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小調觸技曲與賦格, BWV 565
d小調觸技曲與賦格,作品号BWV 565為巴赫著名的作品,同時也是風琴作品中最傑出的作品之一。但自1980年代起有學者質疑此曲是否由巴赫本人所作。此曲亦有多個改編版本,如法國號[1]、鋼琴、交響樂、弦樂四重奏等,也出現於各流行媒體中,包括迪士尼的幻想曲。 分析來源和大部分的巴赫風琴作品一樣,此曲沒有任何原作手稿留存至今,約翰尼斯·林克手抄本雖無標註日期,但為歷史最悠久的版本。林克除了創作少量作品,他亦因抄錄不同著名作家的作品而著名,如喬治·波姆、約翰·帕海貝爾、迪特里克·布克斯特胡德等[2]。在林克的手抄本中已使用「觸技曲與賦格」(Toccata Con Fuga)的標題,及使用義大利速度用詞和音樂記譜法(如斷音、延音)。其後一些18世紀的手抄本皆在不同程度上參考上述版本。 風格此曲有簡單的北德風格,具開放式的開首及結尾,除了曲中長長的宣敘調可能是參考約翰·海因里希·布特的創作手法[2]。曲中部分的旋律則取自約翰·帕海貝爾的D小調幻想曲等曲目[3],而在賦格中使用其他人的旋律是巴赫時期中常用的創作手法。 觸技曲此曲第一部分為觸技曲,開首為一組平行的八度音和減七和弦琶音,其後形成D大調平行鍵。然後是三段短促的八度旋律,再以減七和弦的琶音轉回D小調。接着是一連串較隨意的樂段,並以A小調的踏板音作輔。最後以連續的三連音過渡到慢板結尾樂段。 賦格此曲第二部分為四聲部賦格,主題以十六分音符組成。第二聲部比第一聲部高四度,而不是巴赫作品中尋常的五度,但高四度能令此曲變得更自然。當四個聲部全部呈現後,樂曲轉入降B大調,後又奏出結尾的裝飾奏,最終以慢板和弦作結。 作者一般來說,此曲的作者皆被認為是巴赫本人,但一些學者卻質疑此說法。彼得·威廉在1981年發表文章指出此曲具有一些當時未出現或極少出現的作曲手法[4],如:
以上理論被其他學者加以推演,他們認為作者最早應在18世紀初出生,在1730年代後(甚或1750年代後)才作此曲,令此曲的風格能得以解釋[5]。學者大衛·韓福瑞提出作者可能是約翰·彼得·克爾納[6],他與巴赫家關係密切。 1981年的文章中彼得·威廉提出另一個可能性,此曲改編自一首沒有留存至今的小提琴作品,這可解釋作者為何沒為樂曲加入適合風琴演奏的和音。現今已知巴赫為兩首小提琴獨奏曲編風琴作品,如G小調第一奏鳴曲和E大調第三組曲。彼得·威廉嘗試用此曲還原成小提琴曲,並加以出版和舉行演奏[7] (彼得·威廉(A小調)小提琴曲的開首部分與賦格部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此外也有其他人此曲還原成小提琴曲[8],亦有人認為此曲編自五弦大提琴作品[9]。其他學者也曾作出詳細的研究,但現在仍未有一致的結論。 參考資料參照
參見外部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