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學颺

馮學颺
大清奉天府寧海縣知縣
籍貫四川順慶府鄰水縣
字號字翊贊,號桂平
出生乾隆九年(1744年)
逝世卒年不詳
配偶娶李氏,繼娶董氏
出身
  • 乾隆三十年乙酉科舉人
  • 乾隆三十一年丙戌科進士
經歷

馮學颺(1744年—?),字翊贊,號桂平四川順慶府鄰水縣人,清朝政治人物。乾隆三十一年丙戌科進士,曾任山東德平縣奉天府寧海縣知縣、四川潼川府儒學教授。

生平

乾隆三十年(1765年)乙酉科舉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丙戌科三甲第一百三十七名進士。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任山東濟南府德平縣知縣[1][2][3],上任不到一年,以母病逝,歸里服喪,服闕,補奉天府寧海縣知縣[4][5]。任職十餘年,政通人和,判事明決,知府極賞其才能,尤加器重,但其性平穩,淡於仕宦,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請求告病例歸。回籍後訓課弟子及族中能文者。病愈後自願改教職,嘉慶五年(1800年)六月選任潼川府儒學教授[6][7]。在外任官二十餘年,不攜家眷,不許子侄隨往,孑然一生,年八十歲猶把卷不倦。喜制義及詩文,常操管作詩文自樂[8][9][10][11]

家族

祖父馮天玫[12];祖母陳氏應[13];父馮開疆[14];母張氏舜[15]。子馮錦春、馮堯春、馮春臺。孫馮樹封(拔貢);趙晸熙[16]

参考资料

  1. ^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四月分月官 難簡缺 馮學颺 四川順慶府鄰水縣人,年三十六歲,乾隆三十一年進士,候選知縣,今籤掣山東濟南府德平縣知縣缺』。《清代官員履歷檔案全編》第二十一卷,第123-125頁、127頁
  2. ^ 『馮學颺。四川鄰水進士。四十四年任』。[光緒]《德平縣志》卷五
  3. ^ 『國朝。德平知縣……馮學颺。四川鄰水人。進士。四十四年任』。[清道光二十年刻本] 《濟南府志》,王贈芳、王鎮修,成瓘、冷烜纂
  4. ^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四月初二日。移會稽察房本部(吏部)議覆盛京戶部侍郎兼管奉天府府尹事務宗室宜(宗室宜興)等奏稱寧海縣知縣員缺,查有候補知縣馮學颺,年力強壯辦事勤穩,以之補用寧海縣知縣,堪以勝任等因前來。應如該府尹等所請,候補知縣馮學颺准其補授寧海縣知縣等因。乾隆56年3月22日奉旨:馮學颺依議用,餘依議,欽此。』。《史語所藏內閣大庫檔案》登錄號:098161-001
  5. ^ 『「盛京禮部知會金州漂人出送咨」。盛京禮部爲知照事。左司會呈,乾隆五十六年十一月十五日,准奉天府府尹衙門咨,據金州城守尉宗室惠寧、知縣馮學颺等呈稱,乾隆五十六年十月二十六日,據巡海差役王君環等報稱,於十月二十二日,在本城界內城兒山地方,見有朝鮮國六人漁船一隻,長二丈五尺,寬六尺,船板損壞,桅二隻、木錨一口、櫓四把、跳板一塊,草篷一合,魚網一分,餘無別物,不敢隱匿,理合帶案,稟候該訊等情。職等訊問,俱不通言語。內有一名張鳳坤,稍識字跡,據錄供,我們六人,攬得海春原領均役廳印票漁船一隻,於十月十五日,在本國鐵山地方,開船捕魚,是日遭風,船隻碰壞,二十二日,漂到上國地方,現有船票一張,所有壞船等物,只求變價等供。職等卽將船板桅錨等物,逐加確估,共變價銀八兩一錢九分,交明張鳳坤收領。除給與口米薪菜外,理合派委委官波倫泰等押送等情,連人轉咨前來。本部隨傳喚通事寧保到部,會同詳細訊問。據朝鮮國遭風難民張鳳坤供:小民係朝鮮國龍川府民,攬得海春原領均役廳印票漁船一隻,同龍川府民金明天、金三先、鐵山府民李仁中、金日宅、鄭白合夥,於十月十五日,由鐵山地方,開船捕魚。於本日夜間,卽遇暴風,船隻被石碰壞,鍋米吃物,俱被海水沖去。至二十二日,漂至上國境界。正在急難之間,幸遇巡海人救護,船隻已經碰壞。蒙上國官員,將破壞船板、桅錨、草篷、破網等物,共變賣銀八兩九錢一分,給小的們收領是寔等供。夥民金明天、金三先、李仁中、金日宅、鄭白等五人供,俱與張鳳坤供同。隨査驗送到印票,係均役廳印票屬寔。當卽會同,照例行文盛京戶部,給與遭風朝鮮國人張鳳坤等六人衣服口粮,移咨盛京兵部,派委護送官兵,給與驛車,竝將知照朝鮮國王咨文及張鳳坤等六人,均役廳印票一張,一倂交與通事寧保,由驛遞交鳳凰城城守尉接派官兵,同通事寧保,將人文,一倂送至朝鮮國境界交明外,所有本部會同辦理朝鮮國遭風難民緣由,竝給過衣服、口粮,驛車送回該國之處,理合恭疏,謹具題聞外,相應知照朝鮮國王可也云云。乾隆五十六年十二月初八日』。《同文彙考》原編續
  6. ^ 「梓州。潼川府。中缺。繁難。……教授。馮學颺,鄰水人,進士,五年六月選」。[京都奎文閣刊本]《大清縉紳全書》嘉慶六年夏
  7. ^ 『嘉慶六年正月任』。《新修潼川府志》
  8. ^ 「贈奉直大夫馮桂坪先生家傳」。馮大容。道光十五年《鄰水縣志》卷六藝文志,第三十頁
  9. ^ 《清代四川進士征略》,李朝正編著,四川大學出版社,1986.4,第26頁
  10. ^ 『馮學颺。號桂坪。乾隆丙戌進士。原任奉天寧海縣知縣。改任四川潼川府教授』。[道光元年]《鄰水縣志》
  11. ^ 「遵例奏明病痊知縣馮學颺情願改補教職事(附件一件)」,《宮中檔嘉慶朝奏摺》第7輯,頁202
  12. ^ 『制曰:考績報循良之最,用獎臣勞,推恩溯積累之遺,載揚祖澤,爾馮天玫乃山東濟南府德平縣知縣馮學颺之祖父,錫光有慶,樹德務滋,嗣清白之芳聲,澤留再世,衍弓裘之令緒,祜篤一堂,茲以覃恩,貤贈爾爲文林郎,錫之勅命,於戲,聿修念祖,膺茂典而益勵新猷,有穀貽孫,發幽光而丕彰潛德』。[道光元年]《鄰水縣志》卷二
  13. ^ 『制曰:冊府酬庸,盡著人臣之懋績,德門輯慶,式昭大母之芳徽,爾陳氏乃山東濟南府德平縣知縣馮學颺之祖母,箴誡楊芬,珩璜表德,職勤內助,宜家久著其賢聲,澤裕後昆,錫類式承乎嘉命,茲以覃恩,貤贈爾爲孺人,錫之勅命,於戲,播徽音於彤管,壼範彌光,膺異數於紫泥,天庥承劭』。[道光元年]《鄰水縣志》卷二
  14. ^ 『制曰:資父事君臣子篤,匪躬之誼,作忠以孝國家宏,錫類之恩,爾馮開疆乃山東濟南府德平縣知縣馮學颺之父,善積於躬,祥開厥後,教子著義方之訓,傅家裕堂構之遺,茲以覃恩贈,爾爲文林郎,錫之勅命,於戲,殊榮必逮於所親,寵光用命,夫有子承茲優渥,永表忠勤』。[道光元年]《鄰水縣志》卷二
  15. ^ 『制曰:奉職在公,嘉教勞之有自,推恩將母,宜錫典之攸隆,爾張氏乃山東濟南府德平縣知縣馮學颺之母,壼範宜家,夙協承筐之媺,母儀詒穀,載昭畫荻之芳,茲以覃恩贈,爾爲孺人錫之勅命,於戲,彰淑德於不瑕,式榮象服,膺寵命之有赫,永賁泉壚』。[道光元年]《鄰水縣志》卷二
  16. ^ 「晸熙原聘馮氏,鄰水丙戌進士奉天寧海山西德平縣知縣學颺公曾孫女,道光己酉科拔貢樹封公女,丁酉科拔貢江西卽補知縣榆公、己亥科順天舉人浙江候補同知楫公、己亥科順天舉人直隸平鄉縣知縣署薊州知州襄公、附貢生恆公嫡堂姪女」,《清代硃卷集成》趙敬熙趙晸熙趙昉熙履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