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 改善本條目或在 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 此條目 缺少有關對陸地的影響的信息。 (2023年10月14日) 請擴充此條目相關信息。討論頁可能有詳細細節。 |
|
若非特別註明,本條目所有時間皆為
東八區標準時間(
UTC+8)。
此條目介紹的是2023年的颱風布拉萬。关于其他名為布拉萬的熱帶氣旋,请见「
颱風布拉萬」。
颱風布拉萬(英語: Typhoon Bolaven,國際編號:2315,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152023)是2023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5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布拉萬」(ບໍລະເວນ,國際音標:[bɔːˈlaʔʋeːn])一名由寮國提供,即布拉萬高原[1][2]。
發展過程
10月5日,一個熱帶擾動在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西方海域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8W。
10月6日下午1時30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高」,並對其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a]。晚上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
10月7日淩晨2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給予編號TD17。上午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15W[b]。下午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將其命名為布拉萬[c]。同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升格為輕度颱風[4];中國氣象局亦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晚間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
10月9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晚上8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升格為中度颱風。
凌晨2時,中國氣象局將其升格為颱風。上午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一级颱風。同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颱風。
10月11日凌晨2時,中國氣象局將其升格為強颱風。上午8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超級颱風。同時,中國氣象局將其升格為超強颱風;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升格為強烈颱風;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超強颱風。
10月13日下午2时,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颱風。下午5時,中國氣象局將其降格為強颱風。晚上8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降格為中度颱風。同時,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強颱風。
10月14日上午2時,中國氣象局將其降格為颱風。下午2時,台灣中央氣象署將其降格為輕度颱風。晚間8時,日本氣象廳表示布拉萬轉化為溫帶氣旋。
影響
註釋
- ^ 當有3種以上全球預報模式表示一低壓區將於未來24小時內發展為熱帶氣旋,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則會把該系統之熱帶氣旋形成機會評級為「高」,並同步發出熱帶氣旋形成警報。此時該系統於24小時之內形成熱帶氣旋的機會極高,若氣象因素特別有利,該系統更可於6小時內增強為熱帶低氣壓
- ^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是一個聯合美國海軍和空軍的專責小組,並會為西北太平洋或其他洋域發出熱帶氣旋警告並編號。其編號有正式編號與通用編號兩種:前者由2個英文字母及6位數組成,前兩位為洋域代碼(WP代表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東海),中間兩位代表熱帶氣旋當年在洋域內之形成次序,後四位為當年公元紀年(2023);後者則由兩位數及一個英文字母組成,前兩位數指熱帶氣旋於當年在英文字母所表示的區域內形成次序,英文字母為洋域代碼(W同前述之WP範圍),此編號系統每年重新開始,故無專屬性。換言之,「WP152023」及「15W」皆指布拉萬是2023年第15個於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東海)區域內形成的熱帶氣旋,惟注意「15W」指稱布拉萬僅限於2023年。[3]
- ^ 日本氣象廳是世界氣象組織指定的西北太平洋區域專責氣象中心,負責該區域內(包括南海、東海)的熱帶氣旋正式編號與命名工作:每當該機構把一個熱帶低氣壓升為熱帶風暴時,該機構亦會依照在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上通過的名稱表作出命名,同時給予4位數字的國際編號。前兩位為當年公元紀年最後兩位數(2023),後兩位代表布拉萬是當年被日本氣象廳第15個升為熱帶風暴的熱帶氣旋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
---|
|
TD | |
TD | |
TS | |
TD | |
VITY | |
TY | |
TD | |
STS | |
VSTY | |
VSTY | |
TD | |
VSTY | |
TY | |
TD | |
VITY | |
STS | |
VSTY | |
STS | |
TD | |
TS | |
TD | |
TD | |
TD | |
TD | |
VSTY | |
VITY | |
TS | |
TD | |
TS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