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眶蟾蜍

黑眶蟾蜍
黑眶蟾蜍, 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两栖纲 Amphibia
目: 无尾目 Anura
科: 蟾蜍科 Bufonidae
属: 头棱蟾属 Duttaphrynus
种:
黑眶蟾蜍 D. melanostictus
二名法
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
(Schneider, 1799)
異名

Bufo melanostictus

黑眶蟾蜍學名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是蟾蜍科下的一種,廣泛棲息於農林、低地,城鎮內的校園、溝渠等地方。每到繁殖季節就會成群出沒於溪澗或具水源的地方,雄性發出鳴亮的求偶叫聲,並互相擁抱,一時蔚為奇觀。由於牠較其他蟾蜍更接近人類居住地,而且數目相當多,因此俗語中的癩蛤蟆多指黑眶蟾蜍(在台灣也有指盤古蟾蜍)。

外觀描述

黑眶蟾蜍最大的外觀特徵就是自吻部開始有黑色骨質棱,一直沿眼鼻腺延伸至上眼瞼並直達鼓膜上方,形成一個黑色的眼眶,故命名。體型中等至大型,顯現明顯的兩性異形雄性平均體長50至60mm、雌性則可達90mm或以上。有多樣不同的體色,背部多為黃棕色或灰黑色等,上面佈滿黑褐色的雜色花斑,腹部則為乳黃色,皮膚粗糙。吻端鈍圓,頭略寬,上下頷附近均有黑色線,單咽下內藏聲囊。眼後有香腸狀的耳後腺,鼓膜顯著,除頭部外全身均佈滿大小不一的疣粒或小瘤,疣粒及小瘤均有黑色角質刺。在受驚嚇時除耳後腺會分泌出白色毒液外,全身疣粒亦會分泌出毒液以自衛。前肢較細長,後肢則較粗短,均呈圓形,無而僅有半蹼,指尖亦呈黑色。

棲地及生態習性

黑眶蟾蜍的適應性強,能在不同環境下生存。主要棲身於闊葉林、河邊草叢及農林等地,亦會出沒在人類活動的地區,如庭院及溝渠[2]

全球主要分佈在華東地區,此外在孟加拉台灣香港印度寮國澳門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越南柬埔寨均有發現。亦被引入到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在不丹有存疑的記錄。

夜行性,日間主要躲藏在土洞及墻縫中休息,至晚間才外出尋找昆蟲為食,偶而也吃蚯蚓等。少跳躍,多以爬行形式活動。在香港除了紅脖游蛇眼鏡蛇因不受其毒液影響外,其他類一般不選擇捕食黑眶蟾蜍。

繁殖季節相當長,但多是以春夏兩季為主(2-6月)。每到繁殖季節便成群聚集在較開闊的河邊交配,雄性發出高昂的一系列叫聲以吸引異性。常發生群交現象,一群雄性圍抱著少數雌性,並進行體外受精。 雌蟾多於流水或靜水中產,每次可達數千顆,成串念珠狀,黑色卵子則在透明膠質長串中,一般可達8以上。卵子在水中發育成黃棕色蝌蚪,蝌蚪亦有毒性,體色漸深並慢慢長出四肢及脊棱。

用途

黑眶蟾蜍的背部

蟾蜍的耳後腺及疣粒均藏毒液,把這些白色乳液加工可製成名貴中藥「蟾酥」,可用于解毒消腫等[3]。另外蟾蜍自然蛻下的角質衣膜製成的「蟾衣」亦有藥用效果。此外把黑眶蟾蜍除去內臟後加工製成的「乾蟾」亦是中藥材的一種[4]

分類學

2006年所發表的兩棲類系統發生學研究將原本的蟾蜍屬Bufo)重新調整,其中的黑框蟾蜍歸類於新設的一屬Duttaphrynus學名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5]

保护

本种于2023年被收录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6]

參見

注释

  1. ^ Peter Paul van Dijk, Djoko Iskandar, Michael Wai Neng Lau, Gu Huiqing, Geng Baorong, Lue Kuangyang, Chou Wenhao, Yuan Zhigang, Bosco Chan, Sushil Dutta, Robert Inger, Kelum Manamendra-Arachchi, Muhammad Sharif Khan. 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04. [2009-04-08]. 
  2. ^ 黑眶蟾蜍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載台灣大學動物博物館
  3. ^ 蟾酥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載中藥標本館
  4. ^ 黑眶蟾蜍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載CCTV,2007年11月16日
  5. ^ Frost, Darrel et. al. The Amphibian Tree of Life.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2006, 297 [2008-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9). 
  6. ^ 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2023-06-26 [2023-1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09). 

參考書目

  • 《香港的兩棲類和爬行類》;卡遜,劉惠寧、鮑嘉天合著;周家煒譯;市政局;1988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