: 其餘後宮位號多不勝數。 隋朝隋朝初時,由於隋文帝答應皇后獨孤伽羅要虛設六宮,因此後宮位號雖有設置、但不作為妃嬪位號,只作女官品秩: 又參循漢、晉舊制,設置六尚、六司、六典等女官職,以掌後宮典儀。 在獨孤皇后死後,隋文帝改為: 隋煬帝時参详典故,自制嘉名,著之于令:
唐朝唐朝初開國時,參考前朝舊制而設立;
根据唐高祖后宫莫丽芳和楊貴嬪的墓志铭,唐初还可能存在贵嫔的封号。长孙皇后曾欲聘郑仁基之女为唐太宗的充华,似乎证明当时还在使用隋代的九嫔位号,抑或新旧位号混用。 唐高宗時改制為:
由於當時四夫人位滿,唐高宗慾設置宸妃一號以冊封武昭儀,但宰相韩瑗、来济出面反对。最终武昭仪是否获得宸妃的封号,《旧唐书》的表述不一[13][14]。 唐高宗的儿子唐睿宗、唐中宗后宫依然沿用唐初的制度。唐玄宗登基之初,初册封太子妃王氏为皇后外,另册封董良娣为贵妃、杨良娣为淑妃、武良媛为贤妃[15]。不久发生先天之变,杨淑妃出家入道。之後在唐玄宗開元年間又改宮制為; 玄宗改制的目地不详,仅知在开元十二年(724年),王皇后被废後玄宗特赐武氏为惠妃。武惠妃深受玄宗宠爱,在宫中的待遇等同于皇后。此次改制,是否为她而改,已经不得而知了。除杨淑妃外,董贵妃、武贤妃在此次改制中,是否被降或被废、二人是否逝世,亦不得而知。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皇甫德儀逝世被追赠为淑妃[16]。同年,武惠妃逝世,玄宗又专宠于杨氏,在天宝年间册为贵妃。与受宠的武惠妃一样,杨氏在宫中的待遇也等同于皇后。后世的唐朝皇帝,册封妃子的封号仍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唐朝中后期,出现封妃嫔为国夫人和郡夫人的情况。郡夫人的等级可能在才人之下。[17] 五代十國後梁後梁曾使用德妃、賢妃、昭儀、昭容、美人等位号,似与唐制相同。 後唐後唐莊宗后宫使用的位號包括:淑妃、德妃、昭儀、昭容、昭媛、出使、御正、侍真、懿才、咸一、瑤芳、懿德、宣一[18],這眾多位號的等級和人數限制皆不明。其中,御正为唐代宫官职名。出使似是后唐自创的宫官职号,可能源自晚唐宫人出使的旧例。侍真、懿才、咸一、瑤芳、懿德、宣一等位号可能是以美号作为宫官职号。出使、御正等位号还可加上二字美号作为后缀,如出使美宣、御正楚真。 明宗后宫使用的位号为:贤妃、淑妃、德妃、昭儀、昭容、昭媛、婕妤、美人、顺御等。内命妇与宫官常常同时被册封国夫人、郡夫人等外命妇封爵,有学者推测此时妃嫔与女官并入了同一套内职体系。 後周后周有贵妃、淑妃、德妃等位号,被临幸的宫官也会被册封国夫人、郡夫人等外命妇封爵。 前蜀前蜀有元妃、贵妃、淑妃、賢妃、順妃、昭儀、修儀、婕妤等位号,尊卑次序不詳。 後蜀蜀梼杌記載,後主孟昶後宮位號有十四品:昭儀、昭容、昭華、保芳、保香、保衣、安宸、安蹕、安情、修容、修媛、修涓等位号,又置慧妃冊封寵姬花蕊夫人。 南唐南唐後宮位號有夫人、昭容、保儀等,其餘不詳。 南漢南漢後宮位號有貴妃、麗妃(一作麗姬)、昭儀、美人、才人、尚儀等,其餘不詳。 宋朝宋朝沿用唐制,設四妃九嬪。真宗、仁宗在位時,將九嬪位號擴充至十七個,又在妃的等級中增一位號名宸妃。 宋朝定宮制為;
宸妃是為尊封宋仁宗的李順容而設,為正一品特置封號,不列入定制。太儀、貴儀、淑儀、淑容、順儀、順容、婉儀、婉容由真宗、仁宗增設,在真宗大中祥符六年初設為從一品,仁宗、神宗時為正二品。實際上,宸妃、太儀、貴儀、淑儀、順儀、順容等位號一般不用來冊封當朝妃嬪,往往作為前朝妃嬪的尊封或追贈,如貴儀是為尊封宋太宗的臧淑儀而設。當朝妃嬪使用的位號一般為婉儀、婉容以及昭儀等。 辽朝由于史料缺乏,对辽朝后宫并无全面的了解。《辽史·后妃传[19]》记载的辽朝皇后中,除家族不明的辽穆宗皇后萧氏和辽世宗第一位皇后甄氏外,皆出身于契丹萧氏。她们来自两个不同的萧姓家族,一个是由述律氏赐姓萧氏,另一个则是由拔里氏赐姓萧氏。出自述律家族的述律平是辽朝册封的第一位皇后,而萧绰则是第一位来自于拔里氏家族的皇后。除此之外,《辽史·后妃传》漏记的辽圣宗废后萧氏,亦无从知晓她的家族。 《辽史·后妃传》记载的妃皆出于契丹萧氏。从《辽史》其余记载可知,妃嫔亦有出身于渤海国[註 1]和汉人[註 2]。有记载的妃的位号有元妃、贵妃、德妃、惠妃、文妃五种。妃以下的位号,仅知辽圣宗朝有丽仪、淑仪、昭仪、顺仪、芳仪、和仪六种[20],这与唐玄宗朝的“六仪”类似,但是否仅有“六仪”,不得而知。此外,遼天祚帝後宮有趙昭容,證明遼朝曾使用昭容一號。 金朝金朝建国初,妃嫔皆无位号。金熙宗时开始有贵妃、贤妃、德妃的称号,後宮制基本沿用唐制[21]:: 金海陵王當政時,皇妃位號多達十二等:元妃、姝妃、惠妃、貴妃、宸妃、淑妃、麗妃、德妃、昭妃、賢妃、溫妃、柔妃。 元朝元朝初期後宮位號簡樸,只設皇后、妃子二等,但人數不定。以斡兒垛/斡耳朵(宮帳)來區分后妃的地位,一座宮帳可同時住着數位皇后或妃子,而在眾宮帳中,以第一宮帳中的第一皇后地位最尊。後期斡兒垛制度消失,位號有皇后、妃、嬪、才人四等,而元朝皇帝在後期盡量保持同時間只有一位皇后在位。 明朝明朝後宮,皇后為最高位号,貴妃僅次於皇后,其为妃。诸妃位号除贵妃外,取贤、淑、庄、敬、惠、顺、康、宁作为徽号,寓意美好。明代後宫中,皇后职权式微,未出现皇后、皇太后臨朝稱制、垂簾聽政或外戚專權的现象。以妃位而代行皇后之职,则称“摄六宫事”。 后妃以下,杂置宫嫔,设婕妤、昭仪、贵人、美人等名号,名目凌乱。景泰帝時封唐氏為皇貴妃,地位更高于贵妃,後被撤销。明宪宗再封万贵妃为皇贵妃,以後漸成定制。贵妃位号退为第三等级。嘉靖十年(1531年)仿古礼册立九嫔,确定了宫中的嫔位,位在妃位下。 皇后之下依序除了皇貴妃、貴妃、妃、嬪之外,另特殊情況下有諸多散號: 不過明代嬪妃的徽號規定較為混亂,沒有一個統一的制度,各代都有許多新的徽號出現,世宗時雖然立下九嫔制度,但仍然出現許多不同徽號,也沒有限制只有九個嫔號。另有散號雜置其間:婕妤、昭儀、昭容、貴人、美人。 终明一朝,其妃嫔制度为: 东宫太子妃以下,设三等: 清朝後金时期,满洲贵族奉行一夫多妻多妾制。努尔哈赤诸位的妻子称福晋,地位较高者尊称大福晋。妾室称谓有小福晋、小妻、格格等,亦有地位类似婢妾者。 清兵入关後,顺治帝时,元妃和福晋、格格并存。只是福晋和格格已经低于妃的封号。 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曾決定採用礼官建议,乾清宫设夫人一名,淑仪一名,婉侍一名,柔婉、芳婉都是三十名。慈宁宫设贞容一名,慎容二名,勤侍没有定数。此外还有女官。然而这个制度并没有真正执行。 另清代前期亦有庶妃這一稱呼,但所謂庶妃並非正式嬪妃位號。 康熙时,后妃制度逐渐完善,將之分為八等級,分別為:
每個皇帝的妃嬪數目有很大差異:康熙帝擁有後宮正式封号的嬪妃就有多於三百人,另至少有大小答应六百多人;而光绪帝只有一后二妃,共三人。 太平天國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國後,妻妾皆稱「王娘」,又廣納妃嬪,但棄用后、妃等傳統位號,設有兩個嫡妻位號,元配稱為正東宮、平妻稱為又正東宮,實際上正東宮之位屬其自稱在天上所娶的「天妻」,原來的正室賴惜英(賴莲英)僅封為又正東宮。後來因為洪秀全自比太陽,妻妾則為月亮,故把「東宮」改為「月宮」。後宮制度如下: 先朝君主遺孀先朝君主遺孀包括前任皇帝的皇后及妃嫔。前朝皇后通常會被新任君主尊為皇太后。有些情况下继任皇帝的辈分高于前任或兄终弟及,则会为先皇后恭上徽号,不称太后。而前朝皇帝的妃嫔,一般是在宫中养老。不同朝代也有过把她们殉葬、送去出家、乃至放回娘家自由等不同的处理方式。妃嫔是皇帝生母的,有的会尊为皇太后或帝太后,有些仅尊为皇太妃。有些會獲冊封為王太后或太妃。
册封历代册封均有一套流程。通常以官员做为册封者,宣读诏书,举行相关仪式。有些低級妃嬪並沒有正式的冊封儀式。 如果并非宫女入宫,初封者的等级并无定数。 日常起居妃嫔根据册封的位号,获得某一品秩。日常生活既按照这一品秩,获得相关的待遇。受到君主宠爱的宠妃,可能会获得超越自身品秩的待遇。如唐玄宗的两位宠妃——武惠妃、杨贵妃,在宫廷中获得了皇后的待遇。 衣食住所都城城池或称皇城,而宫城通常是城中之城。皇后、妃嫔随君主居住于此。 出行注釋参考文献引用
来源
外部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