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寺
东大寺(日语:東大寺/とうだいじ Tōdai Ji),位于日本奈良县奈良市雜司町,是日本佛教华严宗大本山、南都七大寺之一。1998年作为“古都奈良的文化財”的一部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東大寺由信奉佛教的圣武天皇興建於728年,因为建在首都平城京以东而得名,另外有西大寺相對應。其後聖武天皇在日本各地興建68餘座國分寺(正式名稱為「金光明四天王護國之寺」),東大寺是階位最高的總寺院。 此寺大佛殿正面宽度57米,深50米,为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筑,殿内供奉高15米以上的盧舍那大佛像。寺院内还有南大门、二月堂、三月堂、正仓院等建築,其中南大门有很著名的双体金刚力士像;二月堂能够俯视大佛殿和眺望奈良市区。 起源与歷史創建与大佛铸造東大寺之起源较大佛的铸造稍早,8世纪上半叶大佛殿以東,若草山麓建立起了寺院的前身。据《東大寺要錄》记载,天平5年(733年)若草山麓創建的金鐘寺是東大寺的起源。另有一说,据正史《续日本纪》载,神龜5年(728年),第45代天皇聖武天皇与光明皇后的皇子菩提早逝,为此在若草山麓设山房,常住有僧侶9人,此为金鐘寺之前身。据载金鐘寺在8世紀中叶设有羂索堂、千手堂等,据推测羂索堂应为現在的法華堂(又称三月堂,本尊为不空羂索观音)。天平13年(741年)国分寺建立之詔发布,翌年(天平14年,742年),金鐘寺被定为大和国的国分寺,更改寺名为金光明寺。大佛的铸造始于天平19年(747年),「東大寺」之寺号应该是始于此时。另外,监管東大寺建設的「造東大寺司」的可考最初史料记载为天平20年(748年)。 聖武天皇颁布大佛造立之詔是在天平15年(743年)。当時,都城为恭仁京(今京都),天皇行宫是位于恭仁京东北的紫香乐宫(今滋賀县甲賀市),大佛铸造也在当地开始。此后聖武天皇於短時間内屡次迁都,2年後的天平17年(745年),定都平城京的同时,在現在的東大寺所在地开始了大佛的铸造。这是一项艰难浩大的工程,大佛铸成以后,天平勝寶4年(752年)天竺(印度)出身的僧人菩提僊那主持了大佛开眼会。大佛铸造完成后大佛殿的建設工事又接着开始,最終於天平宝字2年(758年)竣工。東大寺曾多次毁於火災及地震,現存遺址於1709年建造。東大寺曾因1180年及1567年的動亂付諸一炬,大佛殿、戒壇院等皆被燒毀。今日所見的東大寺大佛殿是花費25年,於1709年完成重建,光是鑄佛就用了8年,並且重建後的規模只有之前的3分之2。 距今1300年前的奈良時代,不僅是一個繁華的時代,同時也是一個相繼遭受政變、乾旱、飢荒、地震、流行性瘟疫的慘淡時代。天平12年(740年)2月,聖武天皇尊崇《華嚴經》的教義,看到由民眾協助建造而成的盧舍那佛深受廣眾敬仰的情景十分感動,于是發願建造廬捨那大佛。[1] 聖武天皇認為世人要相互關懷,並希望一般國民齊心協力來完成大佛的建造。這樣的思想始終貫穿于每個時代的大佛復興與修理事業中,傳承至今。 奈良時代的東大寺奈良時代的東大寺的伽藍南北方向上南大門、中門、金堂(大佛殿)、講堂直线排列,講堂的北側的東,北,西三方向为僧房,僧房以東是食堂,南大門和中門之間左右東西有两座七重塔,推断高約100米。周围围有回廊。天平17年(745年)起工到伽藍全部完成花费了几近40年。 奈良時代有南都六宗(华严宗、法相宗、律宗、三论宗、成實宗、俱舍宗),当时的六宗「宗派」划分不比现在严格,将之理解为「学派」或许更为贴切,当时寺院通常兼学多宗的经论。東大寺在近代以后虽被归为华严宗,在奈良時代是六宗兼学之寺,大佛殿内有收纳各宗经论的「六宗厨子」。平安時代空海在寺内设立真言院,加上真言宗、天台宗成为八宗兼学之寺。 文化财产國寶
重要文化财产
(注)「賢劫经」1897年被指定为重要文化財产(舊國寶)但是现在所在不明。也未能留下照片。
事件2015年4月10日發現國寶大佛殿的「須彌壇」大佛基座、國寶南大門的金剛力士像的基座、欄杆都有遭人潑灑油液的痕跡。據NHK調查發現,至少有6府縣的24家寺院、神社的古蹟也相同遭殃。[2] 相關條目参考
外部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