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氏鋸尾鯊
波氏鋸尾鯊(學名:Galeus polli),又稱波氏蜥鯊,為軟骨魚綱真鯊目猫鲨科鋸尾鯊屬的一個種,被IUCN列為易危保育類動物,分布於東大西洋摩洛哥南部至納米比亞海域,深度200至720公尺,本魚體修長,頭部略扁,鼻子長又尖,每個鼻孔的前緣都有一個三角形的皮瓣,眼睛呈水平橢圓形,並配有瞬膜,每隻眼睛下面無脊,後面有一個微小的氣孔,嘴巴大而寬,呈拱形,嘴角部有發達的皺紋,有五對鰓縫[2],第四對和第五對位於胸鰭基部上方,兩個背鰭末端鈍且大小相似,第一個位於腹鰭後部,第二個位於臀鰭後部,胸鰭寬大,角呈圓角,而腹鰭和臀鰭則細長且有棱角,臀鰭基部靠近腹鰭和尾鰭,佔總長度的14-17%,身體和尾巴呈暗色,覆蓋著細小的黑點,幼鯊也可能有一系列鑲白色邊的深棕色鞍狀斑紋,尾鰭邊緣是白色,嘴的內部是黑色,體長可達45公分[3],棲息在大陸棚、大陸坡,能容忍低氧的水域,屬肉食性,以魚類、甲殼類及頭足類為食,卵胎生,雌鯊將卵保留在體內直至孵化,沒有明確的繁殖季節,交配和分娩全年都會發生,成年雌鯊有兩個功能正常的子宮,可產下多達12隻幼鯊,雄鯊和雌鯊分別在30–46公分和30–43公分長時達到性成熟,偶被拖網捕獲,可作為食用魚或製成魚粉。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