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漳蚕种场

西漳蚕种场旧址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无锡市惠山区
分类古建筑
时代民国
编号911 Ⅴ-262
认定时间2019年3月
地图

31°39′12″N 120°17′54″E / 31.65327°N 120.29829°E / 31.65327; 120.29829

西漳蚕种场,原名三五馆[1],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堰桥街道锡澄北路91号西漳公园内,是曾经的一个蚕种场,目前旧址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无锡茧业公所聘请周遇文王干成等开办蚕种制造所,向农户收购质量较好的茧子制种,但因效果欠佳第二年破产。民国五年(1916年),江苏省立女子蚕校李毓珍石塘湾试办校外育蚕所兼制蚕种,分送农户饲养。1919年,李毓珍出资开设无锡蚕种制造场。1922年,迁至西门横街,改称无锡蚕种制造所。1926年,陆子容创办三五馆,由西漳旺庄陆氏家属合作创办,主号“葫芦”。1928年,无锡县已有安定、兴华、大生、三五馆等28家,其中以三五馆为最大。1934年,无锡县实行蚕种统制。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军攻占无锡,当地蚕业遭到破坏,蚕室冷库和部分制种场被毁。抗日战争结束后,开始恢复生产[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蚕种生产统属苏南行署蚕业管理局监检计量制造。1950年,当地取消牌号,统一使用红五角星商标统一价格,场名以编号表示。1956年6月,江苏省蚕种公司统一管理,同年基本消灭蚕种制造中的微粒子病。1956年,无锡县各蚕种场实行公私合营,新华、永益裕、农利农、求新、三五馆合并为三五馆蚕种繁殖场(后改西漳蚕种场)。由县派公方代表领导生产,省主管部门制订蚕种品质检验法规,蚕种公司派驻督导员,由省蚕种公司统一收购后销售各地。1978年,原无锡蚕种繁殖场并入西漳蚕种场[3][4]

西漳蚕种场设有蚕种冷库,代江苏省蚕种公司贮存蚕种。场内设有科研小组。以冯曙伦为首的科研班子,研制育成的新蚕品种75新×7532并在中国推广使用[5],推广量达450多万张。1992年,《家蚕夏秋品种75新×7532选育和推广》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6]。1994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7]。2005年,西漳蚕种场改为企业性质蚕种场[8]。2008年,西漳蚕种场被无锡市人民政府收入无锡市第二批工业遗产保护名录[9]。2014年5月,蚕种场作为苏南地区最后一个仍在生产的蚕种场开始停止生产。2016年,旧址入选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此后当地政府在旧址上修建蚕桑博物馆[10]。2019年3月,江苏省人民政府认定其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1]

参考

  1. ^ 黄君霆等主编. 中国蚕丝大全.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02: 1090. ISBN 7-5364-3228-3. 
  2. ^ 无锡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无锡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 无锡地方资料汇编 第3辑. 无锡人民印刷厂印刷. 1985.07: 150–153. 
  3. ^ 谈汗人. 无锡县志.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4.01: 228–229. ISBN 7-80515-894-0. 
  4. ^ 蔡剑鸣著. 瑰宝生辉 无锡近代工商文物. 苏州:古吴轩出版社. 2009.12: 87. ISBN 978-7-80733-405-7. 
  5. ^ 周伟主编;徐鹤皋,神全菌副主编. 无锡农业名特优产品集锦. 无锡市农业委员会,农业区划办公室. 1987.06: 40. 
  6. ^ 无锡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 无锡年鉴 1993.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出版社. 1994.01: 301. ISBN 7-80515-992-0. 
  7. ^ 顾伟伦主编;锡山市志编纂委员会编. 锡山市志 1986-2000 上. 北京:方志出版社. 2008.08: 425. ISBN 978-7-80238-333-3. 
  8. ^ 浙江大学编著. 中国蚕业史 上.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11: 366. 
  9. ^ 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编. 艺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第1辑.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15.10: 42. ISBN 978-7-210-07904-0. 
  10. ^ “高颜值”西漳公园免费开放 蚕种场化身博物馆展示养蚕文化. wx.sina.com.cn. [2020-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3). 
  11. ^ 无锡12处入选第八批省文保单位-新华网. 新华网. [2020-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