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三頌《聖哉經》(拉丁語:Sanctus)是基督教會彌撒儀式所用聲樂套曲之一,按拉丁文所翻譯出來的意思有「神聖的」或「聖者」的意思。中文則有不同的譯法,例如天主教會稱為聖聖聖/歡呼歌;聖公會則稱作三聖哉頌。天主教彌撒通常會安排在聖體聖血祝聖前所詠唱;而聖公會的崇拜則會在大祝謝文中唱或讀。 而在一般的聖樂彌撒曲中,《聖哉經》位列第四首。 歌詞內容以拉丁文寫成的歌詞如下:
當中頭三行的內容,是來自《以賽亞書》第6章第3节,天使所唱出的讚美詩,相近的內容亦在《啟示錄》第6章第8节中出現,並以「高聲讚美主」作結尾。另外,教會很早期便在《聖哉頌》後加入《迎主曲》(Benedictus),內容是取自馬太福音第21章第9節,講述耶穌在被釘前的一個星期(即棕枝主日/聖枝主日),騎著驢子進入耶路撒冷時,四周的群眾夾道歡迎並呼喊著的內容。這部份同樣以「高聲讚美主」作為總結。 在日常的宗教禮儀上,《聖三頌》和《迎主曲》都是緊接在一起,可以視為同一段落的,而收錄於《常用歌集》中的葛麗果聖歌也顯示《聖三頌》和《迎主曲》是在同一首曲子內。不過在聖樂上,《聖三頌》和《迎主曲》既可以合併,亦可以分開;例如莫扎特和海頓的彌撒曲,《聖三頌》和《迎主曲》是分成兩個樂章的,但貝多芬卻是依從一般的禮儀曲,把兩者合併在同一樂章上。 其他語言版本香港聖公會聖餐崇拜禮文 (第二式)大祝謝文(甲)的三聖哉頌
香港聖公會聖餐崇拜禮文 (第二式)大祝謝文(乙、丙、丁)的三聖哉頌
天主教香港教區彌撒經文的聖三頌
台灣天主教彌撒經文的歡呼歌
台灣聖公會聖餐崇拜禮文版
英文版現時常用的版本是根據英語文本國際協會(English Language Liturgical Consultation)於1973年所訂立的版本,適用於天主教會及大部份的基督教會:
而美國天主教本身亦於2011年對英文版本作出了更新:
参考文献
参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