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暎(1718年3月28日—1801年10月24日,康熙五十七年二月二十七日-嘉慶六年九月十七日),字兼訥,號學晦。江蘇省常州府武進縣(今屬常州市)人,清朝政治人物。
生平
乾隆十七年(1752年)壬申科順天鄉試取中舉人。任陝西省鳳翔府汧陽縣知縣。
二十二年(1757年),調任西安府醴泉縣知縣[1],充己卯科陝西鄉試同考官。
二十七年(1762年),調任西安府臨潼縣知縣[2][3],三十一年(1766年)去職。[4]升授商州直隸州知州。誥封奉政大夫。
嘉慶六年(1801年)九月十七日,卒,年八十四歲。
家庭及關連
莊暎屬毗陵莊氏第十二世。
- 曾祖父:莊應會(1598年-1657年),崇禎元年傳臚,官至刑部右侍郎。因入贅遷居浙江仁和縣塘棲鎮。
- 曾祖母:山西李氏,莊應會側室。
- 祖父:莊嵋生(1654年-1728年),監生。
- 祖母:周氏,莊嵋生正室,順治九年進士湖廣提學道僉事周起岐之女。
- 父:莊紹平(1687年-1743年),康熙五十九年舉人,官湖北宜城縣知縣。
- 母:鄒氏,誥封宜人,州同鄒鳳之女。
- 暎排行第一,另有一弟、二姊妹:
- 莊勇成(1723年-1800年),監生,乾隆二十七年南巡考取二等賜緞,精詩、古文辭。娶管氏,贈漕運總督管淑孫女、管廷枚之女、管幹貞從姑;繼娶呂氏,呂鍔之女。
- 姊妹一,適庠生呂大濩。
- 姊妹二,適汪西庚。
妻妾
- 正室:徐氏,誥封宜人,州同徐純昭之女。
- 側室:楊氏。
- 側室:孫氏。
子女
有六子七女。
- 長子:莊關和(1750年-1818年),嫡徐氏出,監生。娶蔣氏,倉場侍郎蔣炳孫女、廣東嘉應州知州蔣龍昌之女。
- 次子:莊文和(1753年-1805年),嫡徐氏出,官至雲南永北廳同知。娶松江夏氏,浙江道員夏秉衡之女;繼娶浙江海寧陳氏,康熙五十二年進士翰林院侍讀陳世侃孫女、陳夢蛟之女。
- 三子:莊泉和(1760年-1816年),嫡徐氏出,監生。娶張氏,浙江慈谿縣知縣張寅之女。
- 四子:莊廷綬(1771年-1800年),庶楊氏出,監生。娶殷氏,殷安遇之女
- 五子:莊慶和(1772年-1811年),庶孫氏出,官山東淄川縣典史。娶汪氏,山東齊河縣典史汪鶴河之女。
- 六子:莊同和(1775年-1829年),庶孫氏出,邑庠生。娶余氏,余思孝之女。
- 長女,嫡徐氏出,適山東濟南府經歷呂蘭枝。
- 次女,嫡徐氏出,適甘肅安西州州判吳錫緒。
- 三女,嫡徐氏出,適王育瑜。
- 四女,庶楊氏出,適乾隆十九年探花太常寺卿浙江錢塘倪承寬之子、金壇縣知縣倪時慶。
- 五女,庶孫氏出,適楊炯。
- 六女,庶楊氏出,適州同、醫家汪和鼎。
- 七女,庶孫氏出,適汪燮。
參考文獻
- ^ 民國《續修醴泉縣志稿》卷六·官師·知縣·葉十
-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內閣大庫檔案》094013號移會,乾隆二十七年四月吏部移會稽察房:「陝甘總督楊應琚奏請以醴泉縣知縣莊暎才調補臨潼縣知縣李鳳起丁憂遺缺,又以發陝試用知縣侯雲漢署理醴泉縣知縣。」
-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內閣大庫檔案》078234號移會,乾隆二十七年六月吏部移會稽察房:「為陝甘總督楊應琚等奏陝西醴泉令莊暎等調臨潼令等缺一摺,本部于本月十九日送閣,相應知照稽察房。」
- ^ 乾隆《臨潼縣志》卷五·職官·葉十四
- 光緒《武進陽湖縣志》卷十九·選舉·進士·葉十六
- 光緒《武進陽湖縣志》卷十九·選舉·舉人·葉三十
- 《毗陵莊氏族譜》(1935年增修)卷八世表·十一世至十五世·二分居郡城·葉五十八
- 《毗陵莊氏族譜》(2006年重修)卷四·分支世系表七·頁三八〇
|
---|
宅邸 | |
---|
|
本家族樹僅列出家族中進士(黃底)、實任或署任官七品以上者(不含暫署)、重要文學家或學者、女性作家,以及對譜系關聯較重要的人物,其餘子女未包括在內。
【註1】應德無嗣,以弟應熙次子複謙入嗣。 【註2】鎔無嗣,以兄培次子盤庚入嗣。 【註3】盤庚無嗣,以本生兄壽椿次子仁拂入嗣。
【註4】仁拂無嗣,以本生兄仁輔次子汝棫入嗣。 【註5】純思無嗣,以弟繡甸長子宗遠入嗣。 【註6】宗遠無嗣,以本生弟馨長子荀男入嗣。
【註7】賡揚無嗣,以弟允懿次子鍾涑入嗣。 【註8】受祜無嗣,以從兄受祺次子允端入嗣。 【註9】受祉無嗣,以從兄受祺四子賡良入嗣。
【註10】冠昆無嗣,以本生弟翊昆長子煜廷兼嗣。 【註11】寶澍無嗣,以從弟鼎彝次子啓入嗣。 【註12】誾男無嗣,以兄諗男三子迺同入嗣。
【註13】鼎臣無嗣,以弟鼎彝長子俞入嗣。 【註14】詵男無嗣,以族兄啟泰次子迺洊入嗣。【註15】永圖無嗣,以兄興祖次子雲步入嗣。
【註16】宗海無嗣,以兄宗洛長子重兼嗣。 【註17】敏學無嗣,以兄居敏次子寶瑛入嗣。 【註18】廷梅無嗣,以兄詰長子曦入嗣。
【註19】肇奎撫養兄經傳四子孟方入嗣。 【註20】兆鈞無嗣,以從弟兆銘長子振聲入嗣。【註21】裕基無嗣,以從兄裕崧四子思濟入嗣。
【註22】廷綬無嗣,以兄泉和次子雲錦入嗣。 【註23】摶霄無嗣,以兄之棣次子蒸入嗣。 【註24】揆無嗣,以兄搢五子澤溥入嗣。
【註25】楠思無嗣,以族兄楫次子文熾入嗣。 【註26】文熾無嗣,以族弟鼎三子受鎔入嗣。 【註27】耕方無嗣,以弟仁方四子秉泰入嗣。
【註28】鳳衢無嗣,以弟鳳雲次子涇孫改名諤入嗣。【註29】資楫無嗣,以弟慎樞長子籙入嗣。 【註30】錫保無嗣,以族弟同甲長子廣瀛兼嗣。
【註31】廉甲無嗣,以弟文灝長子毓鋐入嗣。 【註32】循博無嗣,以兄文灝三子毓祺入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