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授課中學
香港的中文授課中學(簡稱中中、中文中學、CMI學校;英文稱為Chinese as Medium of Instruction School,意思是以粵語為教學語言的學校,下稱中中),此類中學的中一至中三年級,除英文科外,其它各科均採用以中文編寫的課本和講義,課堂上教師以粵語向學生講課(中國及/或中文相關科目或會使用普通話講課,參見以普通話教授中文科),至於中四年級或以上,則依照個別學校而定。 2010年9月實施「微調中學教學語言」政策後,香港的中學不再二元地分為「英文中學(英中)」和「中文中學(中中)」,當中亦包括達一定門檻去開辦部分英文班的中學,及「部分科目按組別用英文教學」,即只有部份科目或課時以英文授課的情況,讓學校根據校情去執行教學語言的運用。但坊間及傳媒仍常使用有關名詞,一般會將「全開英文班」的中學稱為「英文中學」。 概況雖然香港居民以日常使用中文的華人為主,但是1842年開埠後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是由英國管治。此後長達約130年的歲月裡(日佔時期除外),英文是香港唯一的法定語文 ,直至1974年,中文才成為另一法定語文,但其地位仍遠不及英文,加上英文在世界通行的地位,使社會普遍對英文甚為重視,形成「重英輕中」的風氣,甚至在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後仍然没改變(詳見香港語文)。在普及學校教育以後,就讀英文中學的學生的一直比讀中文中學的高,到1990年代初,用英語學習的學生超過90%。[1] 早期把這種現象作為問題提出來的有兩個關鍵的文件。1982《國際顧問團報告書》指出「教學語言的疏離性與普及教育的包容性的互相衝突」, 認為要解決普及教育及英文中學主導的矛盾,是政府頒令初中用廣州話(中文)教學。1990《四號報告書》提出「中英混用引致中英不通」,批評混合語的使用,建議向學校發出“確實的指引”,勸諭校長採用正確教學語言(中文)。 直接影響當前政策的是1996年的《教統會六號報告書》和1997年9月的《中學教學語言指引》(下稱《指引》)。它們的要點是:
在政府公佈英文中學名單,以及部分學校為保留英語教學提出申請、教署評核的這段期間,社會上即時引起了不少震撼。而政策實施以來,也出現各種的反響。 香港政府自1998年9月開始實施《指引》,強逼大多數英中轉為中中,在中一年級開始推行母語教學,並逐年擴展至較高班級,當年就有超過7成的中一學生需在新學年起接受母語教學。只容許100間中學(部份學校上訴後增至114間)可保留原有的英文教學。如希望轉為英中,必需得到當時的教育署、後來的教育統籌局或現在的教育局批准。 2009年教學語言政策微調,政府讓符合資格的學校自由選擇教學語言,包括可全面採用英語授課(但教中文科會用粵語),或全面採用母語教學(唯教英文可用英語)。部分甚至在國外設立僑民學校(或稱國際學校),讓國民及其下一代即使旅居國外,亦可以接受自己本國的教育,並使用自己的母語學習,例如在香港的美國國際學校、香港日本人學校、法國國際學校、德瑞國際學校、韓國國際學校等。 目前香港教育体系内,英語教學、中文教學的情況並存。但香港的八所資助大學和四所自資大學,只以英語授課。 相關政策的批評政府政策矛盾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回歸後聲稱鼓勵中學推行母語教學,更強逼大部份中學轉為中中,但政府開辦的官立中學絕大部份是英文中學,連部份1990年代才創辦的新官立中學亦是英文中學。 高官未有以身作則不少香港政府高官的子女,所就讀的都不是推行母語教學的本地中文學校,而是英文學校,甚至是全英語環境的國際學校或外國學校,因此有批評指政府在推行母語教學上沒有以身作則,進一步削弱鼓勵母語教學的說服力和香港社會對母語教學的信心。例如:
對學生成績的影響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曾榮光教授,於2008年3月14日公佈曾被教育局禁止公佈的母語教學成效追蹤研究。研究顯示首批接受母語教學的中學生,入讀本港大學的機率較英文中學學生大減一半。若中文中學學生在中四、中五轉用英語學習,入大學的機會明顯增加。[6] 香港培正中學的教學模式1997年香港推行「母語教學」時,經常以「香港培正中學」作為「母語教學」的模範,首任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曾參觀該校,並公開演講,指該校過去五年的中學會考英文科平均合格率達百分之八十,比同期全港英文中學在這科的平均合格率高出兩成,證明「母語教學」的成功[7]。 實際上培正中學一直採用「英書中教」(英文書、中文教)的混合模式教學,和政府推行的「中書中教」「母語教學」模式不同[8][9]。 參看參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