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鹿神社34°50′52″N 137°25′16″E / 34.847664°N 137.421217°E
砥鹿神社(日语:砥鹿神社/とがじんじゃ Toga-jinja */?)是一座位於日本愛知縣豐川市的神社,分為里宮和奧宮,社格是式內小社、三河國一宮、國幣小社和別表神社,主祭神是大己貴命,里宮和奧宮的神宮寺分別是曹洞宗佛寺松源院和常昌院[1],氏子數目在1933年8月時是三河國13萬戶[2],2019年有約47萬人次到訪,在愛知縣的歷史文化類景點中排第25位,而在神社中次於田縣神社、大縣神社、尾張大國靈神社、津島神社、真清田神社和熱田神宮,排第7位,在豐川市內景點中則僅次於豐川稻荷,排第2位[3]。社藏「田峯的銅鐸」在1975年6月15日獲指定為愛知縣指定文化財[4],境內的「砥鹿神社的櫸樹」和「砥鹿神社奧宮的社叢」在1972年6月7日獲指定為愛知縣天然紀念物[5][6],社藏「砥鹿神社的和鞍」和境內的「砥鹿神社西參道石鳥居」分別在1988年3月28日和2013年1月21日獲指定為豐川市指定有形文化財,田遊祭、粥占祭和火舞祭則在1998年12月21日獲指定為豐川市指定無形民俗文化財[7]。 歷史根據《日本歷史地名大系》引述《三河雀》記載,煙嚴山的敕使公宣在大寶元年(701年)誤登此山時,童子忽然出現,告知他煙嚴山的所在之處,而童子出現的地方便是現在的奧宮[8]。另一方面,《角川日本地名大辭典》指《三河國一宮砥鹿神社誌》引述成書於天正2年(1574年)的《三河國一宮砥鹿大菩薩御緣起》記載,文武天皇在大寶年間由於患病,為了迎接利修仙人(或稱勝岳仙人)便派遣敕使草鹿砥公宣前往煙嚴山,公宣卻誤進本茂山(本宮山),這時砥鹿神化身為老翁替其指路,其後根據敕願以本茂山的山麓作為神社的土地,並且讓衣服隨水漂流,然後在停下的地方興建了社殿[1]。神社官方則指草鹿砥公宣先在三河的山中迷路,在得到老翁的指路下最終祈願成功,文武天皇的病也痊癒,對此文武天皇為了向老翁致謝,特意再派公宣前往當地,公宣在本茂山與老翁相見,並且依從其所望讓神社鎮座於山麓,那時候老翁將衣袖扔進寶川,公宣追趕至山下,將流至山麓東南面的衣袖拿起,並且架起七層神棚以及圍起七層的注連繩來進行祭祀。大寶年間,根據神諭在村里興建社殿後,本宮山上的部分稱為奧宮,在村里的部分則稱為里宮[9][10],為一座結合了山岳信仰和川神信仰,與修驗道和神佛習合也有密切關係的神社[1],而根據室町時代的《足助八幡宮緣起》記載,推測神社與足助八幡宮、猿投神社均受到熊野信仰的影響[8]。另一方面,根據社傳記載,世代擔任神社神主的草鹿砥氏是穗別命的後裔,野本欽也則推測草鹿砥氏是與穗別命同族的日下部氏連的後裔,神社本身源於穗國造[11]。其後在永正13年11月16日(1516年12月9日),根據《宮島傳記》記載,依據牧野田三的祈願,神社本社上樑,同時以其子出任神職,即《三河國一宮砥鹿大菩薩御緣起》中提到的草鹿斗(砥)延光[1]。 根據《日本文德天皇實錄》記載,神社在嘉祥3年7月1日(850年8月11日)獲授予從五位下的神階,仁壽元年10月7日(851年11月3日)升至從五位上,根據《日本三代實錄》記載,在貞觀6年2月19日(864年3月30日)升至正五位下,貞觀12年8月28日(870年9月27日)再升至正五位上,貞観18年6月8日(876年7月2日)升至從四位上,自從五位上開始直至從四位上為止,均與知立神社同時升階[12]。在《延喜式神名帳》中,神社是式內小社[13]。此外,根據《神社覈錄》記載,神社在文政10年6月20日(1827年7月13日)獲授予正一位[14]。 慶長7年6月16日(1602年8月3日),神社獲德川家康授予100石作為社領,翌年8月26日(1603年10月1日)奧宮則獲授予20石。根據《砥鹿神社誌》引述貞享3年的《本宮山一宮緣起》記載,當時奧宮有兩座末社,一宮(里宮)則有11座,從六位下神主一名、無位禰宜十名以及內人十二名[1]。神社在江戶時代也受到歷代三河吉田藩主的信奉,每年例祭均派人前往參拜,在臨時祈願時也曾經親自前往參拜[15]。明治4年5月14日(1871年7月1日),根據太政官布告第二百三十五號「官社以下定額及神官職員規則等」,神社成為國幣小社[16],現在是神社本廳的別表神社[17]。 祭神和建築祭神神社的主祭神是大己貴命,保祐交通安全、家業興旺以及消災解難[10],根據《但馬續風土記》記載,大己貴命在開拓國土以及巡遊各地後,從原本所在的但馬國朝來郡赤淵宮前往三河,根據社傳記載,大己貴命其後停留在「本茂山」,而有了神靈永遠待在此山的的說法,稱為「止所(とが,與砥鹿的日語讀音同音)之地」[9]。位於神社內苑的攝社是三河惠比壽社,祭神分別是事代主命和建御名方命,保祐生意興隆和家業興旺,奉納提燈的話,可以參加每月七日舉行的月次祭[18]。末社則是八幡宮和守見殿神社,祭神分別是譽田別命、天兒屋根命,以及大己貴命的和魂、迦久神和倉稻魂神。位於神社外苑的末社有八束穗神社和荒羽羽氣神社,祭神分別是天穗日命和大己貴命的荒魂,其中八束穗神社在每年2月7日舉行火舞祭,5月4日舉行神幸祭時則是御旅所。另外,境內一宮區尚有秋葉神社和護國神社,祭神分別是火之迦具土大神以及寶飯郡一宮町出身的戰死者,境外末社則是津守神社和饌川水神社,祭神分別是田裳見宿禰和罔象女命,兩座神社均在每年10月第二個星期天於里宮舉行秋祭前舉行例祭,兒童御輿也會巡遊至此[18]。 神社建築
神社佔地約90公頃,邊界長4,658米[19],分為表參道和西參道,表參道方面有表神門、原本在表神門,於伊勢灣颱風吹襲後在其以南30米處重建的表鳥居、客殿、1959年興建的社務所和太鼓樓等等[18],其中社務所原址本來有一直徑3.6米,高1.2米左右的經塚,在1942年時曾經進行考古調查,出土了經筒外容器一個、龜甲地雙雀鏡一塊、土師質小碟十二個和刀子兩把,其中經筒外容器出自猿投窯,推測製作於平安時代後期[8]。另一方面,西參道則有在天保13年(1842年)由岡崎藩勘定奉行長尾興達原本在寶飯郡市田村(現豐川市諏訪西町)興建的大鳥居,大鳥居在豐川空襲受到波及,其後於1951年遷移至現在的國道151號線旁邊。此外,尚有西鳥居、西神門和弓道場等等,境內也有以高2.6米,寬3.4米,日本最大的細石為首的各種神石[18]。 祭事神社的主要祭事有例祭、田遊祭、寶印祭、弓始祭、粥占祭和火舞祭等等。首先,例祭在每年5月4日舉行,連同前一天和後一天舉行的各種祭事,合稱為例大祭,5月3日早上神社的青年在伊勢音頭的節拍下進行升旗,境內各種路邊攤開始營業,接著在上午十時,以池坊豐橋分部為中心舉行獻花,並且在臨時加設的小屋舉行插花展,十一時則是神御衣奉獻祭,獻上從田原市的神宮神御衣御料所而來的一匹絹,下午三時是宵宮祭,旨在祈求例祭能夠順利舉行,下午四時是流鏑馬試騎式,由小學一年級生至中學三年級生各騎一匹馬,穿上帶有家紋的黑紋服、橫條紋的袴、分趾鞋襪和草履,化上厚妝,頭戴烏帽子參與。5月4日當天早上八時,首先替參與流鏑馬的馬匹舉行祓,上午十時例祭開始,穿上衣冠的神職沿參道步向殿內,並且獻上祝詞,其後在下午二時舉行神幸祭,神職、流鏑馬參加者以及同行總共約一百人從本殿出發,由舞獅開路,眾人抬著神輿步向約兩百米外的御旅所八束穗神社。然後在下午四時舉行的流鏑馬式中,參加者改戴竹製的一文字笠,手持紅淡比製的弓、竹箭以及稱為「布引」的約五尺長的五色彩帶來進行策騎,在約二百米距離內來回五次。5月5日,全日舉行少年少女劍道大會以及東三河中學高校弓道大會,兩者各自均是三河最大型的奉納大會,下午一時和二時分別舉行學童祭和兒童之日祭,並且以後鎮祭作結[20][21][11]。 其次,田遊祭在1月3日下午二時半舉行,為祈求豐收的祭事,於里宮庭園鋪上紅淡比葉當成是田地,總共有13名氏子參與,分別扮演代官、田主、巫女(各一名)和農民(十名),並且進行翻土、播種、插秧、除草和水稻收割等的儀式,其後由田主供奉鏡餅,並且獻上祝詞,再由巫女一邊搖鈴一邊按順時針方向圍住田地走三圈作結。其三,寶印祭在1月6日於奧宮末社守見殿神社舉行,當日首先在表參道六丁目字白山採集極育土,然後採伐寶川沿岸的樹苗來製成筷子,並且在攪拌的同時滴上元旦時的祭品日本酸橙的果汁,最後將製成的印泥用作書寫寶印。到了下午一時,先由宮司將紅淡比葉放在自己的額頭上來領受寶印,再授予祭員以及信眾,相傳能夠保祐平安無事,身體健康。其四,弓始祭在1月8日上午十時於里宮前庭舉行,在距離拜殿約10間(約18.18米)處設靶,並且供奉長十厘米,厚1.5厘米的神饌紅白算木餅,同時在靶的中央畫上黑星,其上下寫「鬼」字,右上則是掛鯛,將靶當成是鬼,以紅淡比製成的黑木弓來放箭,期望能夠驅除這一年邪氣。其五,粥占祭在1月15日上午八時於奧宮舉行,古稱管粥祭,是一項通過煮粥來預測各種農作物收成和該年氣候的祭事,當天早上先以神水來煮四杯米份量的粥,然後在舊本殿遺址採集川竹,製成竹筒,分別代表27種農作物或海產,接著放進粥內攪拌,並且以芒穗把粥從竹筒裡戳出來,通過積聚在其中的粥的份量來判斷收成和氣候。最後,火舞祭是在2月7日下午六時於八束穗神社舉行,先是舉行神劍神事,然後是鑽火神事,在生火後把火種轉移至火炬,最後是火舞神事,由從氏子中選出巫女一邊手持火炬,一邊搖鈴來獻上火舞[20][21][22][23][11]。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