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 中的醫學内容
仅供参考 ,並
不能 視作專業意見。如需獲取醫療幫助或意見,请咨询专业人士。詳見
醫學聲明 。
肝性腦病 (英語:Hepatic encephalopathy ,HE) 是肝衰竭 導致的意識狀態改變。[ 2] 發作形式或是漸進,或是突然。[ 2] 其他症狀包括行動困難、情緒變化或是性格變化。[ 2] 到晚期階段,患者會進入昏迷 狀態。[ 3]
HE會發生在患有急性,或是慢性肝病的患者身上。[ 3] 感染 、消化道出血 、便秘 、電解質不平衡 或是某些藥物都可能會引起發作。[ 4] 據信潛在的機制是氨 (一種通常透過肝臟 可排除的物質)在血液中累積的結果。[ 2] 診斷方式通常是把其他潛在的原因排除後而確定。[ 2] [ 5] 這種症狀可經由檢查血液中氨的水準、腦電圖 、或是大腦的電腦斷層掃描 (CT scan)取得支持的證據。[ 3] [ 5]
HE通常透過對症治療 和處理病症的觸發因素來設法逆轉。[ 1] [ 3] 通常會使用乳果糖 來降低氨的水準。[ 1] 某些抗生素 (如利福昔明 )和益生菌 是其他的可能選擇。[ 1] 肝臟移植 可把重症患者的預後 改善。[ 1]
超過40%的肝硬化 患者會發展出HE。[ 6] 超過一半的肝硬化,加上有嚴重HE的患者,其壽命會短於一年。[ 1] 有機會接受肝臟移植的患者中,移植後五年內的死亡率低於30%。[ 1] 這種病症最晚在1860年就曾被描述過。[ 1]
醫學徵象
最輕微的HE很難透過臨床方式發現,但可透過神經心理測試 來顯示。表現的病徵為健忘、輕度意識模糊、和易怒。第一級(I)HE的特徵為睡眠週期 顛倒(白天睡眠,夜間清醒),第二級(II)是嗜睡和性格改變。第三級(III)是意識模糊狀況惡化。第四級(IV)是逐步陷入昏迷 。[ 3]
更嚴重的HE會造成意識水準惡化,從嗜睡進展為昏睡 ,最終是昏迷。在其中的階段,患者的四肢會有特徵性抽動(撲翼樣震顫 (四肢抽搐),或稱“肝性擺顫(liver flap)”);四肢抽搐會隨著昏睡的加重而消失。然後出現定向障礙和失憶症 ,可能會出現不恰當的行為。進入第三級時,神經系統檢查 會顯示陣攣 和陽性的巴賓斯基反射 。到末期時出現昏迷和癲癇發作 ;最後會因為發生腦水腫 而死亡。[ 3]
腦病常與肝衰竭的其他醫學徵象 同時發生,這些徵象包括黃疸 、腹水 、和外周性水腫 。足底腱反射 的程度可能加大,巴賓斯基反射可能異常(嚴重腦病的患者的足部反應是伸展而非彎曲)。這類患者呼氣時會散發出特殊的氣味(肝病性口臭 )。[ 7]
原因
在一小部分病例中,腦病直接由肝衰竭引起;尤其是由於急性肝衰竭。更常見的是在慢性肝病患者中,HE常由其他原因所引發,能夠識別這些觸發因素變得很重要,因為將可針對這種發病提供有效治療。[ 3]
在建立經頸靜脈肝內門脈系統靜脈分流術 (TIPS,簡稱門體分流,用於治療難治性腹水、食道靜脈曲張出血、和肝腎症候群 )後也可能發生HE。佔病例中的百分比有30%,在以前曾患過腦病、高齡、女性、和非酒精引起的肝病患者群組中,有較高的發生率。[ 8]
發病
氨(阿摩尼亞)的球棍模型 (一個氮 原子結合三個氫 原子)。人體內的血液中氨的累積與罹患HE有關聯。
肝功能障礙或是門體分流會導致腦病的原因有好幾種解釋。在健康的個人,由腸道而來含有氨的複合物(由腸道菌群 從食物中製造)經由肝門靜脈 輸送到肝臟,這些氨複合物中有80-90%在肝臟的尿素循環 中迅速被代謝 或是排出。但這種過程在所有HE的亞型中均受到破壞 - 因為肝細胞 無法代謝廢物,不然因為門靜脈血液經由側支循環 或是醫學構建的分流而繞過肝臟的緣故。含氨廢物在身體循環系統 中積累(因此以前將此症狀稱為“門體性腦病”)。廢物中最重要的的是氨(NH3 )。這種小分子穿過血腦屏障 ,受到星形膠質細胞 吸收和代謝,星形膠質細胞是大腦中的細胞,佔大腦皮質 體積的30%。星形膠質細胞把谷氨酸 合成為谷氨酰胺 時會使用到氨。增加的谷氨酰胺導致星形膠質細胞滲透壓增加而變得腫脹。有抑制功能的γ-氨基丁酸 (GABA)系統活性因而增加,而把提供給其他細胞的能量減少。這可當作是種“細胞毒性 ”類型腦積水 的例子。[ 9]
雖然有很多研究證明氨的核心作用,但這種物質的水準並不一定與腦病的嚴重程度相關;有人懷疑這表示血清內氨的水準相對較低的嚴重症狀患者中,有更多的氨已經被吸收進入大腦之中[ 3] [ 7] [ 7] 。與HE有關的其他廢物包括硫醇 、短鏈脂肪酸 和苯酚 。[ 7]
另有許多HE的異常狀況受到描述,但這些如何導致疾病的方式尚未被確定。谷氨酸轉運蛋白 基因表達的喪失(尤其是興奮性氨基酸轉運蛋白2 )已確定是由急性肝衰竭造成。[ 10] 患者也顯現出苯二氮䓬類化合物水準升高以及GABA神經遞質 系統異常。也發生芳香族氨基酸 (苯丙氨酸 、異亮氨酸 和酪氨酸 )和支鏈氨基酸 (亮氨酸 、異亮氨酸、和纈氨酸 )之間的失衡的現象;這會導致偽神經遞質 (如章胺 和苯基乙醇胺 )的產生。也有血清素 系統失調的報導。可能是鋅 的消耗和錳 的積累發生的作用。[ 3] [ 7] 身體其他部位的發炎 可能透過細胞因子 和細菌脂多醣 對星形膠質細胞的作用而誘發腦病。[ 8]
診斷
由顯微照相 顯示HE患者大腦標本的阿茲海默病二型星形膠質細胞。
調查
因為HE症狀與其他腦病變 相似,診斷只能透過有確診的肝病(A型肝炎和C型肝炎 )或實施過門體分流手術(B型肝炎 )的情況下確定。要做區別,需要透過異常肝功能測試 和/或醫學超音波檢查 ,最好是透過肝臟穿刺檢查 以確定是否有肝臟疾病。[ 3] [ 7] HE的症狀也可能由其他情況引起,例如腦內出血 和癲癇發作(這兩種情況在慢性肝病中較常見)。透過腦部CT掃描可把腦內出血的情況排除,如果懷疑是癲癇發作,可透過腦電圖做判斷。[ 3] 腦病的罕見類似症狀有腦膜炎 、腦炎 、韋尼克氏腦病 、和威爾森氏症 ;這些因素可能會在臨床上受到懷疑,必須透過調查加以證實。[ 7] [ 11]
當其他導致意識模糊或昏迷的原因受到排除,在臨床診斷上會認為是HE;沒任何測試可完全把診斷確定或是排除。90%的患者血清氨水準會升高,但並非所有高氨血症 與腦病有關。[ 3] [ 7] 對大腦做CT掃描,除非是腦病到達IV級的程度,通常不會被發現異常,此時腦腫脹(腦水腫)可能會被察覺。[ 7] 其他神經成像 方式,例如磁共振成像 (MRI),雖然可能會顯示出異常,但目前不被認為有幫助。[ 11] 在0級,腦電圖沒顯示明顯的異常,即使當時已有輕微的腦病存在;在 I、II、和III級的時候,額葉 上有以5Hz振蕩的三相波,在IV級有緩慢的delta 波 活動。[ 3] 然而這些腦電圖的變化不足以把HE和其他疾病做區別。[ 11]
一旦做出腦病的診斷,就要努力排除潛在的原因(如上面“原因”中所列出)。這需要做血液檢查 (尿素和電解質、全血細胞計數 、肝功能測試 ),通常包含胸部X光 , 和尿液分析 。如果有腹水, 可能需要進行診斷性腔液穿刺術 以確定是否有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 (SBP)的感染發生。[ 3]
分類
West Haven分級
HE的嚴重程度可運用West Haven分級法做分類;[ 12] 這是根據患者自主性受損程度、意識改變、智力功能、行為和對治療的依賴來判斷。[ 3] [ 13]
0級 - 除了智力和協調能力可能輕度下降外,沒明顯變化
1級 - 輕微缺乏意識;欣快 或是焦慮;注意力持續的時間縮短;數學加法或減法能力受損
2級 - 嗜睡或是冷漠 ;輕微失去時間或地點的感覺;微妙的性格變化;不適當行為
3級 - 昏睡到半木僵 ,但對語言刺激有反應;意識模糊;嚴重失去方向感
4級 - 昏迷
類型
透過Masson三色染色法 的肝硬化組織標本顯微照相 ,肝硬化通常是HE的前兆。
HE的分類在1998年維也納 舉行的世界胃腸學大會(World Congress of Gastroenterology 1998)被提出。根據這項分類,HE因潛在原因被細分為A、B、和C型。[ 11]
A型(= 急性)描述與急性肝衰竭相關的HE,通常與腦水腫相關
B型(= 分流)是由門靜脈系統分流所引起,並無相關的內在肝病
C型(= 肝硬化)發生在有肝硬化的患者身上 - 這類型細分為發作性、持續性、和輕微腦病
輕微腦病 (MHE) 被定義為不會導致臨床上明顯的認知功能障礙的腦病,但可透過神經心理學研究來證實。[ 11] [ 14] 這算是種重大的發現,因為患有MHE會損害生活品質和增加交通事故 的風險。[ 15]
輕微腦病
根據定義,輕微HE的診斷需要神經心理學測試。較早的測試包括“數字連接測試”A和B(測量一個人可連接隨機分散的數字1到20所需的時間)、“方塊設計測試 ”和“數字符號替換測試 “。[ 11] 一個專家小組在2009年得出結論,在測量認知功能多個領域的神經心理學測試,採用一組包含多種的測試,通常比單一測試的結果更為可靠,並且往往與功能狀態有更強的相關性。有兩組測試方法 - 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 (RBANS)[ 16] 和PSE-Syndrom-Test[ 17] 可供採用。[ 14] 在德國開發並在其他幾個歐洲國家驗證過的PSE-Syndrom-Test測試方法也把舊的評估工具,例如數字連接測試包含在內。[ 14] [ 15] [ 17]
治療
如果腦病屬於嚴重的人(第3和第4級),由於咽反射 等保護性反射減弱,可能會發生呼吸道 受到阻塞的風險,而會導致呼吸停止 。因此通常需要把患者轉移到較高級別的護理機構(例如加護病房 ),並實施氣道插管 ,以防止危及生命的併發症(例如吸入性肺炎 或呼吸衰竭 )產生。[ 7] [ 18] 而採用鼻胃管 可安全施用營養素和藥物。[ 3]
治療HE取決於推斷的潛在病因(A、B或C型)以及是否有這些潛在病因的存在。如果腦病是由急性肝衰竭(A型)造成,即使是輕度(1-2級),也表明可能需要做肝臟移植,建議最好轉移到專科部門處理。[ 18] 接受TIPS(分流)手術的患者可能會出現B型HE;在大多數情況下,這情況會自行解決,或是透過下面討論的醫學治療解決,但有大約5%的病例,需要把分流關閉 來解決症狀。[ 8]
對於C型HE,初始治療的的重點是找出替代治療方式,或是確定實際潛在原因。[ 7] [ 8] [ 15] 有鑑於感染頻率是潛在原因,通常是根據經驗療法 而採用抗生素(雖然尚不知確切的感染來源和性質)。[ 3] [ 8] 一旦腦病發作得到有效治療之後,可能就需要決定是否準備進行肝臟移植。[ 15]
飲食
以往人們認為即使攝入正常水準的蛋白質也會把HE的風險提高。但此看法已被證明不正確。而且一般罹患長期肝病的患者會有營養不良 的情況,因此需要足夠的蛋白質以維持體重。建議患者的飲食內容該含有足夠的蛋白質和能量。[ 3] [ 8]
在患者膳食中補充支鏈氨基酸 ,可改善腦病和其他肝硬化併發症。[ 3] [ 8]
一些研究顯示患者攝取益生菌有益。[ 8]
乳果糖/乳糖醇
乳果糖和乳糖醇 屬於二糖 (雙醣),不會被人體消化道所吸收。這種醣類被認為可減少細菌產生氨的數量,而且把氨轉化為不被吸收的(NH4 + )形式的離子,經過腸道轉運轉為為廢棄物。通常每天給藥3次,每次15-30毫升的劑量;希望達到每天排泄3-5次軟便,或在某些情況下,糞便的pH值 達到<6.0的水準。[ 7] [ 8] [ 15] 乳果糖也可透過灌腸 方式施用,特別是在病情嚴重的時候。[ 15] 較常見的是使用磷酸鈉 灌腸。這種做法可緩解便秘(腦病的原因之一),並增加腸道通便容易度。[ 3]
採用乳果糖和乳糖醇,有助於治療腦病,這類做法被建議當做為一線治療方式。[ 3] [ 19] 而在治療時,乳糖醇似乎較乳果糖為有效。[ 19] 乳果糖和乳糖醇的副作用包括可能會有腹瀉 、腹部脹氣 、放屁 、和噁心。[ 19] 對於急性肝衰竭的情況時,尚不清楚乳果糖是否有益。腹部脹氣可能會對肝臟移植手術產生干擾。[ 18]
抗生素
對於復發性腦病患者,除了乳果糖外,另推薦加用利福昔明。[ 1] 利福昔明是種不可吸收的利福黴素類 抗生素。這種抗生素被認為可發揮類似新黴素 或是甲硝唑 的功效,但不會產生併發症。由於使用乳果糖的歷史悠久且成本較低,利福昔明通常在如患者對於果乳果糖耐受性差或無效時,僅用作二線治療方式之用。當同時採用乳果糖和利福昔明時,效果會比單獨使用任何一項會高。[ 3] 利福昔明的成本比乳果糖更高,但這種成本可能會因為患者較少的住院次數而被抵消。[ 15]
新黴素和甲硝唑也是用於治療HE的抗生素。[ 20] 使用的基本原理是腸道細菌會產生和轉化氨和其他廢物,殺死這些細菌將可減少廢物的產生。選擇新黴素是因為它的腸道吸收率低,如果利用注射的方式施用新黴素和類似的胺基糖苷類抗生素 ,可能會導致患者的聽力損失 和腎功能衰竭 。後來的研究顯示口服式的新黴素確能被腸道吸收,而導致併發症。甲硝唑同樣不常被使用,因為長期使用時,除對消化系統產生副作用外,還會導致周邊神經病變 。[ 3]
L -鳥氨酸和L -天冬氨酸
採用L -鳥氨酸 和L -天冬氨酸 (LOLA) 組合可降低患者血液中氨的水準。[ 21] 有非常弱的臨床試驗證據顯示使用LOLA治療可能對於HE患者有益。[ 21] LOLA透過尿素循環增加而產生尿素,把氨的水準降低,這是一種把氨轉化為如尿素的中性物質,而把氨代謝排除的途徑。[ 22] LOLA可與乳果糖和/或利福昔明聯合使用,單獨使用任何一種,在控制症狀方面的效果不好。[ 3]
流行病學和預後
肝硬化患者中,每年會發生HE的風險為20%,並且在任何時候,大約有30-45%的肝硬化患者會出現明顯的腦病。而透過正式的神經心理測試,可偵測的輕微HE比率高達60-80%;有輕微HE情況,會把未來發展為明顯腦病的可能性增高。[ 15] 一旦患者發展出HE,預後主要取決於肝衰竭的其他標識,例如白蛋白 (一種肝臟產生的蛋白質)水準、凝血酶原時間 (評估患者血液的凝血 能力,依賴肝臟中產生的蛋白質進行)、有腹水以及膽紅素 (一種由肝臟結合和排泄的血紅蛋白 分解物)的水準。連同腦病的嚴重程度,這些標識被納入Child-Pugh分期系統 ;系統評分可決定患者具有一年和兩年的生存期,有助於做出肝臟移植的決定。[ 11]
在急性肝衰竭的案例,嚴重腦病的出現清楚預測出有短期內死亡的可能,和確定肝衰竭根本原因以制定預後計劃,兩者幾乎一樣重要。歷史上供肝臟移植廣泛使用的標準,例如倫敦國王學院標準 的用途有限,最近的指南不鼓勵過度依賴這些標準。威爾森氏症(遺傳性體內銅積累)和蘑菇中毒患者發生的肝性腦病表明迫切需要進行肝臟移植。[ 18]
歷史
被現代人譽為醫學之父的古希臘醫師希波克拉底 (生卒約為公元前460年及370年)可能已描述過出現異常行為的黃疸患者。[ 17] [ 23] 1世紀的凱爾蘇斯 和3世紀的蓋倫 也認出這種情況。許多把肝病與神經精神症做出聯繫的現代描述是在18和19世紀出現;例如,義大利 的喬瓦尼· 莫爾加尼 (生1682年,卒1771年) 在1761年報告說這是一種漸進式的疾病。[ 23]
在1950年代,有幾項報告把先前提出的眾多異常列舉,並把先前闡明的理論予以證實,即代謝障礙和門體分流是HE背後的潛在機制,富含氮的化合物來自腸道。[ 17] [ 24] 女爵士謝拉·夏洛克 教授 (生1918年,卒2001年) 在倫敦皇家學士後醫學院 和隨後的皇家自由醫院 進行許多此類研究。同一小組也對膳食蛋白質的限制[ 23] 和新黴素做過研究。[ 25]
West Haven分級法是由耶魯大學 的Harold Conn教授 (生1925年,卒2011年)[ 26]
及其同事在研究乳果糖的治療功效時所制定。[ 11] [ 27] [ 28]
參見
參考文獻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Wijdicks, E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6-10-27, 375 (17): 1660–1670. PMID 27783916 . doi:10.1056/NEJMra1600561 .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Hepatic encephalopathy . GARD. 2016 [2017-07-3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07-05) (英语)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Cash WJ, McConville P, McDermott E, McCormick PA, Callender ME, McDougall NI. Current concepts in the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 QJM. January 2010, 103 (1): 9–16. PMID 19903725 . doi:10.1093/qjmed/hcp152 .
^ 4.0 4.1 Starr, SP; Raines, D. Cirrhosis: diagnosis,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2011-12-15, 84 (12): 1353–9. PMID 22230269 .
^ 5.0 5.1 5.2 Portosystemic Encephalopathy - Hepatic and Biliary Disorders . Merck Manuals Professional Edition. [2019-09-2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4-22) (加拿大英语) .
^ 6.0 6.1 Ferri, Fred F. Ferri's Clinical Advisor 2018 E-Book: 5 Books in 1 . Elsevier Health Sciences. 2017: 577. ISBN 9780323529570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07-30) (英语) .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Chung RT, Podolsky DK. Cirrhosis and its complications. Kasper DL, Braunwald E, Fauci AS, et al (编). Harrison's Princ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 16th. New York, NY: McGraw-Hill. 2005: 1858 –69. ISBN 978-0-07-139140-5 .
^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Sundaram V, Shaikh OS. Hepatic encephalopathy: pathophysiology and emerging therapies . Med. Clin. North Am. July 2009, 93 (4): 819–36, vii. PMID 19577116 . doi:10.1016/j.mcna.2009.03.009 .
^ Ryan JM, Shawcross DL. Hepatic encephalopathy. Medicine. 2011, 39 (10): 617–620. doi:10.1016/j.mpmed.2011.07.008 .
^ Thumburu, KK; Dhiman, RK; Vasishta, RK; Chakraborti, A; Butterworth, RF; Beauchesne, E; Desjardins, P; Goyal, S; Sharma, N; Duseja, A; Chawla, Y. Expression of astrocytic genes coding for proteins implicated in neural excitation and brain edema is altered after acute liver failure.. Journal of Neurochemistry. Mar 2014, 128 (5): 617–27. PMID 24164438 . S2CID 21367707 . doi:10.1111/jnc.12511 .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Ferenci P, Lockwood A, Mullen K, Tarter R, Weissenborn K, Blei A. Hepatic encephalopathy--definition, nomenclature, diagnosis, and quantification: final report of the working party at the 11th World Congresses of Gastroenterology, Vienna, 1998 . Hepatology. 2002, 35 (3): 716–21 [18 December2021] . PMID 11870389 . doi:10.1053/jhep.2002.31250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0-15). }}
^ Weissenborn, Karin. Hepatic Encephalopathy: Definition, Clinical Grading and Diagnostic Principles . Drugs. [2021-12-18 ] . doi:10.1007/s40265-018-1018-z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0-14).
^ Hepatic Encephalopathy . The Lecturio Medical Concept Library. [2021-07-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0-19).
^ 14.0 14.1 14.2 Randolph C, Hilsabeck R, Kato A, et al. Neuro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ISHEN practice guidelines. Liver Int. May 2009, 29 (5): 629–35. PMID 19302444 . S2CID 30313260 . doi:10.1111/j.1478-3231.2009.02009.x .
^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Bajaj JS. Review article: the modern management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Aliment. Pharmacol. Ther. March 2010, 31 (5): 537–47. PMID 20002027 . S2CID 10976362 . doi:10.1111/j.1365-2036.2009.04211.x .
^ Randolph C, Tierney MC, Mohr E, Chase TN. The 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 (RBANS): preliminary clinical validity. J Clin Exp Neuropsychol. June 1998, 20 (3): 310–9. PMID 9845158 . doi:10.1076/jcen.20.3.310.823 .
^ 17.0 17.1 17.2 17.3 Weissenborn K, Ennen JC, Schomerus H, Rückert N, Hecker H. Neuropsych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J. Hepatol. May 2001, 34 (5): 768–73. PMID 11434627 . doi:10.1016/S0168-8278(01)00026-5 .
^ 18.0 18.1 18.2 18.3 Polson J, Lee WM. AASLD position pape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liver failure . Hepatology. May 2005, 41 (5): 1179–97. PMID 15841455 . S2CID 6216605 . doi:10.1002/hep.20703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2-12-16).
^ 19.0 19.1 19.2 Gluud, Lise Lotte; Vilstrup, Hendrik; Morgan, Marsha Y. Non-absorbable disaccharides versus placebo/no intervention and lactulose versus lactitol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in people with cirrhosis .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6-05-06, (5): CD003044. ISSN 1469-493X . PMC 7004252 . PMID 27153247 . doi:10.1002/14651858.CD003044.pub4 .
^ Ferenci, P. Hepatic encephalopathy. . Gastroenterology Report. May 2017, 5 (2): 138–147. PMC 5421503 . PMID 28533911 . doi:10.1093/gastro/gox013 .
^ 21.0 21.1 Goh, Ee Teng; Stokes, Caroline S.; Sidhu, Sandeep S.; Vilstrup, Hendrik; Gluud, Lise Lotte; Morgan, Marsha Y. L-ornithine L-aspartate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epatic encephalopathy in people with cirrhosis (PDF) .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2018-05-15, 5 (6): CD012410 [2022-10-19 ] . ISSN 1469-493X . PMC 6494563 . PMID 29762873 . doi:10.1002/14651858.CD012410.pub2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9-04-30).
^ Kircheiscorresponding, G; Lüth, S. 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 Properties of l-Ornithine l-Aspartate (LOLA) in Hepatic Encephalopathy . Springer: Drugs. 2019, 79 (1): 23–29. PMC 6416235 . PMID 30706424 . doi:10.1007/s40265-018-1023-2 .
^ 23.0 23.1 23.2 Summerskill WH, Davidson EA, Sherlock S, Steiner RE. The neuropsychiatric syndrome associated with hepatic cirrhosis and an extensive portal collateral circulation. Q. J. Med. April 1956, 25 (98): 245–66. PMID 13323252 .
^ Sherlock S, Summerskill WH, White LP, Phear EA. Portal-systemic encephalopathy; 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s of liver disease. Lancet. September 1954, 264 (6836): 453–7. PMID 13193045 . doi:10.1016/S0140-6736(54)91874-7 .
^ Last PM, Sherlock S. Systemic absorption of orally administered neomycin in liver disease . N. Engl. J. Med. February 1960, 262 (8): 385–9. PMID 14414396 . doi:10.1056/NEJM196002252620803 .
^ In Memoriam: Harold O. Conn, M.D. . Ya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New Haven, CT. [2021-12-1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0-14).
^ Conn HO, Leevy CM, Vlahcevic ZR, et al. Comparison of lactulose and neomyci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ortal-systemic encephalopathy. A double blind controlled trial. Gastroenterology. 1977, 72 (4 Pt 1): 573–83. PMID 14049 . doi:10.1016/S0016-5085(77)80135-2 .
^ Boyer JL, Garcia-Tsao G, Groszmann RJ. In Memoriam: Harold O. Conn, M.D.. Hepatology. February 2012, 55 (2): 658–9. S2CID 85090164 . doi:10.1002/hep.25550 .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