螯肢亞門 (學名 :Chelicerata )是一類主要的節肢動物 ,因其口器 前额外生有一对螯肢 而得名。已確認的鳌肢动物超過7.7萬種 ,而未經確認的也有50萬種,其中現存的水生 物種包括4種鱟 及約1300種海蜘蛛 ,陆生 物种包括蠍子 、蜘蛛 及蟎 。
螯肢亞門像其他節肢動物般身體有節,並由甲殼素 及蛋白質 組成的表皮 覆蓋。它們的身體有兩個體區,即頭胸部 及腹部 ,而蟎在這兩部份的分隔則不可見。大部份亞類的螯肢都只會用来进食 ,但蜘蛛的螯肢則形成了獠牙狀,大部份物種更可以通过螯肢将毒素 注入獵物体内进行预先消化 。它們的循環系統 是開放的,由管狀的心臟 將血液 經血腔 輸送至身體其他部份。水生螯肢亞門是有鰓的,而其他的則有書肺 及氣管 。螯肢亞門中央神經系統 的神經節 融合成一團,融合的程度各有不同,如最為古老及原始的中突蛛亞目 神經節的融合程度則很有限。大部份螯肢亞門都有剛毛來感應振動、氣流及化學 轉變。最活躍的獵食性蜘蛛有非常銳利的視覺 。
螯肢亞門最初只是掠食者 ,但後來分化出多種覓食策略,包括掠食、寄生 、植食性 、食腐性 及腐生性 。雖然盲蛛目 可以消化 固體 食物,但其他螯肢亞門的食道 太窄,一般只會用螯肢及消化酶 將食物液化。陸生的螯肢亞門為了保存水份只會排泄 固體。陸生的螯肢亞門一般都是體內受精 ,而水生的鱟 則是體外受精 的。掠食性的物種 會採取一種很小心的求偶方法,以避免雄性在交配 前被雌性吃掉。大部份物種在孵化後都會像成體,但所有蠍子及一些蟎都會將卵保存在其體內,直至幼體出生。大部份螯肢亞門的幼體都是自行覓食的,但雌性的蠍子及一些蜘蛛是會保護及餵飼幼體的。
鳌肢动物最早演化 自寒武紀 ,其中一支 (板足鲎 ,也称海蝎)在志留纪 曾辐射 为最繁盛的动物 类群。螯肢亞門的起源一直都存在爭論。雖然對於亞類之間的關係有一定共識,但海蜘蛛 的分類及蠍子的定位仍有爭議[ 1] 。
雖然一些蜘蛛及蠍子的毒素非常危險,醫護界現正研究使用這些毒素來治療癌症 至勃起功能障礙 等病症。鱟的血液也有用來測試細菌 的存在。基因工程師 改造羊奶及葉子 製造出蜘蛛絲 。蟎可以令人過敏 ,並會傳播疾病,故是一種害蟲 。
特徵
節及表皮
板足鲎 的螯肢。
蜘蛛 的螯肢,可以讓螯爪完全向外翻。
螯肢亞門的身體及肢體有節,並由甲殼素 及蛋白質 組成的表皮 覆蓋。其頭部 由幾節組成,這些節於胚胎 發育時就已經融合在一起。體腔 非常細小,血腔 連接至管狀的心臟 。[ 2] 它們的身體分為兩個體區,最前端的頭胸部 與及後方的腹部 。[ 2] 但是蜱蟎亞綱 的頭胸部及腹部並沒有明顯的分野。[ 2]
螯肢亞門的頭胸部於胚胎時期透過融合帶有眼睛 的口前葉 和第二至第七節生成,第一節於胚胎發育期間會消失。第二節有一對螯肢,第三節有一對鬚肢,很多亞類都是以此來感官的,其餘的四節都有腳。較原始形態的口前葉兩側有一對複眼 ,中央有四隻單眼。[ 2] 口器是在第二及第三節之間。[ 3]
腹部 包含12或更少的節數,頭七節為前腹部,後五節為後腹部,以尾節 或尖刺終結。現今螯肢亞門已經失去了前腹部附肢,或是已經大幅演化 [ 2] ,如蜘蛛 的噴絲板 [ 2] 或鱟 的鰓 。[ 2]
螯肢亞門的身體及附肢都由粗糙的表皮 所覆蓋,由於表皮不能伸展,它們需要脫皮來成長。[ 2]
螯肢及鬚肢
螯肢亞門的螯肢 及鬚肢在形態及功能上有很大分野,唯一相同的就是其位置:螯肢出於第竹二節,位於口器 前;而鬚肢來自第三節,位於口器之後。[ 2]
螯肢一般分三節,第三節上有螯爪。[ 2] [ 4] 不過,蜘蛛 的螯肢只有兩節,於第二節有螯爪,不使用時螯爪可以收起。[ 2] 螯肢的大小也各有不同:板足鲎 的螯爪很大[ 4] ,而蠍子 的則很細小。[ 2]
大部份螯肢亞門的鬚肢相對較為細小及用作感官。[ 2] 不過雄性蜘蛛的鬚肢端呈球狀,可以作為針筒 將精子 注入雌性的生殖口[ 2] ,而蠍子的則有大鉗用來捕捉獵物。[ 2]
體腔及循環系統
螯肢亞門的體腔非常細小,在生殖系統 及排泄系統 之外只餘少許空間。主體腔是將血液 帶到全身的血腔 ,管狀的心臟 會將後部的血液向前供血。雖然動脈 會將血液帶到特定的身體部位,但末端是開放的,並沒有接合至靜脈 ,是為開放式的循環系統 。[ 2]
呼吸系統
螯肢亞門的呼吸系統 會就亞類所生存的環境而有所不同。現存陸生的螯肢亞門一般都有書肺 及氣管 ,書肺會經血液 供應氧 及移除廢氣,而氣管可以不用經血液而發揮同樣功能。[ 2] 鱟 是水生的,故在類同位置有書鰓。已滅絕 的板足鲎目 估計是有鰓的,但其化石 證明卻很混淆。但是奧陶紀 晚期Onychopterella 的化石似乎有三對書鰓,外觀非常像蠍子 書肺。[ 5]
覓食及消化
大部份螯肢亞門的食道 太窄,不足以容納固體 食物。[ 2] 所有蠍子 及差不多所有蜘蛛 都是掠食者 ,並會預先在口前腔用螯肢處理獵物。[ 2] 不過有一種蜘蛛是植食性 的[ 6] ,並有很多是會以花蜜 及花粉 來補充其營養。[ 7] 大部份蜱蟎亞綱 都是吸血的寄生蟲 ,但也有掠食性、植食性及食腐性 的亞類。所有蜱蟎亞綱都有可收縮的螯肢、鬚肢及部份外骨骼 ,組成口前腔來預先處理食物。[ 2]
盲蛛目 是少數現存螯肢亞門可以吃固體食物,當中也有掠食性、植食性及食腐性的。[ 2] 鱟 有獨特的消化系統 可以處理固體食物。它們腳端的爪會將細小的無脊椎動物 抓入最後肢至口器 間的食物溝,腳基位置有鋸齒狀的顎基可以磨碎食物,並將之放入口內。[ 2] 這種方式相信是最古老的節肢動物 的覓食方法。[ 8]
排泄
鱟 會將氮 廢物轉為氨 ,再經鰓 排出。其他的廢物會成為糞便 由肛門 排出,另外亦有腎管 遣濾出尿液 。[ 2] 氨是有毒的,故它們需要大量水 份來稀釋。[ 2] 大部份陸生的螯肢亞門都不能消耗如此大量的水份,故會將氮轉為其他化合物 ,並以固體 形式排出。排泄可以由腎管及馬氏管 進行。這些管都是從血液 中過濾廢物,並以固體形態排到後腸。[ 2]
神經系統
頭胸神經節融入至腦部
腹神經節融入至腦部
鱟
所有
只有首二節
蠍子
所有
沒有
古疣亞目
只有首二節
沒有
其他蛛形綱
所有
所有
螯肢亞門的神經系統 都是基於節肢動物 的一對標準神經索 ,每節的神經索上都有神經節 。它們的腦部 是神經節的融合,位於口器 之後。[ 2] 不過,由於螯肢二門的第一節會消失,所以它們的腦部只包含一對口前神經節,而不像其他昆蟲 有兩對。[ 2] 其他神經節融入至腦部的方式各有不同。鱟 的腦部包含了所有頭胸部 及首兩腹節的神經節,而其他腹節的神經節則保持分離。[ 2] 除了蠍子 以外,大部份現存蛛形綱 的所有神經節都在頭胸部融合成單一團,而腹部 則完全沒有神經節。[ 2] 古疣亞目 腹部及頭胸後部的神經節並沒有融合[ 9] ,而蠍子頭胸部的神經節融合在一起,但腹部的則保持分離。[ 2]
感覺
螯肢亞門的表皮 阻隔了外界的資訊,只透過傳感器或神經系統 的連接來獲得感覺。蜘蛛 及其他節肢動物 都改進了其表皮成一系列的傳感器。絨毛是觸覺及振動的傳感器,由強烈的接觸至非常弱的氣流也可以感知。化學 傳感器提供了與味覺 及嗅覺 一樣的功用。[ 2]
現存螯肢亞門擁有複眼 及單眼,複眼位於頭部 兩側,單眼位於中央。鱟 的眼睛 可以在沒有形成影像的情況下偵測運動。[ 2] 蠅虎科 有非常闊的視覺 [ 2] ,其主眼比蜻蜓 的準確多十倍。[ 10]
繁殖
雌性 維納鉗蠍 (Compsobuthus werneri ),背上白色的是幼體。
鱟 是體外受精 的,即精子 及卵子 是在體外相遇。它們的幼體像三葉蟲 ,只有兩對書鰓,在脫殼後會長多三對。[ 2]
蛛形綱 是體內受精 ,一些會是直接的,即雄性及雌性的生殖器 有直接接觸。另外也有一些受精是間接的,雄性會以它們鬚肢作為針筒 將精子注入雌性的生殖口[ 2] ,或是雄性產出精囊 ,雌性將之放入體內。[ 2] 示愛是十分普遍的,尤其是在強壯的掠食者 ,雄性要避免在交配 前被雌性吃掉。大部份蛛形綱都是產卵的,而所有蠍子 及一些蟎 都會將卵藏在體內直至孵化出幼體。[ 2]
螯肢亞門的育嬰程度各有不同。蠍子會將幼體放在背上直至它們第一次脫殼,而一些物種 就會一直留在母親身邊。[ 11] 一些蜘蛛會照顧其幼體,如狼蛛科 的幼體會抓著母親的絨毛[ 2] ,而母親亦會報以獵物作為回應。[ 12]
演化歷史
化石紀錄
螯肢亞門的化石 紀錄有很大的斷層,這是由於牠們的外骨骼 是有機 的,很難作為化石被保存下來,除非是在特別適合保存軟組織的地層才能有所發現。伯吉斯頁岩 中屬於5億500萬年前的多鬚蟲 及西德尼蟲 都被分類到螯肢亞門中,因為前者有體區分段,而後者則有像劍尾目 的附肢。支序分類學 分析卻認為它們有更多的特徵並不屬於螯肢亞門。5億1800萬年前的撫仙湖蟲 是否屬於螯肢亞門激起了爭論。另一個寒武紀的科氏驚異蟲 原先被分類到光楯目 (Aglaspidida)中,但有可能是屬於板足鲎目 。若這些任何一種是與螯肢亞門有關,化石斷層最少也有4300萬年。[ 13]
已知最古老的板足鲎目 可以追溯至4億6700萬年前的奥陶纪 。
已知最古老的蛛形綱 是Palaeotarbus jerami ,源自4億2000萬年前的志留紀。牠們擁有三角形的頭胸部 及有節的腹部 ,有八對腳及一對鬚肢。[ 14] [ 15]
3億9300萬年前泥盆紀 的Attercopus fimbriunguis 是最早擁有生產絲器官的[ 16] ,但卻沒有噴絲板 ,故並非真正的蜘蛛。[ 17] 有幾種石炭紀的蜘蛛都是屬於中突蛛亞目 。[ 16]
志留紀晚期的黎蝎 被分類為蠍子 ,但明顯與現今的蠍子有所分別。牠們是完全水生的,用鰓 呼吸 。其口器 位於頭部 底,接近第一對腳之間,有點像已滅絕 的板足鲎目及現存的鱟 。[ 18] 4億200萬年前泥盆紀早期的陸生蠍子化石擁有書肺 。[ 19]
系统发育树
與其他的關係
傳統上螯肢亞門與其他主要的節肢動物門 較為疏遠。但近期的分子種系發生學 及對節肢動物的神經系統 在胚胎 時期的發育研究,顯示螯肢亞門與多足綱 較為接近。不過,研究結果只是針對現存的節肢動物,若結合已滅絕 的動物(如三葉蟲 ),結果可能會重返傳統的觀點上。[ 20]
主要亞類
一般認同螯肢亞門包含了蛛形綱 、劍尾目 及板足鲎目 。[ 21] 已滅絕 的淵盾鱟目 是板足鲎目下的亞類。[ 21] [ 22] 海蜘蛛綱 傳統上分類在螯肢亞門之內,但有些特徵顯示它們是演化 自最古老的節肢動物 。[ 23]
不過自19世紀,螯肢亞門演化樹 內的關係就已經被受爭議。2002年綜合現今螯肢亞門的RNA 特徵及現今和已滅絕的螯肢亞門的解剖特徵後,為低層亞類提供了可靠的結果,但在高階的亞類中並不穩定。[ 24] 2007年的研究提供了右側的演化樹,但卻仍有一些不明處。[ 21]
蠍子 的分類位置特別受到爭論。一些早期被認為是蠍子的化石,如志留紀 晚期的Proscorpius 卻有鰓和是水生的,口器 的位置就像板足鲎目及鱟一樣。[ 18] 這可以有三個選擇:將這些水生的化石分類到其他地方;或接受蠍子並非單系群 ,而是有水生及陸生的;[ 18] 或是將蠍子分類到較為接近板足鲎目的位置,而疏於蜘蛛及其他蛛形纲[ 5] ,蠍子因而並非屬於蛛形纲,而蛛形纲亦非單系群。[ 18]
多樣性
雖然不及昆蟲 ,但螯肢亞門仍是最多樣化的動物 之一,其下有超過77000個現存物種 。[ 25] 估計仍有13萬種蜘蛛 及50萬種蟎 未被描述。[ 26] 雖然最早的螯肢亞門及現存的海蜘蛛 及劍尾目 都是水生及呼吸 溶氧,其他的都是呼吸空氣 的[ 25] ,除了一些蜘蛛可以將蜘蛛網 織成潛水鐘 的形狀進入水中生活。[ 27] 大部份現存的螯肢亞門都是掠食者 ,主要掠食細小的無脊椎動物 。其他很多都是寄生 、植食性 、食腐性 及食碎屑性 的。[ 2] [ 25]
與人類的關係
微觀下的台灣羅里蟎 。
以往美國原住民 是會吃鱟 ,用其尾棘製作矛頭,殼用來舀水。鱟曾被作為牲畜食物,但因為發現會令牲畜肉質的味道變壞。鱟的血液 含有鱟阿米巴樣細胞溶解物 (Limulus Amebocyte Lysate)可以用作細菌 存在的試劑,以及用來偵測腦膜炎 及一些癌症 。[ 30]
在柬埔寨 [ 31] 及委內瑞拉 南部[ 32] 會煮食捕鳥蛛科 ,並視為是一種美食。蜘蛛毒素 對環境的污染較傳統的殺蟲劑 為低,因只會對昆蟲 (而不是脊椎動物 )起作用。[ 33] 蜘蛛毒素也正研究用作醫藥來治療心律不整 [ 34] 、阿茲海默病 [ 35] 、中風 [ 36] 及勃起功能障礙 。[ 37] 由於蜘蛛絲輕巧而堅韌,基因工程師 嘗試利用羊奶及葉子 來製作蜘蛛絲。[ 38] [ 39] 於20世紀就有約100宗被蜘蛛咬死的個案[ 40] ,相對於水母 刺死的1500宗為小。[ 41]
蠍子 刺螯亦是相當危險的,例如在墨西哥 每年就約有1000宗死亡個案,但在發展較先進的美國 每年就只有1宗。大部份個案都是因人類 誤闖蠍子巢穴而發生的。[ 42] 蠍子毒素也正被開發來作為醫藥用途,包括治療腦癌 及骨骼 病症。[ 43] [ 44]
蜱 是寄生 的,一些會傳播引發疾病的微生物及寄生蟲 ,一些的口水更會直接引起蜱癱瘓 。[ 45]
一些蟎 也會侵擾人類 ,它們咬或鑽入皮膚 下而引起痕癢。那些侵擾齧齒目 等動物 的物種 在失去主體時也會影響人類。[ 46] 有三種蟎會對蜜蜂 造成危害,其中一種的瓦蟎 是養蜂人 的勁敵。[ 47] 蟎會引起多種過敏症,包括過敏性鼻炎 、哮喘 及濕疹 ,與及加劇異位性皮膚炎 。[ 48] 它們也是害蟲 ,但掠食性的蟎可以控制它們。[ 25] [ 49]
參考
^ Margulis, Lynn; Schwartz, Karlene. Five Kingdoms, An Illustrated Guide to the Phyla of Life on Earth third. W.H. Freeman and Company. 1998. ISBN 0716730278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Ruppert, E.E., Fox, R.S., and Barnes, R.D. Invertebrate Zoology 7. Brooks/Cole. 2004: 518 –84. ISBN 0030259827 .
^ Willmer, P., and Willmer, P.G. Invertebrate Relationships: Patterns in Animal Evolution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275 [2008-10-14 ] . ISBN 0521337127 .
^ 4.0 4.1 Braddy, S.J., Markus Poschmann, M., and Tetlie, O.E. Giant claw reveals the largest ever arthropod . Biology Letters. 2008, 4 (1): 106–9. PMC 2412931 . PMID 18029297 . doi:10.1098/rsbl.2007.0491 .
^ 5.0 5.1 Braddy, S.J., Aldridge, R.J., Gabbott, S.E., and Theron, J.N. Lamellate book-gills in a late Ordovician eurypterid from the Soom Shale, South Africa: support for a eurypterid-scorpion clade . Lethaia. 1999, 32 (1): 72–4.
^ 6.0 6.1 Meehan, C,J. Olson, E.J. and Curry, R.L. Exploitation of the Pseudomyrmex–Acacia mutualism by a predominantly vegetarian jumping spider (Bagheera kiplingi ) . 93rd ESA Annual Meeting. 21 August 2008 [2008-10-10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9-12-01).
^ Jackson, R.R; et al. Jumping spiders (Araneae: Salticidae) that feed on nectar (PDF) . J. Zool. Lond. 2001, 255 : 25–9 [2010-09-11 ] . doi:10.1017/S095283690100108X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09-03-18).
^ Gould, S.J. Wonderful Life: The Burgess Shale and the Nature of History . Hutchinson Radius. 1990: 105 . ISBN 0091742714 .
^ Coddington, J.A. & Levi, H.W.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of Spiders (Araneae). Annu. Rev. Ecol. Syst. 1991, 22 : 565–92. doi:10.1146/annurev.es.22.110191.003025 .
^ Harland, D.P., and Jackson, R.R. “Eight-legged cats” and how they see - a 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 on jumping spiders (Araneae: Salticidae) (PDF) . Cimbebasia. 2000, 16 : 231–240 [2008-10-11 ] .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6-09-28).
^ Lourenço, W.R. Reproduction in scorpion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parthenogenesis. Toft, S., and Scharff, N. (编). European Arachnology 2000 (PDF) . Aarhus University Press. 2002: 71–85 [2008-09-28 ] . ISBN 87-7934-001-6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08-10-03).
^ Foelix, R.F. Reproduction. Biology of Spiders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 1996: 176–212 [2008-10-08 ] . ISBN 0195095944 .
^ Wills, M.A. How good is the fossil record of arthropods? An assessment using the stratigraphic congruence of cladograms. Geological Journal. 2001, 36 (3-4): 187–210. doi:10.1002/gj.882 .
^ Dunlop, J.A. A trigonotarbid arachnid from the Upper Silurian of Shropshire (PDF) . Palaeontology. September 1996, 39 (3): 605–14 [2008-10-12 ]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08-12-16).
^ Dunlop, J.A. A replacement name for the trigonotarbid arachnid Eotarbus Dunlop. Palaeontology: 191.
^ 16.0 16.1 Vollrath, F., and Selden, P.A. The Role of Behavior in the Evolution of Spiders, Silks, and Webs (PDF) .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Evolution, and Systematics. December 2007, 38 : 819–46 [2008-10-12 ] . doi:10.1146/annurev.ecolsys.37.091305.110221 .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8-12-09).
^ Selden, P.A., and Shear, W.A. Fossil evidence for the origin of spider spinnerets (PDF) . Nature Precedings. July 2008 [2008-10-12 ]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6-08-10).
^ 18.0 18.1 18.2 18.3 Weygoldt, P. Evolution and systematics of the Chelicerata. Experimental and Applied Acarology. February 1998, 22 (2): 63–79. doi:10.1023/A:1006037525704 .
^ Shear, W.A., Gensel, P.G. and Jeram, A.J. Fossils of large terrestrial arthropods from the Lower Devonian of Canada. Nature. December 1996, 384 : 555–7. doi:10.1038/384555a0 .
^ 20.0 20.1 20.2 Jenner, R.A. Challenging received wisdoms: Some contributions of the new microscopy to the new animal phylogeny . Integrative and Comparative Biology. 2006, 46 (2): 93–103. doi:10.1093/icb/icj014 .
^ 21.0 21.1 21.2 21.3 Schultz, J.W. A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the arachnid orders based o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07, 150 : 221–65. doi:10.1111/j.1096-3642.2007.00284.x .
^ O. Tetlie, E., and Braddy, S.J. The first Silurian chasmataspid, Loganamaraspis dunlopi gen. et sp. nov. (Chelicerata: Chasmataspidida) from Lesmahagow, Scotland,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eurypterid phylogeny.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 Earth Sciences. 2003, 94 : 227–34. doi:10.1017/S0263593300000638 .
^ Poschmann, M., and Dunlop, J.A. A New Sea Spider (Arthropoda: Pycnogonida) with a Flagelliform Telson from the Lower Devonian Hunsrück Slate, Germany. Palaeontology. 2006, 49 (5): 983–9. doi:10.1111/j.1475-4983.2006.00583.x .
^ Gonzalo Giribet G., Edgecombe, G.D., Wheeler, W.C., and Babbitt, C. Phylogeny and Systematic Position of Opiliones: A Combined Analysis of Chelicerate Relationships Using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Data. Cladistics. 2002, 18 (1): 5–70. PMID 14552352 . doi:10.1111/j.1096-0031.2002.tb00140.x .
^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Shultz, J.W., Chelicerata (Arachnids, Including Spiders, Mites and Scorpions), Encyclopedia of Life Sciences, John Wiley & Sons, Ltd., 2001, doi:10.1038/npg.els.0001605
^ Numbers of Living Species in Australia and the World (PDF) , Department of the Environment and Heritage, Australian Government, September 2005 [2010-03-2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7-09-11)
^ Schütz, D., and Taborsky, M. Adaptations to an aquatic life may be responsible for the reversed sexual size dimorphism in the water spider, Argyroneta aquatica (PDF) . Evolutionary Ecology Research. 2003, 5 (1): 105–17 [2008-10-11 ] .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8-12-16).
^ Pseudoscorpion - Penn State Entomology Department Fact Sheet .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2008-10-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8-07-04).
^ Harvey, M.S. The Neglected Cousins: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Smaller Arachnid Orders? (PDF) . Journal of Arachnology. 2002, 30 : 357–72 [2008-10-26 ] .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0-12-13).
^ Heard, W. Coast (PDF) . 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 [2008-08-25 ] .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17-02-19).
^ Ray, N. Lonely Planet Cambodia. LonelyPlanet Publications. 2002: 308. ISBN 1-74059-111-9 .
^ Weil, C. Fierce Food . Plume. 2006 [2008-10-03 ] . ISBN 0452287006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1-05-11).
^ Spider Venom Could Yield Eco-Friendly Insecticides .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USA). [2008-10-1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06-02).
^ Novak, K. Spider venom helps hearts keep their rhythm. Nature Medicine. 2001, 7 (155): 155. PMID 11175840 . doi:10.1038/84588 .
^ Lewis, R.J., and Garcia, M.L.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venom peptides (PDF) .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October 2003, 2 (10): 790–802 [2008-10-11 ] . PMID 14526382 . doi:10.1038/nrd1197 .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8-12-16).
^ Bogin, O. Venom Peptides and their Mimetics as Potential Drugs (PDF) . Modulator. Spring 2005, (19) [2008-10-11 ] .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8-12-09).
^ Andrade, E., Villanova, F., Borra, P.; et al. Penile erection induced in vivo by a purified toxin from the Brazilian spider Phoneutria nigriventer . British Journal of Urology International. June 2008, 102 (7): 835–7. PMID 18537953 . doi:10.1111/j.1464-410X.2008.07762.x .
^ Hinman, M.B., Jones J.A., and Lewis, R.W. Synthetic spider silk: a modular fiber (PDF) . Trends in Biotechnology. September 2000, 18 (9): 374–9 [2008-10-19 ] . PMID 10942961 . doi:10.1016/S0167-7799(00)01481-5 . (原始内容 (PDF) 存档于2008-12-16).
^ Menassa, R., Zhu, H., Karatzas, C.N., Lazaris, A., Richman, A., and Brandle, J. Spider dragline silk proteins in transgenic tobacco leaves: accumulation and field production.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June 2004, 2 (5): 431–8. PMID 17168889 . doi:10.1111/j.1467-7652.2004.00087.x .
^ Diaz, J.H. The Global Epidemiology, Syndromic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Spider Bites . American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and Hygiene. August 1, 2004, 71 (2): 239–50 [2008-10-11 ] . PMID 15306718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1-05-11).
^ Williamson, J.A., Fenner, P.J., Burnett, J.W., and Rifkin, J. Venomous and Poisonous Marine Animals: A Medical and Biological Handbook . UNSW Press. 1996: 65–8 [2008-10-03 ] . ISBN 0868402796 .
^ Cheng, D., Dattaro, J.A., and Yakobi, R. Scorpion Sting . WebMD. [2008-10-2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8-12-06).
^ ' Scorpion venom' attacks tumours . BBC News. 2006-07-30 [2008-10-2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8-14).
^ Scorpion venom blocks bone loss . Harvard University. [2008-10-2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0-06-20).
^ Goodman, Jesse L.; Dennis, David Tappen; Sonenshine, Daniel E. Tick-borne diseases of humans . ASM Press. 2005: 114–401 [2010-03-29 ] . ISBN 9781555812386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10-26).
^ Potter, M.F. Parasitic Mites of Humans . University of Kentucky College of Agriculture. [2008-10-2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9-01-08).
^ Jong, D.D., Morse, R.A., and Eickwort, G.C. Mite Pests of Honey Bees. Annual Review of Entomology. January 1982, 27 : 229–52. doi:10.1146/annurev.en.27.010182.001305 .
^ Klenerman, Paul; Lipworth, Brian; authors. House dust mite allergy . NetDoctor. [2008-02-2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8-02-11).
^ Osakabe, M. Which predatory mite can control both a dominant mite pest, Tetranychus urticae , and a latent mite pest, Eotetranychus asiaticus , on strawberry?. Experimental & applied acarology. 2002, 26 (3-4): 219–30. doi:10.1023/A:1021116121604 .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