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恐蚁
|
|
巨人恐蚁的特化兵
|
|
巨人恐蚁婆罗洲亚种
Dinomyrmex gigas borneensis
|
科学分类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
纲:
|
昆虫纲 Insecta
|
目:
|
膜翅目 Hymenoptera
|
科:
|
蟻科 Formicidae
|
亚科:
|
蚁亞科 Formicinae
|
属:
|
恐蚁属 Dinomyrmex Ashmead, 1905
|
种:
|
巨人恐蚁 D. gigas
|
二名法
|
Dinomyrmex gigas
|
亚种
|
见正文
|
異名
|
|
恐蚁属(学名:Dinomyrmex)属于蚁科蚁亚科弓背蚁族,该属为单型属,只有巨人恐蚁(Dinomyrmex gigas)这一个物种以及它的几个亚种。巨人恐蚁是一种巨型蚂蚁,原产于东南亚森林。它是现存最大的蚂蚁之一,小型工蚁体长20.9 mm(0.82英寸)、大型工蚁28.1 mm(1.11英寸)。该物种主要以蜜露为食,但偶尔也会吃肉。[1]
描述
分类
巨人恐蚁又称巨人弓背蚁,曾是弓背蚁属的成员,但后来被升级成为独立属,目前属于该属的唯一一种。
酋长弓背蚁(学名:Camponotus cacicus)曾属于恐蚁属,但后来被重新分配到了弓背蚁属。[2]
群落
成熟群落的种群数量在7000只工蚁左右,它们在巢穴中的分布并不均匀。[1]工蚁主要分成两类,一类为老年工蚁,它们会在夜间时出去觅食。还有一类是新生工蚁,它们主要负责巢穴内部的工作,比如照顾幼虫和蚁后以及巢穴建设。[1]
分布地区
该物种分布于苏门答腊、新加坡、马来西亚、婆罗洲至泰国的东南亚雨林。[1]
下属亚种
该物种包括以下亚种:
唾液
众所周知,蚂蚁的唾液存在可以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化合物,这些唾液可以清理自己,也可以清理幼虫及卵,在某些蚂蚁物种(列如:马塔贝勒蚁)甚至可以用来清理受伤的断口处 [4],而这么做的目的则是为了防止潜在的霉菌生长。
成分
因此,有必要确定巨人恐蚁唾液的抗氧化和抗菌活性以及鉴定其化合物。用正己烷、乙醇和甲醇依次提取该物种通过测定半数最大抑制浓度(IC50)值来评估抗氧化活性,而通过测定最低抑制浓度(MIC)来确定提取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正己烷、乙醇和甲醇提取物的IC50值分别为336.18±0.0984、89.16±0.0219和90.72±0.0894μg/mL。乙醇提取物的AAI值最高(0.34,其次是甲基氮氧化物提取物(0.33)和正己烷提取物(0.09)。根据AAI val-ues,提取物被归类为中度抗氧化剂。乙醇和甲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佳MIC值为 625μg/mL,而所有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 MIC值为 >625μg/mL。根据 MIC值,所有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表现出较弱的活性。GC-MS 分析表明,乙醇提取物构建了多达 30种化合物。三种主要化合物是油酸乙酯(29.78%)、正十六烷酸(17.54%)和油酸(10.65%)。[5]
参考文献
- ^ 1.0 1.1 1.2 1.3 1.4 An Ant Picturebase of Asia and Europe. web.archive.org. 2008-05-16 [2024-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5-16).
- ^ Camponotus cacicus(酋长弓背蚁)-Chinese Ant Database(蚂蚁数据库)-Chinese antweb(蚁网). www.ants-china.com. [2024-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3).
- ^ Dinomyrmex gigas borneensis - AntWiki. antwiki.org. [2024-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3) (英语).
- ^ Frank, E.T., Kesner, L., Liberti, J. et al. Targeted treatment of injured nestmates with antimicrobial compounds in an ant society. Nat Commun 14, 8446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43885-w
- ^ Evana, Evana & Pratiwi, & Fathoni, Ahmad & Efendy, Oscar & Agusta, Andria. (2019). Antioxidant, 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GC-MS Analysis of Extract of Giant Forest Ant Dinomyrmex gigas (Latreille, 1802). Jurnal Biodjati. 4. 263-277. 10.15575/biodjati.v4i2.5440.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