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煩惱(梵語:upakleśa),佛教術語,共有二十種,所以也常稱二十隨煩惱(梵語:vimśati upakleśa),指的是一忿、二恨、三覆、四惱、五嫉、六慳、七誑、八諂、九憍、十害、十一無慚、十二無愧、十三惛沈、十四掉舉、十五不信、十六懈怠、十七放逸、十八失念、十九散亂、二十不正知。這是相對於六個主要的貪、嗔、癡、慢、疑、惡見的根本煩惱來說,因根本煩惱而引起的二十種伴隨而生的煩惱。所以也稱作隨惑、枝末惑。
但由於隨煩惱與根本煩惱同是煩惱的現行,有別於煩惱隨眠的沒有現行、屬於不粗重的、不猛利的、行相細微的性質。[1]
隨眠煩惱比根本煩惱更難覺察。
概論
隨煩惱是指所有的染污行蘊心所,其中包括了隨眠[2]。
隨煩惱的分類
它可分為三大類:[3]
一、小隨煩惱
即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十種
二、中隨煩惱
即無慚及無愧二種;
三、大隨煩惱
即不信、懈怠、惛沉、掉舉、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等八種。
佛法修行中的解脫道,透過斷我見及斷我執的方法,滅除所有會導致生死的一切大小、粗細煩惱,達到解脫生死的涅槃境界,而取證阿羅漢果。[4]
參考條目
- 煩惱
- 無明
- 我執
- 我見
- 根本煩惱
- 唯識百法明門:遍行有五。一作意二觸三受四想五思。別境有五。一欲二勝解三念四等持五慧。善有十一。一信二慚三愧四無貪五無瞋六無癡七精進八輕安九不放逸十行捨十一不害。煩惱有六。一貪二瞋三慢四無明五見六疑。隨煩惱有二十。一忿二恨三覆四惱五嫉六慳七誑八諂九憍十害十一無慚十二無愧十三惛沈十四掉舉十五不信十六懈怠十七放逸十八失念十九散亂二十不正知。不定有四:一睡眠、二惡作、三尋、四伺。
參考文獻
- ^ 《成唯識論》卷六︰「唯說二十隨煩惱者,謂非煩惱,唯染麤故。」此中,「非煩惱」之義,乃簡別隨煩惱不同於貪等根本煩惱;「唯染」之義,乃簡別隨煩惱不同於欲等之通三性;「麤猛」之義,乃簡別隨煩惱之行相粗猛,不同於隨眠之行相微細。
- ^ 玄奘譯《阿毘達磨品類足論》卷1:「隨煩惱云何?謂諸隨眠,亦名隨煩惱。有隨煩惱不名隨眠,謂除隨眠,諸餘染污行蘊心所。」
- ^ 《成唯識論》卷6:「論曰。唯是煩惱分位差別。等流性故名隨煩惱。此二十種類別有三。謂忿等十各別起故名小隨煩惱。無慚等二遍不善故名中隨煩惱。掉舉等八遍染心故名大隨煩惱。」 (CBETA, T31, no. 1585, p. 33, b5-8)
- ^ [广超师教跟随烦恼 Ven Guang Chao Teaches upakleśa http://freshpick.asuscomm.com/guangchaofayin.html#upaklesa[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