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前

支前支援前线[1]、或称支前运动[2],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级政权在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动员、组织解放区民众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提供后勤保障的运动。

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仅山东解放区就有59万青年参军,700万民工随军征战。就不完全统计而言,三大战役之一的辽沈战役中,东北诸省和热河省动员支前民工183万人。淮海战役中,华东中原冀鲁豫华中四个解放区动员民工543万人。加上平津战役,三大战役总共动员民工880万余人次。有认为支前运动为解放军取得第二次国共内战胜利,立下汗马功劳。陈毅曾评价: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县以上各政府逐步撤销支前办公事室。目前,仅福建省因处台海对峙前线,军事上长期高压,成为全国唯一保留省、市、县三级支前机构的省份。2016年时,福建省三级支前机构在福建全省已建立了69个支前物资供应站[3],主要为解放军进行应急物资的常态化、规范化保障。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后,保障范围由陆军扩大至其他兵种,并出台了《福建省支前物资供应站建设情况检查验收评分细则》[4]

注释

  1. ^ 莱阳市委宣传部供稿. 特稿:全民动员 参军支前(图). 中红网. 2018-11-01 [2019-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8) (简体中文). 
  2. ^ 2.0 2.1 支前运动. 人民网. [2019-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8) (简体中文). 
  3. ^ 罗剑,记者:徐文涛. 追踪最后的省级支前办. 中国军网,来源:解放军报. 2016-02-01 [2019-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8) (简体中文). 
  4. ^ 李亮平,记者:朱达. 物资供应站,从“支前”到“支联”. 中国军网,来源:解放军报. 2016-07-29 [2019-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8) (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