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宗圖

摩尼教宇宙圖》,13–14世紀絹畫掛軸,其中的圖像很有可能呈現了一部華化版本的「圖經」。

大二宗圖》(中古波斯語轉寫:Ārdahang波斯語ارژنگ‎,羅馬化AržangĀrzhang科普特語轉寫:Eikōn),在《摩尼光佛教法儀略》中音譯為《大門荷翼圖》(帕提亞語轉寫:dw bwngʾhyg [dō bunɣāhīg]),[1]摩尼教用來闡釋教義的圖集,俗稱《圖經》。

概述

畫家摩尼正在描繪一隻已死的狗。泥金裝飾手抄本,印度蒙兀兒帝國時代,約1610年。

《大二宗圖》據說是摩尼教創始人摩尼親手繪製,以視覺圖像來說明摩尼教的宇宙觀以及光明王國和黑暗王國的情況。因已佚失,所以書中描繪的具體內容不得而知。但摩尼因此書獲得畫家美名,在摩尼教卷宗裡通常會附以圖飾來作闡述。而在該教寺院中設有經圖堂,圖與經並列。[2]這部圖經的地位僅次於摩尼教正典七經,可見其重要性。

在後來的伊斯蘭教傳統中,摩尼並非以先知身份或宗教創始者為人熟知,反而是被當作一名藝術家。因繪製《圖經》之故,人們稱他為「畫家摩尼」。縱觀摩尼教的歷史,這一傳統似乎也得到了很好的印證。比如摩尼教徒對文獻的書寫、轉抄、記錄、保存以及繪製精美插圖和手抄本裝飾相當感興趣,尤其是涉及到這本《圖經》的時候。根據古代波斯文學的記載,《圖經》是一部前所未聞的非凡作品,是在一種極不尋常的情況下誕生的經書;據說在公元11世紀末的時候,於阿富汗東部城市加茲尼還保存有一份《圖經》。[3]

日本京都大學的文獻語言學教授吉田豐日语吉田豊 (言語学者)曾提出一種觀點,他認為在日本發現的一幅中國元朝時繪製的《摩尼教宇宙圖》中的內容就是來自這部《圖經》;換言之,他認為《摩尼教宇宙圖》中豐富的圖像其實就是一部華化版的「圖經」,這一觀點為匈牙利的宗教史學家兼摩尼教學者康高寶所接受。匈牙利亞洲宗教藝術史學家古樂慈也不反對吉田豐的觀點,但她認為這幅《宇宙圖》並不是直接採用《圖經》中的內容,而是在圖像同內容編排上進行了修飾和改組。《圖經》中的風格自然應該是類似於西亞手抄插圖卷本,且這些圖像從大小到形制都是專為插圖書而設計的。如果要將這種西亞的小型書籍插畫轉變成東亞的大型絹畫掛軸,對圖像和內容的重新篩選、修飾、改組是不可避免的。《宇宙圖》應該就是這樣一幅將多個原版圖像修飾以後再編排而成的作品。[4]

參考資料

  1. ^ Rault, Lucie. L'Hymnaire manichéen chinois Xiabuzan 下部讚 à l'usage des Auditeurs : Un manuscrit trouvé à Dunhuang, traduit, commenté et annoté. "Nag Hammadi and Manichaean Studies" series 94. Leiden: Brill Publishers. 2018: p. 363. ISBN 9789004380264 (法语). 
  2. ^ 龔方震 (编). 《融合四方文化的智慧》. 新北市: 新潮社文化出版. 2012: p. 94. ISBN 9789863161141. 
  3. ^ Asmussen, Jes Peter. ARŽANG. iranicaonline.org英语Encyclopædia Iranica. Columbia University. 1987 [2018-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7) (英语). 
  4. ^ Gulácsi, Zsuzsanna. Mani's Pictures: The Didactic Images of the Manichaeans from Sasanian Mesopotamia to Uygur Central Asia and Tang-Ming China. "Nag Hammadi and Manichaean Studies" series 90. Leiden: Brill Publishers. 2015: p. 440 [2018-12-20]. ISBN 978900430894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4)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