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禮遜譯本
馬禮遜文理譯本,正式名稱為神天圣書,是新教人士馬禮遜等人翻譯的文理(文言文)新舊約全書,標誌著新教的中文譯經正式拉開了帷幕,是中文譯經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對後世譯本產生了不少的影響。 簡介1807年,第一位到中國的新教宣教士英國倫敦會的馬禮遜抵達廣州,不久就開始翻譯《聖經》。他參考了在川天主教傳教士白日昇的巴設譯本(Basset–Su Chinese New Testament, 1707),巴設譯本采用“神”来翻译God,所以马礼逊在他的译本中也使用“神”,至于圣灵,他翻译为“圣风”[1]。至1813年將《新約》譯完,並於1814年出版。之後,他與宣教士米憐合作,完成了《舊約全書》的翻譯。1823年在馬六甲將全部《聖經》以《神天聖書》之名出版。《舊約》稱《舊遺詔書》、《新約》則稱為《新遺詔書》。馬禮遜的譯本晚於馬士曼译本一年。 馬禮遜沒有將 Testament 翻譯為“約”,而是翻譯為“遺詔”,因 Testament 不但有“約”之義,也有“遺命”之義,參希伯來書第十章第十六節。 特色
參见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