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記
- 1月1日——黎元洪令准浙江督軍兼署省長呂公望辭職,特任楊善德為浙江督軍,齊耀珊為省長;黎元洪特任范源濂兼署內務總長;《新青年》第二卷第五號出版發行,載有胡適《文學改良芻議》一文,提倡白話文體,提出文學改良八事:「一曰,須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須講求文法。四曰,不作無病之呻吟。五曰,務去爛調套路。六曰,不用農。七曰,不講對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語。」[1]:807
- 2月1日——《新青年》第二卷第六號出版發行,載有陳獨秀《文學革命論》一文:「今欲革新政治,勢不得不革新盤據於運用此政治者精神界之文學……推倒雕琢的、阿諛的貴族文學;建設平易的、抒情的國民文學;推倒陳腐的、鋪張的古典文學;建設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學;推倒迂晦的、艱澀的山林文學;建設明了的、通俗的社會文學」;《新青年》第二卷第六號發表吳虞《家族制度為專制主義之根據論》一文,指斥儒家學說[1]:813。
- 3月1日——法日換文,法國同意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權利,日本允許中國對德參戰;法艦「亞多斯號」被德潛艇擊沉,死華工500餘人;《太平洋》雜誌在上海創辦,李劍農任主編[1]:820。
- 5月1日——國務會議通過對德宣戰案,旋由段祺瑞率同閣員面請黎元洪核准,黎謂「一俟通過國會,即將命令蓋章」[1]:832。
- 9月1日——廣州國會非常會議選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軍政府海陸軍大元帥[1]:873。
- 11月1日——孫中山任命蔣介石、張群為大元帥府參軍[1]:891。
- 11月7日——北洋政府駐俄羅斯公使劉鏡人給北京發回一封電報:「近俄內爭益烈,廣義派(應譯為多數派,即布爾什維克)勢力益張,要求操政權,主和議,並以暴動相挾制。政府力弱,鎮壓為難,恐變在旦夕。」[2]:18
- 11月8日——北洋政府駐俄羅斯公使劉鏡人再發電報:「廣義派聯合兵、工反抗政府,經新組之革命軍事會下令,凡政府命令非經該會核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奪國庫,佔車站……現城內各機關盡歸革黨掌握,民間尚無騷擾情事。」[2]:18
逝世
參考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