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公審
網絡公審是指自網絡資訊工具,如智能手機流通後,不少民眾當看見社會不公事情時,都會拍照或用文字描述放上各大社交網站任由網民評論是與非,在無形中對被公審者施加輿論壓力。[1]就如交通工具上飲食、優先席等等。不少網民認為,拍照人亦應有責任去阻止或勸說而不是只顧拍照;亦有網民認為能夠讓各大市民因害怕被公審而注重自己言行,達成了監督社會風氣之效。[2] 然而,網絡公審卻不一定能夠公正處理事情,由於不少網民濫用公審,期望能夠藉著公審他人站於道德高地上,因而經常產生不少誤會。例如大眾運輸在車廂設置優先席,純屬優先讓有需要的人坐,卻有不少網民誤會為「專利座」[3]。當看見青年就座時便會拍照放上網路公審,導致經常出現「有位無人坐,有人無位坐」的情況。但網路公審的行為不僅沒有正式的司法效力,若稍有不慎,甚至可能觸犯法律。如網路上對於他人恣意謾罵、批評,就有可能構成誹謗、侮辱等違法行為。 網絡公審處理手法當中不少手法含有網絡欺凌成份,例如起底、改圖、文字辱罵等等,對受害人造成不少心理創傷及壓力,甚至導致受害人自殺。[4]而網絡公審往往只憑批評者個人的主觀喜惡,亦只依靠拍攝者的片面之詞去判斷,不像法庭判案般有客觀而清晰的依據。香港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在2015年中進行調查,有近6成受訪者表示不認同「公審」的做法,情況猶如網絡欺凌,所以一般也較為反對這行為。[5] 例子
參見參考資料
外部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