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庄

韦庄
唐朝前蜀官員、詩人
同平章事
國家唐朝前蜀
時代唐朝五代十国
姓名韦庄
端己
氏族京兆韦氏
本籍京兆杜陵
出生836年
开成元年
唐朝京兆郡杜陵县
逝世910年(73—74歲)
前蜀武成三年
前蜀成都花林坊
《浣花集》、《秦妇吟》

韦庄(836年—910年),端己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晚唐五代十国时期政治家、诗人、花間派詞人,曾任前蜀同平章事。与花间派词人溫庭筠合称「温韦」。

生平

广明元年(880年)韦庄在长安应举,黄巢攻占长安以后,与弟妹失散,浪跡天涯。中和三年(883年)三月,在洛阳寫有悼念黃巢之變的長篇樂府詩秦妇吟》。昭宗乾宁元年(894年)进士,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乾宁四年(897年),李询为两川宣谕和协使,聘用他为判官。在四川時為王建掌書記,前蜀開國制度皆韦莊所定[1],官至吏部尚書同平章事武成三年(910年)八月,卒於成都花林坊。葬白沙之阳。文靖

韦庄是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與溫庭筠並稱“溫韋”。韦庄的弟弟韋藹所編之《浣花词》流传。《花間集》收四十八首。杨慎升庵外集》评韦庄词“明白如画,蕴情深至”。况周颐蕙风词话》称他“尤能运密如疏、寓浓于淡,花间群贤,殆鲜其匹”。近人王国维谓之“骨秀也”,评价更在温庭筠之上。

身世

韦庄出生关中郡姓首族京兆韦氏,但其世系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张唐英蜀梼杌》、计有功唐诗纪事》和尤袤全唐诗话》记载韦庄是韦见素的后代[2][3][4],《新五代史》和《资治通鉴》则进一步指出韦庄是韦见素的孙子[5][6],按照这种说法,韦庄出自南皮公房[7]。而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记载,韦庄是韦应物的曾孙[8],属逍遥公房[7]夏承焘韦端己年谱》认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记载,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认同《蜀梼杌》等的记载,而聂安福韦庄集笺注》采取折中的说法,认为《新五代史》和《新唐书》均为欧阳修所撰,似不应前后矛盾,“见素之孙”或许是指韦见素的裔孙,并非限指同一房系[9]任海天指出如果韦应物是韦庄的四世祖,韦庄在自己的诗文中不可能从不提及,这有悖于唐代文人喜好标榜先祖,乃至攀附权贵名流的心理及社会风气,同时代的文人也不曾提到韦庄有这样一位诗名显赫的曾祖;而且《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谬误很多,所以韦庄应是韦见素的后人[7]曹丽芳也指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谬误甚多,前人多有考证,其记载恐不如《蜀梼杌》等可靠,但出于无其它佐证,暂且存疑,并没有发表自己的见解。[9]齐涛则提出了《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记载的韦庄祖父名撤,而《浣花集》卷二《雨霁晚眺》诗有“仍闻关外火,昨夜撤皇都”,没有避讳“撤”字,与唐代避家讳之风不合,除《新唐书》外,《新五代史》、《蜀梼杌》、《资治通鉴》都称韦庄为韦见素的后裔,据此两点似可定韦庄为韦见素的后裔,属南皮公房[10][11]

参考资料

  1. ^ 《十国春秋·蜀国》:凡开国制度,号令,刑政,礼乐,皆由莊所定。
  2. ^ 《蜀梼杌·卷上》:八月,吏部侍郎平章事韦庄卒。庄字端己,杜陵人。见素之后。
  3. ^ 《唐诗纪事·卷六十八》:庄,字端己,杜陵人,见素之后。曾祖少微,宣宗由书舍人。
  4. ^ 《全唐诗话·卷五》:庄,字端己,杜陵人,见素之后。曾祖少微,宣宗中书舍人。
  5. ^ 《新五代史·卷六十三·前蜀世家第三》:蜀恃险而富,当唐之末,士人多欲依建以避乱。建虽起盗贼,而为人多智诈,善待士,故其僭号,所用皆唐名臣世族;庄,见素之孙;格,浚之子也。
  6. ^ 《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十六·后梁纪一》:辛丑,以前东川节度使兼侍中王宗佶为中书令,韦庄为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阆州防御使唐道袭为内枢密使。庄,见素之孙也。
  7. ^ 7.0 7.1 7.2 任海天. 《韦庄研究》.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4. ISBN 7-02-004998-2 (中文(中国大陆)). 
  8. ^ 《新唐书·卷七十四·表第十四·宰相世系四》
  9. ^ 9.0 9.1 曹丽芳 《韦庄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 2003年博士论文
  10. ^ 齐涛 《韦庄非韦应物之后》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 第01期
  11. ^ 齐涛 《韦庄家世小辨》 《史学集刊》 1987年 第01期

參考書目

  • 曲滢生:《韦庄年谱》
  • 夏承焘:《韦端己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