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漏社里漏社(阿美語:Lidaw),又稱做里漏部落,位於臺灣花蓮縣吉安鄉東昌村1至16鄰。族群以阿美族為主[1]:444。 概要里漏社隸屬於南勢群阿美族[2],土地面積3.7平方公里[3]:19,部落的傳統活動範圍包括吉安鄉東昌村、仁安村、光華村等地,現今則僅剩東昌村[4]:53。 歷史清·光緒年間,胡傳編「臺東洲採訪修志冊」,內載南勢阿美族共有七社,其中的『里留社』便是『里漏社』[5]。1877年,谷拉斯·馬亨亨解決里漏社與太魯閣族的仇殺事件。1937年,日本人取「乘舟靠岸」之意,將『里漏社』改稱『舟津』[6]。1948年,為紀念抗日份子邱化仁,將『里漏社』改名為『化仁村』[7]。1977年,徐慶昌將『化仁村』改稱『東昌村』,意指「日出東方、昌盛繁榮」[8]。1987年,吉安鄉公所另編出『仁安村』[9]。 名稱由來
傳說里漏社始祖「里漏·阿法斯」與阿美族的其他祖先共乘三艘獨木舟,抵達臺灣並繁衍後代,於是為了紀念始祖里漏·阿法斯,故稱呼居住地為里漏(Lidraw)[10]。
古代里漏社的男人平日都要出海捕魚,女人都要曬鹽,所以他們的皮膚都比附近部落的阿美族人都要黑。阿美族語『曬的很黑』叫做麻荖漏,後來就叫做里漏[11]。
相傳此處的阿美族人,是由屏東縣牡丹鄉的旭海村(Palidraw)遷移而來,為了懷念以前居住的地方,便將居住的地方稱為里漏[11]。
原先住在屏東縣恆春鎮的阿美族人因為無法忍受漢人的欺負,所以向北遷移至臺東縣與海岸山脈一代,當時稱為里隆(Lilon),遷居至此後便稱為里漏[11] 。 參考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