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錫恩
趙錫恩(1882年—1973年),字晉卿,上海人,中国近代教育家、企业家。浸礼会教堂的领袖[1]。 生平清朝时期1883年趙錫恩出生于上海。因父亲坚持,他早年接受私塾。然而,有鉴于英语日益普及,趙錫恩也被要求学习外语。他後來参加了电讯管理局、江南海军学院和北洋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入学考试,所有的成绩均以优异通过。因为兄弟的去世,他暫時不能離家,直到14岁后他從事经商。从商两年后再次進入上海韦颂学院就讀,他的大部分时间在致力研究英语,而这也是他的强项。同时,他也教授英语。义和团运动期间,山海关铁道学院被迫迁至上海,它占去了当时南洋公學所在地的四分之一。同年他进入这所大学,并成功通過随后的上海市邮政考试,加入邮政局[2]。正是在这个时期,他成为基督教的信徒,加入老北门浸会堂。後被任命为安徽大屯邮务主任,但他不得不辞去这份工作,从而能与他的家人在上海团聚。在上海,他出任广学会百科全书经理[3][4]。 民国时期1911年,担任西上海中国志愿服务队副委员长,并在第二年,他提交给中央政府的烟草和酒类税收的方案被接纳,成为随后此类税收系统的基础[5]。此外他极力劝说政府收回上海公共租界的治外法权,并促成中西合组的工部局董事会,参与租界的市政权力[6]。 1914年,出任为提高政府贷款的副官,并奔波于江苏和浙江兩省。他还协助浙江处理各类外交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因此被任命为浙江和山东的政府顾问。1918年,他獲得内阁顾问职位。同年,擔任通用汉语商会在上海的一名董事。1921年,他成为了烟草和酒税收局顾问,并在1922年担任中国特别代表,参加泛太平洋商业会议在檀香山的会议。他是上海浸会学院、东南大学、阳明学院和仕鹏学校的校董。此外,他也是龙华孤儿院院长、并担任反绑架协会会长[1]。1923年,怀本堂重建礼拜堂,趙錫恩主持重建工作,并在竣工后,担任怀本堂执事[6]。 1927年7月,出任國民政府揚子江技術委員會接收改组委員會委員[7]。1928年4月,任工商部商業司司長,後任工商部駐滬辦事處處長,工商訪問局局長,中華國貨展覽會主任,國定税則委員會委員,實業部工業登記委員會委員長[7]。1931年5月,任實業部常務次長[8][1],後任財政部整理委員會專門委員,太平洋國交聯合會、泛太平洋協會、福音廣播社等會長、社長[1]。 同时,他對各项企业和教育事业很感興趣,并担任滬江大学、東吴大学、復旦大学、大同大学、大夏大学、光華大學、上海法學院、中央醫學院、及民主進德中學、新民中學、明德中學等校校董[9]。他還於1930年代初,提倡国货,抵制日货,举办国货展览会。[4] 抗日战争期間,趙錫恩出任工部局物價统制會委員,上海市民福利協會副會長,貧病救濟協會協募會主任[1],同益銀公司、大中新記公司、協豐公司董事長、南豐公司、新興公司、科學化工公司董事,仁濟堂救濟婦孺會、慈善團體聯合會、醫事事業委員會、平民肺病醫院、聖書公會、廣學會、基督教協進會全世界浸禮會、青年會、基督教聯合會會長、董事等[1]。 家庭
参考
延伸阅读[在维基数据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