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法典荷里活

在這張1931年的宣傳照片中,多蘿西·瑪卡伊爾英语Dorothy Mackaill在電影《Safe in Hell英语Safe in Hell》中扮演一名由秘書轉變成的妓女,該片是華納兄弟公司的前法典電影。
前法典電影《人民公敵》(1931年),能夠出現罪犯、反英雄主角。
42nd Street英语42nd Street (film)》(1933年)內的電影對白已對海斯法典做出了讓步,但仍出現性感化的形象。

前法典荷里活(英語:Pre-Code Hollywood)是美國電影工業於1929年廣泛在電影中採用有聲,以及執行電影製作守則審查規範之間的短暫時代,該守則在1934年中期俗稱「海斯法典」(Hays Code)。雖然守則在1930年通過,但監督不力,直到1934年7月1日隨著法典執行局英语Production Code Administration(PCA)的成立,守則才得到嚴格執行。在這之前,電影內容大多是受到地方法律、製片廠關系委員會(Studio Relations Committee,SRC)與主要製片廠之間的談判以及大眾輿論的限制,而不是嚴格遵守海斯法典,荷里活的電影製作人往往不理會海斯法典。

因此,1920年代末和1930年代初的一些電影會描述或隱含了性暗示、白人和黑人之間的愛情和性關系、輕度粗言穢語非法使用毒品濫交賣淫出軌墮胎、激烈暴力同性戀。惡毒的角色會從他們的行為中獲利,在某些情況下沒有發生重大後果。例如《人民公敵》、《小霸王》和《傷面人》等電影中的黑幫分子被許多人視為英雄而非邪惡角色。強勢的女性角色在《Female英语Female (1933 film)》、《Baby Face英语Baby Face (film)》和《Red-Headed Woman英语Red-Headed Woman》等的前法典電影中無處不在。[1][2]許多荷里活的大明星如奇勒·基寶比提·戴維絲芭芭拉·史坦威Joan Blondell英语Joan Blondell愛德華·羅賓遜都是在這個時代開始他們的生涯。然而,其他在這段時期表現出色的明星,如Ruth Chatterton英语Ruth Chatterton(她去了英國)和Warren William英语Warren William(被稱為「前法典之王」,於1948年去世),卻在同一代人裡被大眾遺忘。

美國的羅馬天主教徒英语Catholic Church in the United States從1933年底開始發起了一場對抗他們認為美國電影傷風敗俗的運動,並在1934年的上半年不斷升級。再加上政府可能接管電影審查制度,以及社會研究似乎表明,被視為不道德的電影可能會助長不良行為,這些都足以迫使電影公司屈服,以加強監督。

參考資料

  1. ^ Jackie S. Women in Pre-Code Film. womensmediacenter.com. 2010-09-15 [2021-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5) (英语). 
  2. ^ Pre-Code: Hollywood before the censors. Pre-Code: Hollywood before the censors. 2019-04-25 [2021-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25) (英语).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