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岙俞氏宗祠29°22′14.09″N 121°14′39.78″E / 29.3705806°N 121.2443833°E
马岙俞氏宗祠,又名唐刺史俞公家庙,是中国浙江省宁海县的一座宗祠,堂号为永思堂。宗祠位于深甽镇马岙村中部,现存建筑建于民国元年(1912年),建筑面积693.87平方米[1]。马岙俞氏宗祠戏台为单藻井戏台,2006年5月与县内其他9处古戏台一起以“宁海古戏台”的名义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历史马岙村原住民为马姓。后周显德四年(957年),俞氏先祖自新昌县迁至马岙,此后居民多为俞姓。村中共有大宗祠、义祠、小祠堂三座祠堂,其中的俞氏大宗祠始建于明万历八年(1580年)[3]:78。清顺治五年(1648年),俞抒素发动“白头翁”反清起义,指挥部位于宗祠。起义失败后宗祠连同800户民居被焚毁。康熙十九年(1680年),宗祠于原址重建,宣统二年(1910年)再毁。次年,族人推俞民承为经理重建宗祠,聘请宁海和新昌两县工匠,采用“劈作做”方式重建宗祠,1916年落成,形成当下形制[4]。 形制马岙俞氏宗祠坐东北朝西南,建筑面积693.87平方米。建筑中轴对称,自西北至东南有前天井、仪门、戏台、正厅,左右有厢房[5]。 宗祠仪门硬山顶,面阔三间两弄,门上绘有门神,上悬“唐刺史俞公家庙”匾额,左右有楹联“发源由剡邑,溯本自青州”,仪门左右有1916年在新昌朱埠打制的青石狮一对。仪门明间后设置戏台,平面近正方形,宽4.7米,深4.6米[5]。戏台顶为单檐歇山顶,檐角飞翘。戏台藻井由十六组异形拱昂组成螺旋形,归结于顶部明镜,镜中原有雕件已脱落。每组拱昂设置十三个假昂和一个龙首,龙首下雕刻小狮,井口刻有蝙蝠。戏台后设四扇屏风,其上图案已损坏[6]:147。戏台面高1.5米,周围设置回字形围栏,上有《白蛇传》、《桃園結義》等图版。正厅为单檐硬山顶,抬梁穿斗混合式梁架,面阔三间,宽15.7米,深13.7米,梁上刻有人物图案,廊柱刻有倒挂狮、母子鹿木雕。正厅正中挂圣旨牌,下悬“永思堂”、“殿中执法”两块金匾,左右有“云骑三尉”、“飞骑上尉”金匾,正厅楹联为“留一点心田,百世子孙耕不尽;绵万年血食,四时祖宗享无疆”。中轴线两旁各有七间厢房,梁上有凤穿牡丹、松鼠葡萄等图案,栏杆上有对联“逸事放当年,乐奏升平,岁歌大有;闲情消永昼,花簪妇女,竹马儿童”。宗祠后有黄道街,始于南宋,与南宋殿前将军俞极宗有关[5]。 保护和利用
马岙俞氏宗祠古戏台于2003年被列入宁海县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作为宁海古戏台的一部分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宗祠自1984年改为村大会堂后,已不再演戏[1]。2014年,宁海县文物部门对宗祠实施修缮[7]。2020年3月,马岙俞氏宗祠获得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资助128万元人民币,用于宗祠和戏台维修[8]。 图片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