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令輿(1662年11月8日—1740年8月22日,康熙元年九月二十八日-乾隆五年七月初一日),原名景濂,字蓀服,號阮尊。江蘇省常州府武進縣(今屬常州市)人,清朝政治人物、詩人。
生平
天資穎異,下筆則數千字,尤其工於詩。[1]早年為監生。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以蔣璣之名中式丙子科順天鄉試,因借名頂替被黜。[2][1][3]
四十一年(1702年),中式壬午科順天鄉試南皿,應試時兼作四書五經文二十三篇而違反規定,經奏聞後,康熙帝欽賜舉人。[4][5]
四十五年(1706年)取中丙戌科會試五經卷,殿試位列第二甲第十九名進士出身。選翰林院庶吉士,學習滿文。[6]
四十八年(1709年)四月十一日,散館,授翰林院編修。選充教習滿洲庶吉士(小教習),充《政治典訓》纂修官。
五十二年(1713年)三月十八日,覃恩敕封儒林郎。[7]
五十三年(1714年)六月十六日[8],以編修差充甲午科浙江鄉試副考官,所取多一時名士。
後罷官歸鄉,奉養父母。喜好汲引後進,指導皆成佳士。家貧而好學,雖然一無所有卻安寧恬適。親自教育孫輩讀書,書對聯於家塾:「負郭無遺產,傳家有賜書」。[1]
雍正十三年(1735年)九月初三日,以子莊松承覃恩誥封奉政大夫。[9]
乾隆五年(1740年)七月初一日卒,年六十二歲。
著作
- 《雙松晚翠樓詩鈔》二十卷
- 《蓀服時文稿》
- 輯刊《毗陵六逸詩鈔》二十二卷
家庭及關聯
莊令輿屬毗陵莊氏第十二世。[10]
妻妾
子女
有四子二女。
参考文献
- ^ 1.0 1.1 1.2 光緒《武進陽湖縣志》卷二十三·人物·文學·葉三十二
- ^ 《毗陵莊氏族譜》(2006年重修)卷六·功名事業·頁八三
- ^ 光緒《武進陽湖縣志》卷十九·選舉·舉人·葉三十
- ^ 《清史稿》卷一〇八·志八十三·選舉三:「壬午順天南皿監生莊令輿、俞長策,皆以兼作四書、五經文二十三篇違式,奏聞,俱授舉人。」
- ^ 《大清聖祖仁皇帝實錄》卷二百九·康熙四十一年壬午九月壬子:禮部議覆,外簾監試御史節什等疏奏,監生莊令輿、俞長策試卷作五經文字,與例不合,但事關崇文雅化,理合奏聞,應無庸議。上曰:「所作五經文字,若俱浮泛不切,自不當取中,若能切題旨、文理明順,一日書寫二萬餘字,實為難得。莊令輿、俞長策著俱授為舉人,准其會試。嗣後作五經文字不必禁止,作何定例,著九卿詹事科道議奏。」
- ^ 《大清聖祖仁皇帝實錄》卷二百二十五·康熙四十五年四月乙卯
- ^ 《毗陵莊氏族譜》(2006年重修)卷五·誥敕·頁二三
- ^ 錢實甫編,《清代職官年表》,鄉試考官年表,2907頁
- ^ 《毗陵莊氏族譜》(2006年重修)卷五·誥敕·頁二六
- ^ 《毗陵莊氏族譜》(2006年重修)卷四·分支世系表七·頁三七五。
- ^ 光緒《武進陽湖縣志》卷二十四·人物·忠節·葉二十八。
- ^ 《毗陵莊氏族譜》誤作萬曆二十九年進士大理寺少卿吳亮孫女,據《北渠吳氏族譜》改正。《北渠吳氏族譜》卷二·世表·葉二十八。
- ^ 字仿鶴,與查慎行友好,查有詩〈題雙松晚翠樓圖爲毘陵莊仿鶴封君八十雙壽〉,載《敬業堂詩續集》卷二。
- ^ 《武進華渡里管氏族譜》(民國五年重修)卷六·幼從公宗下靜菴公一支世表·葉七
- 光緒《武進陽湖縣志》卷十九·選舉·進士·葉十七
- 光緒《武進陽湖縣志》卷二十三·人物·文學·葉三十二
- 《毗陵莊氏族譜》(2006年重修)卷四·分支世系表七·頁三七五
|
---|
第一甲 賜進士及第 共3名 | |
---|
第二甲 賜進士出身 共50名 | |
---|
第三甲 賜同進士出身 共237名 | |
---|
|
|
---|
宅邸 | |
---|
|
本家族樹僅列出家族中進士(黃底)、實任或署任官七品以上者(不含暫署)、重要文學家或學者、女性作家,以及對譜系關聯較重要的人物,其餘子女未包括在內。
【註1】應德無嗣,以弟應熙次子複謙入嗣。 【註2】鎔無嗣,以兄培次子盤庚入嗣。 【註3】盤庚無嗣,以本生兄壽椿次子仁拂入嗣。
【註4】仁拂無嗣,以本生兄仁輔次子汝棫入嗣。 【註5】純思無嗣,以弟繡甸長子宗遠入嗣。 【註6】宗遠無嗣,以本生弟馨長子荀男入嗣。
【註7】賡揚無嗣,以弟允懿次子鍾涑入嗣。 【註8】受祜無嗣,以從兄受祺次子允端入嗣。 【註9】受祉無嗣,以從兄受祺四子賡良入嗣。
【註10】冠昆無嗣,以本生弟翊昆長子煜廷兼嗣。 【註11】寶澍無嗣,以從弟鼎彝次子啓入嗣。 【註12】誾男無嗣,以兄諗男三子迺同入嗣。
【註13】鼎臣無嗣,以弟鼎彝長子俞入嗣。 【註14】詵男無嗣,以族兄啟泰次子迺洊入嗣。【註15】永圖無嗣,以兄興祖次子雲步入嗣。
【註16】宗海無嗣,以兄宗洛長子重兼嗣。 【註17】敏學無嗣,以兄居敏次子寶瑛入嗣。 【註18】廷梅無嗣,以兄詰長子曦入嗣。
【註19】肇奎撫養兄經傳四子孟方入嗣。 【註20】兆鈞無嗣,以從弟兆銘長子振聲入嗣。【註21】裕基無嗣,以從兄裕崧四子思濟入嗣。
【註22】廷綬無嗣,以兄泉和次子雲錦入嗣。 【註23】摶霄無嗣,以兄之棣次子蒸入嗣。 【註24】揆無嗣,以兄搢五子澤溥入嗣。
【註25】楠思無嗣,以族兄楫次子文熾入嗣。 【註26】文熾無嗣,以族弟鼎三子受鎔入嗣。 【註27】耕方無嗣,以弟仁方四子秉泰入嗣。
【註28】鳳衢無嗣,以弟鳳雲次子涇孫改名諤入嗣。【註29】資楫無嗣,以弟慎樞長子籙入嗣。 【註30】錫保無嗣,以族弟同甲長子廣瀛兼嗣。
【註31】廉甲無嗣,以弟文灝長子毓鋐入嗣。 【註32】循博無嗣,以兄文灝三子毓祺入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