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斯托克站
沃斯托克站(俄语:Станция Восток),又稱沃斯托克站,是俄羅斯位于南极大陆内陆伊丽莎白公主地的一個南極科學考察站,在南磁極附近。该站于1957年由苏联建立,位于南极高原内部,以记录到地球上最低自然温度-89.2°C而闻名。[1]该站的研究包括冰芯钻探和磁力测量。东方站以Восток(俄语为“东方”)命名,是由别林斯高晋率领的首艘俄罗斯南极探险队的主力舰的名称。[2] 歷史沃斯托克站由蘇聯第二南極考察隊(2nd Soviet Antarctic Expedition)建於1957年12月16日,時值國際地球物理年(International Geophysical Year,IGY)。考察站全年運作至今已逾37年,僅於1994年1月臨時關閉。考察站現由俄、美、法三國科學家合作營運。 1983年7月21日,沃斯托克站錄得−89.2°C(−129.28°F)的世界确证最低自然温度(參見地球極點)。 1996年,來自沃斯托克站的俄、英科學家,在考察站底下發現了全世界最大的已知冰下湖(subglacial lake)──东湖(Lake Vostok)。东湖位於中南極冰蓋(Antarctic Ice Sheet)表面約4,000米(13,000英寸)之下,面積達14,000平方公里(5,400平方英里)。 2024年1月28日,东方站的新越冬综合体启动试运行。[3] 概況沃斯托克站位處海拔3,488米[4],南磁極(Geographic South Pole)約1,000公里以外,是南極大陸現存最孤立的考察站。但因为鄰近南磁極,沃斯托克站是觀測地球磁球變化的最佳地點之一。其他研究有航空氣象學、光量測定、地球物理學、內科學、氣候學等。考察站在夏季有25位科學家及工程師,冬季則減至13位。 氣候沃斯托克站是世界最冷的地方之一,属于典型的冰原气候,终年严寒,无四季之分,仅有寒、暖两季,寒季(4月至10月)平均气温约-65°C,最冷月(7月)平均气温-67.9℃。暖季(11月至次年3月)平均气温约-42°C,最热月(12月)平均气温-31.9℃。历史上最低月平均气温-75.4℃(1987年8月),最高月平均气温-28.0℃(1989年12月),[5]年平均气温-55.2℃。极端最低气温-89.2℃(1983年7月21日),极端最高气温-14.0℃(1974年1月5日)[6]。 除了低溫外,其他因素都引致沃斯托克站成為全球人類最難居住的地方之一:
人類要適應沃斯托克站的氣候、環境至少需要一星期至兩個月,與此同時會呈現高原反应徵狀:頭痛、眼皮跳,耳痛、鼻出血、感知性窒息、血壓急升、失眠、食慾不振、嘔吐、關節與肌肉疼痛,以及體重銳減3-5公斤(6.6-11磅),嚴重者可達12公斤(26.4磅)。
冰核鑽挖1970年代,蘇聯將一批冰核鑽挖至500-952米深,藉此研究冰的氧同位素構成成分。研究顯示,上一個冰川期的冰呈現於約400米的深度下。其後,再鑽挖多三個冰洞:1984年,Hole 3G鑽至2,202米的最終深度;1990年,Hole 4G鑽至2,546米的最終深度;1993年,Hole 5G鑽至2,755米的深度,其後一度終止鑽挖,並於1995年冬季繼續鑽挖。1996年,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表示擔心沃斯托克湖受到污染,Hole 5G在3,623米的深度停止鑽挖。俄羅斯與法國合作鑽挖Hole 5G,提供了可上溯至42萬年前與前四次冰川期過去環境狀況的記錄。長期間以來,Hole 5G是唯一覆蓋數個冰川期的冰核,及至2004年被歐洲南極冰核計劃冰核超越。該冰核可覆蓋更長時間時間間距。[8]2003年,鑽挖行動獲准恢復,但僅在離沃斯托克湖130米的預計距離停止了。 儘管沃斯托克站冰核已鑽至3,623米深,但是有用的氣候資料不多。冰核最底部是由东湖水再凝結而成的冰,所以不含氣候資料。可幸的是,有關的數據有助了解3,310米深與414,000年前。[9]冰核下有冰變形的證據。2005年7月7日,雷諾(Raynaud)等人在《自然》雜誌表示,透過轉化部分記錄,沃斯托克站的記錄或可延伸至3,345米深,溯及436,000年前,以蓋括更多有趣的MIS11期資料。正因如此,一項記錄在與更新、更詳盡的歐洲南極冰核計劃記錄(縱然此計劃沒提供新資料)協議下面世。 參見參考
外部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