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福绵审阮福綿審(越南语:Nguyễn Phúc Miên Thẩm/阮福綿審,1819年12月11日—1870年4月30日),初名阮福晛(越南语:Nguyễn Phúc Hiện/阮福晛),字仲淵,又字慎明,號椒園、倉山居士,別號白毫子,越南阮朝明命帝第十子,生母淑嬪阮氏寶,越南詩人。 生平嘉隆十八年十月二十四日(1819年12月11日),阮福綿審在順化皇城出生。剛出生時右眉有一根長白毫,體有四乳,腰上有紫痣,左胸前有癍,其上有毛,嘉隆帝聽說後十分高興,賞賜黃金十兩。阮福綿審年幼時體弱多病,非常愛哭,有時甚至哭出血來。有個名叫雲的道士為他祈福消災,並稱阮福綿審為太白金星降精。其後病好如初。 阮福綿審年幼時就十分好學,讀書很用功,尤其喜愛唐人絕句。明命十六年(1835年),阮福綿審跟從父親明命帝郊壇祭祀,作有詩文,後又隨駕作應制詩,受到明命帝嘉獎,受封為從國公(越南语:Tùng Quốc Công/從國公),賜其出府於廉能坊,與十一弟阮福綿寊府邸相接,二人日日唱和。嗣德七年(1854年),晉封從善公(越南语:Tùng Thiện Công/從善公)[1]。 嗣德十九年(1866年),阮福綿審的女婿段有徵(適阮氏世菊)伙同段有愛、段司直、張仲和、范梁等人煽動修築万年基士卒造反,擁立丁導(原名阮福膺福)為主,但叛乱遭到嗣德帝镇压,段有徵等人被处决,阮氏世菊被迫削髮為尼,阮福绵审也受到此次叛乱遭到牵连;不过,嗣德帝还是认为阮福绵审以忠孝为本,惟选择了错误的女婿,故没有严厉责罚他,仍然命其兼任尊人府尊人[2][3]。 嗣德二十三年三月三十日(1870年4月30日),阮福綿審逝世,享壽52歲。嗣德帝命阮福綿寊賜祭,追贈諡号文雅。嗣德三十一年(1878年),追贈為從善郡王(越南语:Tùng Thiện Quận Vương/從善郡王)。保大十一年十月二十四日(1936年12月7日)[4],朝廷追贈阮福綿審為從善王(越南语:Tùng Thiện Vương/從善王)[5],改諡端恭[6]。 阮福绵审作为阮朝一位具有代表性的诗人,在现代越南仍然受到尊敬,越南一些城市也有以他的称号命名的学校[7]。 著作阮福綿審一生著作頗豐。有《衲被集》、《倉山詩集》、《倉山詩話》、《倉山詞集》、《淨衣記》、《式穀編》、《老生常談》、《學稼誌》、《精騎集》、《歷代帝王統系圖》、《詩經國音歌》、《讀我書抄》、《南琴譜》、《歷代詩選》、《北行詩集》[8]、《倉山詩鈔》、《皷枻詞》等。其中,《倉山詩話》为现代越南唯一仅存的诗话,也被中国学者视为越南文人诗论中的成熟之作[9]。 阮福绵审9岁便能写诗,汉学功底深厚、性格恬淡,曾跟兄绍治帝出巡各地;他和綏理王阮福綿寊、阮文超、高伯适等文人齐名,又与兄弟绥理王阮福綿寊、襄安郡王阮福绵宝三人因诗词并称为“阮朝三堂”;嗣德帝也曾称赞道:「文如超、适無前漢,詩到從、綏失盛唐。」[10]他的诗文《献风》及《皷枻词》也曾被出使清朝的阮朝使臣赠送给清朝。在词学不发达的越南,从善王是该国历史上创作词数量较多、风格较具特色的词人之一,其短调清丽可诵,长调亦有气格,与南宋词人姜夔、张炎的词有几分相似,惟多个人伤时别绪之情,偏重于咏物送别。但仍然被后世学者视为越南词学的高峰[11][12]。清朝词学家况周颐也曾在《蕙风词话》中提及阮福绵审之词作,对其评价颇高[13]。 《疏簾淡月‧梅花》云:
学者蒋国学指出该词“意境深远、用典巧妙”,并认为其符合张惠言「意內言外」词学理念[14]。 《望江南》十首,录二云:
《沁园春·过故宫主废宅》云:
《玉漏迟·阻雨夜泊》云:[13]:148
家庭妻室子女阮福綿審有20子12女。後代按御賜肉字部起名。
引用
外部链接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Author:阮福綿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