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 (小说)
《复活》(俄语:Воскресение)是帝俄文学家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晚年的代表作品,最后一部小说,于1899年出版。 《复活》是他长期进行思想和艺术探索的总结,这一时期,作者的世界观已经发生了激变,抛弃了上层地主贵族阶层的传统观念,用农民的眼光重新审查各种社会现象 起初,这篇小说被刊载在周刊《Niva》。托尔斯泰希望籍这本书暴露出被制度化的教会中的伪善,并且指出人所编写的法律是不公义的,相应地,他强调“上帝刻在每人心上的律法”——自然法,托尔斯泰曾研究康德的义务哲学与理性宗教,它们对托尔斯泰的影响都在《复活》里得到了表现。 故事情节俄国贵族聂赫留朵夫在年轻时和他姑妈家的女仆卡秋莎有了感情,但后来他占有了卡秋莎并遗弃了她,导致卡秋莎怀了身孕,被赶出去,并流落成妓女。多年过去了,作为陪审员的聂赫留朵夫却在法庭上看到了卡秋莎,此时的卡秋莎被人诬告成了杀人犯。此书描述聂赫留朵夫尝试帮卡秋莎脱离痛苦的经过,并注重描写他内心和道德的挣扎。 卡秋莎被诬陷谋杀,并误判被放逐到西伯利亚。聂赫留朵夫到监牢里探望她,也遇到其他犯人,并听到了他们的经历和故事,聂赫留朵夫慢慢察觉到在自己迷人、繁华的贵族生活外,世界是充满压逼、痛苦和野蛮的行径,以前他是視若無睹的。渐渐地他知道的,看见的也越来越多,他看见人无缘无故被铐进枷锁、被打、被囚禁在地牢。这一切片段犹如一格一格的底片在他眼前曝光,例如其中有一個小孩在一个倾泻的厕所旁的粪池里睡觉,因为地板上已经没有其他空余的地方,而这個小孩亦[何时?]麻木地向旁边一个男囚犯的腿上寻求爱和温暖。最后,此书的描写达到了一种诡异、可怕而梦幻的程度。 人物
大众及评论家接受程度[1]在出版之前,许多读者已经热烈地期待着这本书。当一位评论家知道封笔了25年的托尔斯泰将会再出版一部长篇而非短篇时,他这样地说:「哦上帝,希望将会有更多更多书出版」。事实上,这本书的銷售量比《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更好,然而它在现今西方的知名度却比不上托尔斯泰之前的作品,原因可能是该书本身艺术上的不足、对某些社会现象的如实而深刻的揭露以及许多有争议的观点与态度,例如它反对官办教会,支持基督教无政府主义等。[原創研究?] 有作家评论说《复活》中的人物比较平面化,相比较而言,托尔斯泰之前的作品更加注重对细节的描写。托尔斯泰本人希望赋予这部作品更多深层次的内涵,而非仅仅追求审美上的价值。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在分析托尔斯泰的创作时指出:托尔斯泰抛弃了“贵族阶层的一切传统观念,在自己晚期的作品里,对现代国家制度、教会制度、社会制度作了激烈的批判,而这些制度所赖以建立的基础,就是群众的被奴役和贫困,就是农民和一般小业主的破产,就是从上到下充满整个现代生活的暴力和伪善。” 起初此书在出版时被删减,直到1936年,完整准确的小说才正式出版。许多出版商出版了他们自己的版本,因为他们以为,托尔斯泰如之前的许多作品一样放弃了版权,不过他保留了所有版权,并把版权使用费都捐给了Dukhobors,這是一个希望转移到加拿大的俄国和平主义团体。 電影改編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ru:Воскресение (Толсто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