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英雄傳战史
以下內容,記述著田中芳樹所著作小說《銀河英雄傳說》故事中戰史的列表。
前傳戰役
達貢星域會戰
-達貢星域會戰-
|
宇宙曆640年/帝國曆331年 7月
|
帝國軍 (攻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分艦指揮
|
遠征軍艦隊
|
52600
|
遠征軍總司令官 海貝爾特元帥(三皇子)
|
英格爾休塔中將 哈森克裡佛中將
|
巴森海中將 修米特林提督 卡夫曼提督 畢羅提督
|
同盟軍 (守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分艦指揮
|
迎擊軍艦隊
|
約25000
|
總司令 林·帕歐中將
|
參謀長 尤斯夫·托波洛中將 歐魯特裡奇少校
|
提德中將 歐雷文斯基提督 安德拉修提督 艾爾斯泰德提督 穆凱提督
|
結果
|
銀河帝國遠征軍几乎全軍覆沒,368200人得以撤回,生還率8.3%。 同盟軍方面,250萬大軍中,234萬人生還,沒有損失任何一名提督。从此拉开双方150年的战争
[1]
|
第二次迪亞馬特會戰
-第二次迪亞馬特會戰-
|
宇宙曆745年/帝國曆436年 12月
|
帝國軍 (攻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旗艦隊
|
8000
|
宇宙艦隊司令長官 茲因丁元帥
|
--
|
--
|
中堅艦隊
|
8000
|
修利達上將
|
--
|
--
|
左前翼艦隊
|
8000
|
米克貝爾加中將
|
--
|
--
|
右前翼艦隊
|
8000
|
豪沙·馮·舒坦艾爾馬克中將
|
--
|
--
|
奇襲艦隊
|
8000
|
哥歇爾上將
|
休迪蓋爾少將 坎菲希拉上校
|
--
|
奇襲艦隊
|
8000
|
蓋特中將
|
帕魯希維茲少將
|
--
|
奇襲艦隊
|
8000
|
卡爾汀波倫中將
|
--
|
--
|
同盟軍 (守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旗艦隊
|
11000
|
宇宙艦隊司令長官 布魯斯·阿修比上將
|
總參謀長 羅察士上將
|
--
|
第4艦隊
|
8000
|
賈斯帕中將
|
--
|
--
|
第5艦隊
|
8000
|
渥利克中將
|
--
|
比克古下士
|
第8艦隊
|
5000
|
方秋林中將
|
--
|
--
|
第9艦隊
|
8000
|
貝爾迪尼中將
|
柯帕菲爾特少將
|
--
|
第11艦隊
|
8000
|
柯布中將
|
--
|
--
|
結果
|
帝國軍的人才資源受到空前的嚴重打擊及損失,銀河帝國方面,終於下定决心在伊謝爾倫迴廊內建設巨大要塞。 同盟軍方面獲得大勝,卻沒有人為勝利舉杯慶祝,因为「730年黨人」失去了他們的領導者天才阿修比。
|
外傳戰役
艾爾·法西爾戰役
-艾爾·法西爾戰役-
|
宇宙曆788年/帝國曆479年 5月
|
帝國軍 (攻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入侵艦隊
|
1000
|
帝國軍提督
|
--
|
--
|
同盟軍 (守方)
|
艦隊/據點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巡防艦隊
|
1000
|
司令官 林奇少將
|
--
|
楊威利中尉
|
結果
|
因司令官林奇少将临阵逃脱,一半战舰自行逃离艾尔·法西尔,来不及逃亡的大部份投降,逃回艾尔·法西尔只有200舰约五万官兵。
|
-艾爾·法西爾大逃亡-
|
宇宙曆788年/帝國曆479年 5月
|
帝國軍 (攻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入侵艦隊
|
2800
|
帝國軍提督
|
--
|
--
|
同盟軍 (守方)
|
艦隊/據點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平民
|
巡防艦隊
|
200
|
司令官 林奇少將
|
--
|
--
|
民船艦隊
|
大量
|
楊威利中尉
|
--
|
菲列特利加·格林希尔小姐 羅姆斯基醫生
|
結果
|
司令官林奇少將成為戰俘。是年21岁的杨威利中尉因协助300万平民顺利逃亡而崭露头角,被誉为“艾尔·法西尔英雄”。
|
凡佛利特星域會戰
-凡佛利特星域會戰-
|
宇宙曆794年/帝國曆485年 3月~4月
|
帝國軍 (攻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旗艦隊
|
20300
|
宇宙艦隊司令長官 繆肯貝爾加元帥
|
茲因瑪曼中校
|
裝甲擲運兵總監 奧夫雷沙一級上將
|
格林美爾斯豪簡艦隊
|
12200
|
利赫特·馮· 格林美爾斯豪簡中將
|
賀爾曼·馮·留涅布爾克准將
|
--
|
繆傑爾艦隊
|
205
|
萊因哈特·馮·繆傑爾准將
|
齊格飛· 吉爾菲艾斯上尉
|
--
|
同盟軍 (守方)
|
艦隊/據點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薔薇騎士連
|
旗艦隊
|
900
|
宇宙艦隊司令長官 拉撒爾·羅波斯元帥
|
--
|
--
|
第5艦隊
|
7000
|
亞歷山大·比克古中將
|
蒙夏爾曼少將
|
--
|
第6艦隊
|
7000
|
慕亞中將
|
--
|
--
|
第10艦隊
|
7000
|
阿爾沙列姆中將
|
--
|
--
|
第12艦隊
|
7000
|
波羅汀中將
|
--
|
--
|
凡佛利特星
|
--
|
基地司令官 辛古列亞· 雪列佈雷傑中將
|
山帕格少校
|
奧圖·佛蘭克·馮·凡瑟菲上校 先寇布中校 林滋上尉 布魯姆哈爾特中尉 卡爾·馮·迪亞·迪肯中尉
|
結果
|
凡佛利特星第二卫星的同盟军补给基地遭毁。萊因哈特·馮·繆傑爾以18歲之齡。當上帝國軍史上最年輕的少將。先寇布中校也成为蔷薇骑士团的代理联队长
|
第六次伊謝爾倫要塞攻略戰
-第六次伊謝爾倫要塞攻略戰-
|
宇宙曆794年/帝國曆485年 10月~12月
|
帝國軍 (守方)
|
艦隊/據點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旗艦隊
|
20000
|
宇宙艦隊司令長官 繆肯貝爾加元帥
|
傑克特上將 茲因瑪曼中校
|
梅爾卡茲上將 斯特汀少將
|
伊謝爾倫要塞
|
雷神之錘
|
裝甲擲彈兵總監 奧夫雷沙一級上將
|
修特豪簡上將 賀爾曼·馮·留涅布爾克少將
|
坎普上校
|
要塞防衛艦隊
|
160
|
奧斯卡·馮·羅嚴塔爾准將
|
列肯道夫少尉
|
--
|
要塞防衛艦隊
|
160
|
渥佛根·米達麥亞准將
|
--
|
--
|
繆傑爾艦隊
|
3000
|
萊因哈特·馮·繆傑爾少將
|
吉爾菲艾斯少校 克斯拉上校
|
畢典菲爾特上校
|
同盟軍 (攻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旗艦隊
|
28900
|
宇宙艦隊司令長官 拉撒爾·羅波斯元帥
|
總參謀長 格林希爾上將 霍克中校 卡介倫准將 楊威利上校
|
亞典波羅少校 先寇布上校 伊旺·高尼夫少尉 波布蘭少尉
|
分艦隊
|
3000
|
威利姆·何蘭多少將
|
--
|
--
|
分艦隊
|
2500
|
拉姆傑·華茲少將
|
馬爾寇姆· 懷特伯恩上校
|
--
|
分艦隊
|
2500
|
卡波特少將
|
--
|
--
|
結果
|
第六次伊謝爾倫要塞攻防戰,帝國軍方面在此戰中許多有能力的30歲以下的年輕指揮官都立下功勳。 同盟軍卻未達成伊謝爾倫攻略這個戰略的目標,而在死者人數上還凌駕敵人下全面退卻。
|
第三次迪亞馬特會戰
-第三次迪亞馬特會戰-
|
宇宙曆795年/帝國曆486年 2月
|
帝國軍 (攻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旗艦隊
|
27400
|
宇宙艦隊司令長官 繆肯貝爾加元帥
|
菲列格爾中將
|
--
|
後備艦隊
|
8000
|
萊因哈特·馮·繆傑爾中將
|
齊格飛·吉爾菲艾斯少校
|
諾登少將
|
同盟軍 (守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旗艦隊
|
3900
|
宇宙艦隊司令長官 拉撒爾·羅波斯元帥
|
高尼夫中將
|
--
|
第5艦隊
|
10000
|
亞歷山大·比克古中將
|
法菲爾少校
|
--
|
第9艦隊
|
10000
|
伍蘭夫中將
|
陳少將
|
--
|
第11艦隊
|
10000
|
威列姆·何蘭多中將
|
--
|
--
|
結果
|
未分勝敗下結束。但同盟軍第11艦隊將要飽受著重建之苦。
|
第四次迪亞馬特會戰
-列古尼札上空遭遇戰-
|
宇宙曆795年/帝國曆486年 9月
|
帝國軍 (守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旗艦隊
|
9500
|
萊因哈特·馮·繆傑爾上將
|
梅克林格准將 吉爾菲艾斯中校
|
史坦梅茲上校
|
左翼分艦隊
|
1500
|
米達麥亞少將
|
--
|
--
|
右翼分艦隊
|
1500
|
羅嚴塔爾少將
|
--
|
--
|
同盟軍 (攻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第2艦隊
|
12000
|
派特中將
|
楊威利准將 亞典波羅少校
|
尼爾遜中校 伊凡·高尼夫中尉 波布蘭中尉
|
結果
|
氣體行星列古尼札戰鬥後一星期的9月11日兩軍正式展開第四次迪亞馬特會戰。
|
-第四次迪亞馬特會戰-
|
宇宙曆795年/帝國曆486年 9月
|
帝國軍 (守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旗艦隊
|
17000
|
宇宙艦隊司令長官 繆肯貝爾加元帥
|
菲列格爾中將
|
--
|
伊謝爾倫 駐防艦隊
|
12000
|
傑克特上將
|
--
|
--
|
左翼艦隊
|
9200
|
萊因哈特·馮·繆傑爾上將
|
梅克林格准將 吉爾菲艾斯中校
|
史坦梅茲上校
|
左翼分艦隊
|
1500
|
羅嚴塔爾少將
|
--
|
--
|
左翼分艦隊
|
1500
|
米達麥亞少將
|
--
|
--
|
同盟軍 (攻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旗艦隊
|
7000
|
宇宙艦隊司令長官 拉撒爾·羅波斯元帥
|
總參謀長 德懷特·格林希爾上將
|
--
|
第2艦隊
|
9000
|
派特中將
|
楊威利准將 拉普少校 亞典波羅少校
|
尼爾遜中校 伊凡·高尼夫中尉 波布蘭中尉
|
奇襲艦隊
|
5
|
楊威利准將
|
亞典波羅少校
|
尼爾遜中校
|
第10艦隊
|
10000
|
伍蘭夫中將
|
陳少將
|
--
|
第12艦隊
|
10000
|
波羅汀中將
|
可那利少將
|
--
|
結果
|
不分勝負,但此战却是杨威利和萊因哈特·馮·繆傑爾在战场的第一次交手。也是以繆傑爾這個姓氏建立的最後功勳。
|
本傳戰役
亞斯提會战
-亞斯提會战-
|
宇宙曆796年/帝國曆487年 1月
|
帝國軍 (攻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旗艦隊
|
8000
|
萊因哈特一級上將
|
吉爾菲艾斯上校
|
--
|
分艦隊
|
5000
|
梅爾卡茲上將
|
舒奈德少校
|
--
|
分艦隊
|
2500
|
佛格中將
|
--
|
--
|
分艦隊
|
2500
|
史塔汀中將
|
--
|
--
|
分艦隊
|
2000
|
法倫海特少將
|
--
|
--
|
分艦隊
|
2000
|
艾爾拉赫少將
|
--
|
--
|
同盟軍 (守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第2艦隊
|
15000
|
派特中將
|
楊威利准將 亞典波羅上校 拉歐少校
|
伊凡·高尼夫上尉 波布蘭中尉
|
第4艦隊
|
12000
|
培特雷中將
|
費雪准將
|
--
|
第6艦隊
|
13000
|
慕亞中將
|
拉普少校
|
--
|
結果
|
艦艇方面帝國軍二萬多艘,同盟軍四萬多艘,戰死者帝國軍153400多名,同盟軍1508900多名。毀滅或損害嚴重的艦艇,帝國軍2200多艘,同盟軍26000多艘。同盟軍的損失達到帝國軍的10倍,但双方在战後都进行庆功。事实上同盟軍虽免于全军覆没,却失去兩個艦隊,受到重创。[2]
|
卡斯特罗普動亂
-卡斯特罗普動亂-
|
宇宙曆796年/帝國曆487年 1月~5月
|
帝國軍 (攻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第一次討伐艦隊
|
3000
|
修姆德提督
|
--
|
--
|
第二次討伐艦隊
|
2000
|
吉爾菲艾斯少將
|
貝爾肯格林上校 皮羅上校
|
--
|
反叛軍 (守方)
|
據點
|
要塞武器
|
指揮
|
幕僚
|
俘虜
|
卡斯特普
|
─
|
馬克西米利安
|
--
|
瑪林道夫伯爵
|
結果
|
長達近半年的動亂只10天就被吉爾菲艾斯少將無流血平定。
|
第七次伊謝爾倫要塞攻略戰
-第七次伊謝爾倫要塞攻略戰-
|
宇宙曆796年/帝國曆487年 5月
|
帝國軍 (守方)
|
艦隊/據點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伊謝爾倫 駐防艦隊
|
15000
|
伊謝爾倫艦隊司令長官 傑克特上將
|
奧貝斯坦上校
|
--
|
伊謝爾倫要塞
|
--
|
伊謝爾倫要塞司令長官 修特豪簡上將
|
雷姆拉中校
|
--
|
同盟軍 (攻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第13艦隊
|
6400
|
楊威利少將
|
費雪准將 姆萊准將 派特尼契夫上校 菲列特列加中尉
|
馬尼諾上校 伊凡·高尼夫上尉 波布蘭上尉
|
薔薇騎士連隊
|
1
|
先寇布上校
|
--
|
林茲中校 布魯姆哈爾特少校
|
結果
|
伊謝爾倫要塞首次被同盟军攻占,而且是以零伤亡的代价。
|
遠征帝國領域作戰
亞姆立札星域前哨戰
-亞姆立札星域前哨戰-
|
宇宙曆796年/帝國曆487年 9月
|
帝國軍 (守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旗艦隊
|
5000
|
宇宙艦隊副司令長官 萊因哈特元帥
|
奧貝斯坦准將
|
--
|
吉爾菲艾斯艦隊
|
約40000
|
吉爾菲艾斯中將
|
貝爾肯格林准將 皮羅准將 錦茲上校
|
亞特林肯少將 曹肯少將 布拉斯契少將
|
米達麥亞艦隊
|
13000
|
米達麥亞中將
|
狄克爾少將 阿姆道爾夫上尉
|
拜耶爾藍准將 德洛伊傑准將
|
羅嚴塔爾艦隊
|
13000
|
羅嚴塔爾中將
|
列肯道夫中尉
|
--
|
黑色槍騎艦隊
|
13000
|
畢典菲爾特中將
|
格雷布納少將
|
歐根上校
|
梅克林格艦隊
|
13000
|
梅克林格中將
|
賓雪上校
|
--
|
坎普艦隊
|
13000
|
坎普中將
|
費塞尼亞准將
|
流肯少尉
|
魯茲艦隊
|
13000
|
魯茲中將
|
維拉准將 荷爾茲拜亞准將
|
庫典森少尉
|
瓦列艦隊
|
13000
|
瓦列中將
|
博萊爾准將
|
卡姆胡巴上校
|
同盟軍 (攻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伊謝爾倫 駐防艦隊 (沒有離開要塞)
|
12000
|
宇宙艦隊司令長官 拉撒爾·羅波斯元帥
|
總參謀長 格林希爾上將
|
霍克准將
|
運輸艦隊 (非戰鬥用)
|
約90000
|
卡介倫少將
|
--
|
--
|
第3艦隊
|
13000
|
路菲普中將
|
--
|
--
|
第5艦隊
|
13000
|
比克古中將
|
法菲爾少校
|
--
|
第7艦隊
|
13000
|
赫伍德中將
|
華利蒙特少尉
|
--
|
第8艦隊
|
13000
|
阿普頓中將
|
--
|
尼爾遜中校
|
第9艦隊
|
13000
|
阿爾沙列姆中將
|
莫頓少將
|
--
|
第10艦隊
|
13000
|
伍蘭夫中將
|
陳少將
|
亞典波羅准將 拉歐少校
|
第12艦隊
|
13000
|
波羅汀中將
|
可那利少將
|
--
|
第13艦隊
|
12800
|
楊威利中將
|
費雪少將 姆萊少將 派特尼契夫准將 菲列特列加中尉
|
馬尼諾上校 伊凡·高尼夫上尉 波布蘭上尉
|
結果
|
同盟出动了空前的3000万大军发动对帝国的入侵,卻被帝國的焦土戰略所困,补给线也被切断,在士气低落的情况下,各个舰队都遭到强大的帝国军攻击 最後决定退至亞姆立札星域集結艦隊與帝國軍進行背水一戰。
|
亞姆立札星域會戰
-亞姆立札星域會戰-
|
宇宙曆796年/帝國曆487年 10月
|
帝國軍 (攻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旗艦隊
|
11000
|
宇宙艦隊副司令長官 萊因哈特元帥
|
奧貝斯坦准將
|
--
|
運輸艦隊 (非戰鬥用)
|
約5000
|
--
|
--
|
--
|
米達麥亞艦隊
|
11000
|
米達麥亞中將
|
狄克爾少將 阿姆道爾夫上尉
|
拜耶爾藍准將 德洛伊傑准將
|
羅嚴塔爾艦隊
|
11500
|
羅嚴塔爾中將
|
列肯道夫中尉
|
--
|
黑色槍騎艦隊
|
10000
|
畢典菲爾特中將
|
格雷布納少將
|
歐根上校
|
梅克林格艦隊
|
11000
|
梅克林格中將
|
賓雪上校
|
--
|
坎普艦隊
|
11000
|
坎普中將
|
費塞尼亞准將
|
流肯少尉
|
吉爾菲艾斯艦隊 (戰事末段參戰)
|
約30000
|
吉爾菲艾斯中將
|
貝爾肯格林准將 皮羅准將 錦茲上校
|
亞特林肯少將 曹肯少將 布拉斯契少將
|
魯茲艦隊 (戰事末段參戰)
|
11000
|
魯茲中將
|
維拉准將 荷爾茲拜亞准將
|
庫典森少尉
|
瓦列艦隊 (戰事末段參戰)
|
11000
|
瓦列中將
|
博萊爾准將
|
卡姆胡巴上校
|
同盟軍 (守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旗艦隊 第5艦隊
|
約9000
|
比克古中將
|
法菲爾少校
|
--
|
第8艦隊
|
約9000
|
阿普頓中將
|
--
|
--
|
第9艦隊
|
4000
|
莫頓少將
|
--
|
阿爾沙列姆中將
|
第10艦隊
|
3000
|
亞典波羅准將
|
拉歐少校
|
--
|
第13艦隊 (負責斷後)
|
8000
|
楊威利中將
|
姆萊少將 派特尼契夫准將 菲列特列加中尉
|
馬尼諾上校 伊凡·高尼夫上尉 波布蘭上尉
|
第13分艦隊 (負責斷後)
|
2000
|
費雪少將
|
--
|
尼爾遜中校
|
結果
|
同盟軍動員的兵力超過3000萬人,經過伊謝爾倫回到祖國的人只有1000萬不到, 生還比率只達三成。同時失去了第3、第7、第8和第12艦隊。 自由行星同盟的军力遭到空前打击, 所佔據的200余個邊境恆星系也都悉數放棄,只保住了伊謝爾倫要塞。
|
銀河帝國內戰
亞爾提那星會戰
-亞爾提那星會戰-
|
宇宙曆797年/帝國曆488年 4月
|
帝國軍 (攻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旗艦隊
|
14500
|
米達麥亞上將
|
拜耶爾藍少將 阿姆道爾夫上尉
|
狄克爾中將 德洛伊傑少將
|
貴族軍 (守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旗艦隊
|
8000
|
史塔汀上將
|
--
|
--
|
右翼艦隊
|
8000
|
希德斯哈姆伯爵
|
--
|
--
|
結果
|
貴族聯合軍初戰失利損兵大半,殘兵退守連汀堡要塞。
|
-連汀堡爭奪戰-
|
宇宙曆797年/帝國曆488年 4月
|
帝國軍 (攻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登陸艦隊
|
14000
|
米達麥亞上將 羅嚴塔爾上將
|
阿姆道爾夫上尉 列肯道夫上尉
|
--
|
貴族軍 (守方)
|
艦隊/據點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負傷
|
史塔汀艦隊
|
4800
|
--
|
--
|
史塔汀上將
|
連汀堡
|
--
|
裝甲擲彈兵總監 奧夫雷沙一級上將
|
--
|
--
|
結果
|
奧夫雷沙一級上將被釋放後,遭到布朗胥百克公爵猜忌而被处死。史塔汀上將重傷被俘。贵族军士气和凝聚力遭到严重打击 連汀堡要塞成為以後進攻貴族軍的橋頭堡。
|
奇霍伊薩星域會戰
-奇霍伊薩星域會戰-
|
宇宙曆797年/帝國曆488年 7月
|
帝國軍 (攻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旗艦隊
|
12000
|
宇宙艦隊副司令長官 吉爾菲艾斯一級上將
|
貝爾肯格林少將 皮羅少將
|
亞特林肯少將 曹肯少將 布拉斯契少將
|
奇襲部隊
|
800
|
同上
|
錦茲准將
|
--
|
左翼艦隊
|
12000
|
魯茲中將
|
庫典森上尉
|
--
|
右翼艦隊
|
11000
|
瓦列中將
|
--
|
--
|
貴族軍 (守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旗艦隊
|
50000
|
副盟主 立典亥姆侯爵
|
--
|
林查上尉
|
結果
|
貴族軍再次大敗,失去了副盟主立典亥姆侯爵,及三成的兵力。
|
利普休達特戰役
-利普休達特戰役-
|
宇宙曆797年/帝國曆488年 8月
|
帝國軍 (攻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旗艦隊
|
12000
|
帝國軍最高司令官 萊因哈特元帥
|
奧貝斯坦中將
|
菲爾納上校
|
運輸艦隊 (非戰鬥用)
|
約5000
|
--
|
--
|
--
|
米達麥亞艦隊
|
10000
|
米達麥亞上將
|
阿姆道爾夫上尉
|
拜耶爾藍少將 德洛伊傑少將
|
羅嚴塔爾艦隊
|
10000
|
羅嚴塔爾上將
|
列肯道夫上尉
|
--
|
黑色槍騎艦隊
|
8000
|
畢典菲爾特中將
|
格雷布納少將
|
歐根上校
|
梅克林格艦隊
|
8000
|
梅克林格中將
|
賓雪上校
|
--
|
坎普艦隊
|
8000
|
坎普中將
|
費塞尼亞少將
|
--
|
克斯拉艦隊
|
5000
|
克斯拉中將
|
--
|
--
|
繆拉艦隊
|
5000
|
繆拉中將
|
--
|
--
|
貴族軍 (守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旗艦隊
|
20000
|
盟主 布朗胥百克公爵
|
安森巴哈准將
|
--
|
運輸艦隊 (非戰鬥用)
|
約5000
|
--
|
--
|
--
|
梅爾卡茲艦隊
|
12000
|
梅爾卡茲一級上將
|
舒奈德少校
|
--
|
法倫海特艦隊
|
10000
|
法倫海特中將
|
山德斯上尉
|
--
|
貴族艦隊
|
8000
|
菲列格爾男爵
|
舒馬赫上校
|
--
|
貴族艦隊
|
8000
|
蘭斯堡伯爵
|
--
|
--
|
貴族艦隊
|
約21000
|
其他貴族
|
--
|
--
|
結果
|
貴族聯合軍全線潰敗,被迫困守於禿鷹要塞內。
|
禿鷹要塞攻略戰
-禿鷹要塞攻略戰-
|
宇宙曆797年/帝國曆488年 8月尾
|
帝國軍 (攻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旗艦隊
|
12000
|
帝國軍最高司令官 萊因哈特元帥
|
奧貝斯坦中將
|
菲爾納上校
|
運輸艦隊 (非戰鬥用)
|
約5000
|
--
|
--
|
--
|
米達麥亞艦隊
|
8000
|
米達麥亞上將
|
阿姆道爾夫上尉
|
拜耶爾藍少將 德洛伊傑少將
|
羅嚴塔爾艦隊
|
10000
|
羅嚴塔爾上將
|
列肯道夫上尉
|
--
|
黑色槍騎艦隊
|
6000
|
畢典菲爾特中將
|
格雷布納少將
|
歐根上校
|
梅克林格艦隊
|
6000
|
梅克林格中將
|
賓雪上校
|
--
|
坎普艦隊
|
6000
|
坎普中將
|
費塞尼亞少將
|
--
|
克斯拉艦隊
|
4000
|
克斯拉中將
|
--
|
--
|
繆拉艦隊
|
4000
|
繆拉中將
|
--
|
--
|
貴族軍 (守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旗艦隊
|
12000
|
盟主 布朗胥百克公爵
|
安森巴哈准將
|
--
|
運輸艦隊 (非戰鬥用)
|
約5000
|
--
|
--
|
--
|
梅爾卡茲艦隊
|
10000
|
梅爾卡茲一級上將
|
舒奈德少校
|
--
|
法倫海特艦隊 拒絕參戰
|
8000
|
法倫海特中將
|
山德斯上尉
|
--
|
貴族艦隊
|
5000
|
菲列格爾男爵
|
舒馬赫上校
|
--
|
貴族艦隊
|
5000
|
蘭斯堡伯爵
|
--
|
--
|
貴族艦隊
|
約10000
|
其他貴族
|
--
|
--
|
結果
|
貴族聯合軍彻底敗亡,禿鷹要塞被攻下,帝國內戰告终。
|
自由行星同盟內戰
德奧里亞星域會戰
-德奧里亞星域會戰-
|
宇宙曆797年/帝國曆488年 5月
|
同盟軍 (攻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旗艦隊 第13艦隊
|
7000
|
總司令 楊威利上將
|
姆萊少將 派特尼契夫准將 先寇布准將 菲列特列加上尉 尤里安中士
|
馬尼諾上校 伊凡·高尼夫少校 波布蘭少校 巴格達胥中校
|
運輸艦隊 (非戰鬥用)
|
1000
|
--
|
--
|
--
|
分艦隊
|
3000
|
費雪少將
|
--
|
尼爾遜中校
|
分艦隊
|
3000
|
阮文紹准將
|
--
|
--
|
分艦隊
|
3000
|
亞典波羅少將
|
拉歐少校
|
--
|
革命軍 (守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旗艦隊 第11艦隊
|
7000
|
魯格拉希中將
|
--
|
--
|
運輸艦隊 (非戰鬥用)
|
1000
|
--
|
--
|
--
|
分艦隊
|
3500
|
史東克斯少將
|
--
|
--
|
結果
|
第11艦隊全滅,救国军事会议失去机动兵力,其失败成为定局。
|
要塞對要塞
伊謝爾倫迴廊遭遇戰
-伊謝爾倫迴廊遭遇戰-
|
宇宙曆798年/帝國曆489年 1月
|
帝國軍 (攻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坎普分艦隊
|
1790
|
艾亨道夫少將
|
--
|
--
|
同盟軍 (守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伊謝爾倫要塞駐留分艦隊
|
2200
|
亞典波羅少將
|
拉歐中校
|
伊凡·高尼夫少校 波布蘭少校 尤里安中士
|
結果
|
表面上是一場無疾而終的國境紛爭,實際是為新一輪大戰拉開戰幕。
|
第八次伊謝爾倫要塞攻略戰
-第八次伊謝爾倫要塞攻略戰-
|
宇宙曆798年/帝國曆489年 4月~5月
|
帝國軍 (攻方)
|
艦隊/據點
|
軍艦數/ 要塞武器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旗艦隊
|
8000
|
總司令官 坎普上將
|
費賽尼亞中將
|
派特利肯少將 艾亨道夫少將
|
禿鷹要塞
|
禿鷹之喙
|
同上
|
同上
|
--
|
繆拉艦隊
|
8000
|
副司令官 繆拉上將
|
歐拉准將 德瑞文茲少校
|
--
|
同盟軍 (守方)
|
艦隊/據點
|
軍艦數/ 要塞武器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伊謝爾倫 駐防艦隊
|
4500
|
客席提督 梅爾卡茲中將
|
舒奈德上尉 尤里安上士
|
馬尼諾准將 伊凡·高尼夫少校 波布蘭少校
|
伊謝爾倫要塞
|
雷神之錘
|
要塞事務總監 卡介倫少將
|
參謀長 姆萊少將 派特裡契夫准將
|
要塞防禦指揮官 先寇布少將
|
駐防分艦隊
|
3500
|
費雪少將
|
--
|
尼爾遜中校
|
駐防分艦隊
|
3000
|
亞典波羅少將
|
拉歐中校
|
--
|
駐防分艦隊
|
2800
|
阮文紹少將
|
--
|
--
|
第13混成旗艦隊
|
約10以下
|
伊謝爾倫要塞司令官 楊威利上將
|
菲列特列加上尉
|
傑諾中校
|
混成分艦隊
|
2040
|
莫頓少將
|
--
|
--
|
混成分艦隊
|
2200
|
雅拉肯少將
|
--
|
--
|
混成分艦隊
|
650
|
馬利涅汀准將
|
--
|
--
|
混成分艦隊
|
610
|
沙尼亞准將
|
--
|
--
|
結果
|
派特利肯少將、艾亨道夫少將、坎普上將戰死,繆拉上將負傷。禿鷹要塞化為烏有,帝國軍戰敗。全體官兵生存者只剩下20分之1。
|
諸神的黃昏作戰
-諸神的黃昏作戰-
|
宇宙曆798年/帝國曆489年 11月
|
帝國軍 (攻方)
|
艦隊
|
軍艦數
|
總指揮
|
副指揮
|
後援
|
諸神的黃昏作戰艦隊
|
總艦數 87500
|
帝國軍最高司令官 萊因哈特元帥
|
布勞希契中將 格留尼曼中將 卡爾納普中將 阿特林肯中將 托爾奈森中將
|
帝都留守司令官 克斯拉上將 梅克林格上將
|
費沙佔領艦隊
|
51500
|
總司令官 米達麥亞一級上將
|
繆拉上將 史坦梅茲上將 瓦列上將
|
法倫海特上將 畢典菲爾特上將
|
攻略伊謝爾倫艦隊
|
36000
|
總司令官 羅嚴塔爾一級上將
|
魯茲上將 連內肯普上將
|
艾齊納哈上將
|
結果
|
對伊謝爾倫的攻勢只是为了吸引同盟军注意力,帝国军主力直指費沙回廊。
|
第九次伊謝爾倫要塞攻略戰
-第九次伊謝爾倫要塞攻略戰-
|
宇宙曆798年/帝國曆489年 11月 ~ 宇宙曆799年/帝國曆490年 1月
|
帝國軍 (攻方)
|
艦隊/據點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旗艦隊
|
15000
|
總司令官 羅嚴塔爾一級上將
|
貝爾肯格林少將 列肯道夫上尉
|
修姆德上校
|
魯茲艦隊
|
11000
|
副司令官 魯茲上將
|
--
|
--
|
連內肯普艦隊
|
10000
|
副司令官 連內肯普上將
|
格利魯帕爾茲少將
|
克納普斯坦少將
|
同盟軍 (守方)
|
艦隊/據點
|
軍艦數/ 要塞武器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伊謝爾倫 駐防艦隊
|
4500
|
伊謝爾倫要塞司令 楊威利上將
|
菲列特列加上尉
|
伊凡·高尼夫少校 波布蘭少校 梅爾卡茲中將 舒奈德上尉
|
伊謝爾倫要塞
|
雷神之錘
|
要塞防禦提督 先寇布少將
|
參謀長 姆萊少將 派特裡契夫準將
|
--
|
駐防分艦隊
|
3500
|
費雪少將
|
--
|
尼爾遜中校
|
駐防分艦隊
|
3000
|
亞典波羅少將
|
拉歐中校
|
--
|
駐防分艦隊
|
2000
|
馬尼諾准將
|
--
|
--
|
民用船隊
|
大量
|
卡介倫少將
|
--
|
--
|
結果
|
在杨威利指挥下,伊谢尔伦的500萬軍民被完全收容到各艦船上,逃離伊謝爾倫要塞。
|
第一次蘭堤馬裡歐星域會戰
-第一次蘭堤馬裡歐星域會戰-
|
宇宙曆799年/帝國曆490年 2月
|
帝國軍 (攻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總旗艦隊
|
16700
|
帝國軍最高司令官 萊因哈特元帥
|
總參謀長 奧貝斯坦一級上將 修特萊少將 流肯中尉 瑪林道夫小姐 奇斯裡上校
|
布勞希契中將 格留尼曼中將 卡爾納普中將 阿特林肯中將 托爾奈森中將
|
運輸艦隊 (非戰鬥用)
|
41900
|
--
|
--
|
--
|
米達麥亞艦隊
|
16000
|
米達麥亞一級上將
|
狄克爾少將 阿姆道爾夫上尉
|
拜耶爾藍少將 德洛伊傑少將 皮羅少將 錦茲少將
|
黑色槍騎艦隊
|
16000
|
畢典菲爾特上將
|
格雷布納中將 歐根准將
|
--
|
繆拉艦隊
|
16000
|
繆拉上將
|
歐拉准將 德瑞文茲少校
|
--
|
瓦列艦隊
|
16000
|
瓦列上將
|
博萊爾少將 豪夫上尉
|
--
|
史坦梅茲艦隊
|
16000
|
史坦梅茲上將
|
奈西巴哈少將
|
--
|
法倫海特艦隊
|
16000
|
法倫海特上將
|
山德斯少校
|
荷夫麥斯塔少將
|
同盟軍 (守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總旗艦隊 第5艦隊
|
30
|
宇宙艦隊司令長官 亞歷山大·比克古元帥
|
總參謀長 邱吾權上將 史路茲卡利達少校
|
旗艦艦長 艾瑪森中校
|
混成分艦隊
|
650
|
馬利涅汀准將
|
--
|
--
|
混成分艦隊
|
610
|
沙尼亞准將
|
--
|
--
|
混成分艦隊
|
840
|
迪德涅提督
|
--
|
--
|
第1艦隊「首都防衛師」
|
12900
|
派特中將
|
--
|
--
|
第14艦隊
|
10000
|
莫頓中將
|
--
|
--
|
第15艦隊
|
10000
|
卡爾先中將
|
--
|
--
|
結果
|
從伊謝爾倫出發的楊艦队慢了半天,未能对战局有太大影响。 同盟军主力艦隊与数量上比己方多达5倍的帝国军对战,虽免于全军覆没,却到了潰滅邊緣。
|
巴米利恩星域會戰
-萊加爾&特利布拉和達希利星系三連戰-
|
宇宙曆799年/帝國曆490年 2月~3月
|
帝國軍 (守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巡航運輸艦隊
|
800
|
宋巴爾特少將
|
--
|
--
|
史坦梅茲艦隊
|
15000
|
史坦梅茲上將
|
古魯堅休提倫中將 奈西巴哈少將 賽貝爾少校
|
--
|
連內肯普艦隊
|
10000
|
連內肯普上將
|
--
|
--
|
瓦列艦隊
|
15000
|
瓦列上將
|
博萊爾少將 豪夫上尉
|
--
|
背景
|
所謂“巴米利恩會戰”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如果以帝國軍三個艦隊的敗亡作為序幕的話,此次會戰於宇宙歷799年或帝國歷490年2月已經揭開了。若以將楊艦隊圍在巨大包圍網戰略算起,應是同年4月4日米達麥亞艦隊朝艾流塞拉星域出擊…直至雙方總旗艦隊在巴米利恩星域雙遇而展開。
|
-巴米利恩星域會戰-
|
宇宙曆799年/帝國曆490年 4月~5月
|
帝國軍 (守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總旗艦隊
|
860
|
帝國軍最高司令官 萊因哈特元帥
|
總參謀長 奧貝斯坦一級上將 修特萊少將 流肯中尉
|
奇斯裡上校
|
直衛分艦隊
|
3000
|
布勞希契中將
|
--
|
--
|
直衛分艦隊
|
3000
|
格留尼曼中將
|
--
|
--
|
直衛分艦隊
|
3000
|
卡爾納普中將
|
--
|
--
|
直衛分艦隊
|
3000
|
阿特林肯中將
|
--
|
--
|
直衛分艦隊
|
3000
|
曹肯中將
|
--
|
--
|
直衛分艦隊
|
3000
|
托爾奈森中將
|
--
|
--
|
繆拉艦隊 (末段趕及參戰)
|
8080
|
繆拉上將
|
歐拉准將 德瑞文茲少校
|
庫斯曼中校
|
同盟軍 (攻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總旗艦隊 第13艦隊
|
2230
|
楊威利元帥
|
姆萊中將 派特裡契夫少將 菲列特列加少校 尤里安中尉 梅爾卡茲提督 舒奈德中校
|
卡介倫中將 先寇布中將 夏爾強中校 伊凡·高尼夫少校 波布蘭少校 柯爾特威爾上尉
|
第13分艦隊
|
2500
|
費雪中將
|
--
|
尼爾遜中校
|
第13分艦隊
|
2500
|
亞典波羅中將
|
拉歐中校
|
--
|
第13分艦隊
|
2000
|
馬尼諾准將
|
--
|
--
|
第14艦隊
|
3690
|
莫頓中將
|
--
|
--
|
第15艦隊
|
3500
|
卡爾先中將
|
--
|
--
|
結果
|
同盟軍:莫頓中將戰死。 帝國軍:卡爾納普中將及格留尼曼中將戰死。 繆拉上將克盡己任獲得"鐵壁繆拉"的美名。 在戰場上,同盟軍是勝者;在戰場外,帝國軍贏。 在戰略上,帝國軍是贏家;在戰術上,同盟軍勝。
|
地球討伐戰
-地球討伐戰-
|
宇宙曆799年/新帝國曆元年 7月
|
帝國軍 (攻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瓦列艦隊
|
5440
|
瓦列一級上將
|
博萊爾中將 豪夫少校 克莱伯准將
|
卡姆胡巴少將 烏梅靈中將 肯拉特·林查中校
|
地球教 (守方)
|
地球
|
軍艦數
|
大聖堂指揮
|
幕僚
|
乘船離開
|
喜瑪拉雅山脈
|
1
|
總大主教
|
--
|
大主教 德·維利
|
結果
|
地球教徒以一種“自殺的行爲”把自己最後根據地炸掉了,總大主教和大部分的信徒的屍體也都沒有找到。
|
大親征作戰
-大親征作戰-
|
宇宙曆799年/新帝國曆元年 11月
|
帝國軍 (攻方)
|
艦隊
|
軍艦數
|
總指揮
|
副指揮
|
後援
|
皇帝直屬艦隊
|
20000
|
帝國皇帝 萊因哈特
|
統帥本部總長 羅嚴塔爾元帥 貝爾肯格林上將
|
費沙留守 奧貝斯坦元帥
|
第一陣艦隊
|
30000
|
畢典菲爾特一級上將 史坦梅茲一級上將
|
哈爾巴休泰德上將 格雷布納上將 波連中將
|
--
|
第二陣艦隊
|
17000
|
宇宙艦隊司令長官 米達麥亞元帥
|
拜耶爾藍上將 德洛伊傑上將 皮羅上將 錦茲上將 狄克爾中將
|
--
|
第三陣艦隊
|
16000
|
格利魯帕爾茲上將 克納普斯坦上將
|
--
|
--
|
第四陣艦隊
|
16000
|
克羅弟瓦魯上將 瓦肯塞爾上將
|
克裏希中將 麥佛赫中將
|
--
|
第五陣艦隊
|
15000
|
艾齊納哈一級上將
|
古利茲中將
|
--
|
第六陣艦隊
|
15200
|
法倫海特一級上將
|
荷夫麥斯塔中將
|
--
|
末陣艦隊
|
15200
|
繆拉一級上將
|
--
|
--
|
伊謝爾倫駐防艦隊
|
15000
|
伊謝爾倫司令官 魯茲一級上將
|
維拉中將
|
--
|
同盟軍 (守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和平使者護航艦隊
|
10
|
同盟政府特使 威利姆·歐迪茲
|
--
|
--
|
結果
|
和平努力白費的情况下,同盟唯有選擇與帝國一戰。
|
第十次伊謝爾倫要塞攻略戰
-第十次伊謝爾倫要塞攻略戰-
|
宇宙曆800年/新帝國曆2年 1月
|
帝國軍 (守方)
|
艦隊/據點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伊謝爾倫 駐防艦隊
|
15000
|
伊謝爾倫司令官 魯茲一級上將
|
荷爾茲拜亞中將 庫典森少校
|
--
|
伊謝爾倫要塞
|
雷神之錘
|
維拉中將
|
--
|
--
|
革命 政府軍 (攻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楊艦隊
|
1000
|
梅爾卡茲一級上將 先寇布中將
|
舒奈德中校 巴格達胥上校
|
林茲上校 布魯姆哈爾特中校 波布蘭中校 尤里安中尉 馬遜准尉
|
結果
|
伊謝爾倫要塞再次回到楊艦隊掌握之中。
|
馬爾·亞迪特星域會戰
-馬爾·亞迪特星域會戰-
|
宇宙曆800年/新帝國曆2年 1月
|
帝國軍 (攻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旗艦艦長
|
皇帝直屬艦隊
|
20000
|
帝國皇帝 萊因哈特
|
統帥本部總長 羅嚴塔爾元帥 修特萊中將 流肯少校 瑪林道夫小姐 奇斯裡准將
|
齊格貝爾特· 塞德利茲准將
|
米達麥亞艦隊
|
17000
|
宇宙艦隊司令長官 米達麥亞元帥
|
拜耶爾藍上將 狄克爾中將 阿姆道爾夫少校
|
--
|
格利魯帕爾茲艦隊
|
8000
|
格利魯帕爾茲上將
|
修萊亞少將
|
--
|
克納普斯坦艦隊
|
8000
|
克納普斯坦上將
|
謬森休特少將
|
--
|
艾齊納哈艦隊
|
15000
|
艾齊納哈一級上將
|
古利茲中將
|
--
|
法倫海特艦隊
|
15200
|
法倫海特一級上將
|
山德斯中校 荷夫麥斯塔中將
|
--
|
繆拉艦隊
|
15200
|
繆拉一級上將
|
歐拉少將 德瑞文茲中校
|
--
|
黑色槍騎艦隊
|
15900
|
畢典菲爾特一級上將
|
哈爾巴休泰德上將 格雷布納上將 歐根少將
|
--
|
同盟軍 (守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旗艦艦長
|
總旗艦隊 第5艦隊
|
16000
|
宇宙艦隊司令長官 亞歷山大·比克古元帥
|
總參謀長 邱吾權上將
|
艾瑪森中校
|
第15艦隊
|
6000
|
卡爾先中將
|
--
|
--
|
結果
|
对同盟軍而言是最後的戰鬥。在戰鬥中,同盟軍利用各種地型優勢作戰,加上卡爾先中將的勇戰,嘗一度突破至皇帝直屬艦隊之前。惜同盟軍艦隊數量不足,加上黑色槍騎艦隊在末段趕至支援,同盟軍不單未能達成殺死皇帝的目標,而且慘遭包圍。在最後階段,儘管米達麥亞對同盟殘部勸降,但為同盟總指揮部比克古元帥和邱吾權上將所拒絕。盟軍幾乎遭殲滅,所有重要指揮官,包括比克古元帥、邱吾權上將、卡爾先中將全部陣亡。只有少數脫離戰場前往楊艦隊合流。
|
迴廊會戰
迴廊會戰(上)
-迴廊會戰(上)-
|
宇宙曆800年/新帝國曆2年 4月
|
帝國軍 (攻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分艦指揮
|
黑色槍騎艦隊
|
15900
|
畢典菲爾特一級上將
|
格雷布納上將 歐根少將 德克森准將
|
哈爾巴休泰德上將
|
法倫海特艦隊
|
15200
|
法倫海特一級上將
|
山德斯中校 布克斯特胡德中將
|
荷夫麥斯塔中將
|
帝國本土 守備艦隊 (未及參戰)
|
15900
|
梅克林格一級上將
|
史特勞斯上將
|
--
|
革命 政府軍 (守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楊軍旗艦隊
|
5000
|
總司令 楊威利元帥
|
派特裡契夫少將 菲列特列加少校 尤里安中尉 史路茲卡利達少校
|
先寇布中將 尼爾遜上校
|
運輸艦隊 (非戰鬥用)
|
1500
|
姆萊中將
|
--
|
--
|
分艦隊
|
5000
|
梅爾卡茲一級上將
|
舒奈德中校
|
夏爾強中校 波布蘭中校 卡琳下士
|
分艦隊
|
5000
|
費雪中將
|
--
|
--
|
分艦隊
|
5000
|
亞典波羅中將
|
拉歐上校
|
--
|
分艦隊
|
2000
|
馬尼諾准將
|
--
|
--
|
後備艦隊 (維修中)
|
5340
|
戴修准將
|
--
|
--
|
結果
|
黑色槍騎兵損失6220艘。法倫海特艦隊損失8490艘。法倫海特一級上將戰死,羅嚴克拉姆王朝首次有一級上將戰死沙場。
|
迴廊會戰(下)
-迴廊會戰(下)-
|
宇宙曆800年/新帝國曆2年 5月
|
帝國軍 (攻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皇帝直屬艦隊
|
12000
|
帝國皇帝 萊因哈特
|
新領土總督 羅嚴塔爾元帥 修特萊中將 流肯少校 瑪林道夫小姐 奇斯裡准將
|
侍從 艾密爾 費賽尼亞上將 亞特林肯上將
|
皇帝直屬分艦隊
|
6400
|
布拉斯契上將
|
泰尔汉姆中將
|
--
|
羅嚴塔爾本艦隊
|
5000
|
貝爾肯格林上將
|
狄塔斯多夫中將 宋年菲爾斯中將 修拉少將
|
--
|
羅嚴塔爾分艦隊
|
2400
|
巴特豪瑟少將
|
--
|
--
|
米達麥亞本艦隊
|
3410
|
宇宙艦隊司令長官 米達麥亞元帥
|
狄克爾中將 阿姆道爾夫少校
|
--
|
米達麥亞分艦隊
|
6000
|
拜耶爾藍上將
|
凯勒中將
|
--
|
米達麥亞分艦隊
|
5000
|
德洛伊傑上將
|
穆辛格中將
|
--
|
米達麥亞分艦隊
|
5000
|
錦茲上將
|
--
|
--
|
米達麥亞分艦隊
|
5000
|
皮羅上將
|
--
|
--
|
繆拉艦隊
|
10000
|
繆拉一級上將
|
歐拉少將 德瑞文茲中校
|
--
|
艾齊納哈艦隊
|
10000
|
艾齊納哈一級上將
|
古利茲中將
|
--
|
史坦梅茲艦隊
|
9000
|
史坦梅茲一級上將
|
波連中將 賽貝爾中校
|
馬爾克古拉夫少將
|
黑色槍騎艦隊
|
9680
|
畢典菲爾特一級上將
|
格雷布納上將 歐根少將 德克森准將
|
哈爾巴休泰德上將
|
法倫海特艦隊
|
6710
|
荷夫麥斯塔中將
|
--
|
--
|
費沙本土 守備艦隊 (未及參戰)
|
15200
|
瓦列一級上將
|
博萊爾中將
|
--
|
革命 政府軍 (守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楊軍旗艦隊
|
3000
|
總司令 楊威利元帥
|
派特裡契夫少將 菲列特列加少校 尤里安中尉 史路茲卡利達少校
|
先寇布中將 尼爾遜上校
|
運輸艦隊 (非戰鬥用)
|
1000
|
姆萊中將
|
--
|
--
|
分艦隊
|
4800
|
梅爾卡茲一級上將
|
舒奈德中校
|
戴修准將 夏爾強中校 波布蘭中校 卡琳下士
|
分艦隊
|
4800
|
費雪中將
|
--
|
--
|
分艦隊
|
4700
|
亞典波羅中將
|
拉歐上校
|
--
|
分艦隊
|
2000
|
馬尼諾准將
|
--
|
--
|
結果
|
長達14日的戰事。革命政府軍方面,費雪中將戰死。帝國軍方面,史坦梅茲一級上將戰死。皇帝可以征服宇宙,卻無法征服一個人。
|
雙璧爭霸戰
第二次蘭堤馬裡歐星域會戰
-第二次蘭堤馬裡歐星域會戰-
|
宇宙曆800年/新帝國曆2年 11月
|
帝國軍 (攻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分艦指揮
|
旗艦隊
|
17800
|
宇宙艦隊司令長官 米達麥亞元帥
|
狄克爾中將 阿姆道爾夫少校
|
拜耶爾藍上將 德洛伊傑上將 皮羅上將 錦茲上將 荷爾茲拜亞中將
|
黑色槍騎艦隊
|
10000
|
畢典菲爾特一級上將
|
格雷布納上將 歐根少將
|
荷夫麥斯塔中將
|
瓦列艦隊
|
14970
|
瓦列一級上將
|
博萊爾中將 比爾梅林中將
|
--
|
梅克林格艦隊 (未及參戰)
|
11900
|
梅克林格一級上將
|
史特勞斯上將 烏契中將
|
--
|
反叛軍 (守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分艦指揮
|
旗艦隊
|
17800
|
新領土總督 羅嚴塔爾元帥
|
列肯道夫少校
|
貝爾肯格林上將 狄塔斯多夫中將 宋年菲爾斯中將 修拉少將 巴特豪瑟少將
|
格利魯帕爾茲艦隊
|
9000
|
格利魯帕爾茲上將
|
修萊亞少將
|
--
|
克納普斯坦艦隊
|
9000
|
克納普斯坦上將
|
謬森休特少將
|
--
|
結果
|
11月29日6時09分,克納普斯坦上將戰死。12月7日,格利魯帕爾茲上將背叛羅嚴塔爾元帥。 羅嚴塔爾叛軍失败,只剩下艦艇4580艘,沒有回來的人一半是戰死或受傷了,另一半是被俘虜或投降了,其他極少數的人則下落不明。
|
第二次迴廊會戰
第十一次伊謝爾倫要塞攻略戰
-第十一次伊謝爾倫要塞攻略戰-
|
宇宙曆801年/新帝國曆3年 2月
|
帝國軍 (攻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瓦列艦隊
|
15600
|
瓦列一級上將
|
博萊爾中將 豪夫少校
|
卡姆胡巴少將 烏梅靈中將 克莱伯准將
|
帝國本土守備艦隊
|
8500
|
瓦肯塞爾上將
|
沃恩克中將
|
--
|
共和 革命軍 (守方)
|
艦隊/據點
|
軍艦數/ 要塞武器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伊謝爾倫艦隊
|
6600
|
總司令 尤里安中尉
|
亞典波羅中將 史路茲卡利達少校
|
波布蘭中校 卡琳下士 馬遜少尉
|
分艦隊
|
3800
|
參謀長 梅爾卡茲一級上將
|
舒奈德中校
|
--
|
伊謝爾倫要塞
|
雷神之錘
|
先寇布中將
|
卡介倫中將 巴格達胥上校
|
--
|
結果
|
自楊威利死後,民主共和勢力第一次在軍事上对抗并战胜了帝國軍。
|
希瓦星域會戰
-希瓦星域會戰-
|
宇宙曆801年/新帝國曆3年 5月~6月
|
帝國軍 (攻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分艦指揮
|
皇帝直屬艦隊
|
3000
|
帝國皇帝 萊因哈特
|
幕僚總監 梅克林格一級上將 修特萊中將 奇斯里准將 流肯少校
|
待從 艾密爾
|
前鋒艦隊
|
15700
|
宇宙艦隊司令長官 米達麥亞元帥
|
狄克爾中將 阿姆道爾夫少校
|
拜耶爾藍上將 德洛伊傑上將 錦茲上將 皮羅上將
|
左翼艦隊
|
11000
|
艾齊納哈一級上將
|
格裡先貝克上將
|
--
|
右翼艦隊
|
11000
|
畢典菲爾特一級上將
|
格雷布納上將 歐根少將 德克森准將
|
--
|
後衛艦隊
|
11000
|
繆拉一級上將
|
歐拉少將 德瑞文茲中校
|
--
|
共和 革命軍 (守方)
|
艦隊
|
軍艦數
|
指揮
|
幕僚
|
乘船
|
伊謝爾倫艦隊
|
5000
|
總司令 尤里安中尉 亞典波羅中將
|
拉歐上校
|
卡琳下士
|
強行登陸艦
|
1
|
先寇布中將
|
--
|
林茲上校 波布蘭中校 馬遜少尉 尤里安中尉 薔薇騎士團
|
分艦隊
|
3800
|
參謀長 梅爾卡茲一級上將
|
舒奈德中校
|
--
|
無人艦隊
|
1000
|
--
|
--
|
--
|
結果
|
馬遜少尉、先寇布中將及梅爾卡茲一級上將戰死。 林茲上校和波布蘭中校在死亡國度前拾回性命。講和成立。 帝國軍和伊謝爾倫共和政府革命軍停止戰鬥,和平時代終於來臨。
|
參考
- ^ 《銀河英雄傳說》黎明篇,序章·銀河系史概略
- ^ 《銀河英雄傳說》黎明篇,第一章·永恆的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