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克军

虎克军
領導人路易斯·塔鲁克
活躍期1940年-1965年
总部邦板牙省
活跃地区吕宋岛中部
意識形態共产主义
盟友菲律宾 菲律宾自由邦(1942–1946)
美国 美利坚合众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對手 大日本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占领菲律宾期间)
菲律賓第二共和國 菲律宾第二共和国(1942-1945)
菲律宾 菲律宾政府
戰役、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战虎克军叛乱

抗日人民军菲律賓語Hukbong Bayan Laban sa Hapon),简称虎克军(Hukbalahap),又称抗日军(Hukbong Laban sa Hapon),是由吕宋岛中部农民组成的军队。他们最初是为了与日本人作战而成立的,但斗争延续到了反对菲律宾政府的叛乱中,这就是1946年虎克军叛乱。经菲律宾总统拉蒙·麦格塞塞的系列改革措施和军事胜利,叛乱最终被镇压。[2]

称呼

正如1942年最初建立时所示,虎克军将成为抵抗日本占领菲律宾的广泛的统一战线的一部分。[3]:31 这最初的目的反映在它的名字:“Hukbong Bayan Laban sa mga Hapon”,意为“抗日人民军”。

到了1950年,菲律宾共产党(菲共)决定将其重组为革命党的军事组织,官方名称改为“人民解放军”(菲律宾语:Hukbong Mapagpalaya ng Bayan,缩写为HMB)。[3]:44

尽管名称发生了变化,但人民解放军仍然俗称虎克军,英语报刊在1945年至1952年继续将它和它的成员称为“虎克”(The Huks)。

背景

虎克军运动根源于西班牙的监护征赋制,这个奖励体系是为了奖励征服新西班牙(1570年成立)的士兵。这个体系发展为一种剥削制度。19世纪西班牙殖民统治下,菲律宾地主所有制出现了,并且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的泛滥。[4]:57 马尼拉港口开放后,吕宋岛的经济发生了转变,以满足米、糖和烟草出口的需求。土地所有者对出租土地的农民的需求增加了。这些要求包括增加租金、获得农作物销售收入和掠夺性的贷款协议,以资助农场改良。[5]:24, 26 美国人到来之后改革才开始进行,以缓和佃户和地主之间的紧张关系。然而改革并没有解决问题,而且越来越强烈的政治意识被教育体系生产出来,农民开始联合受过教育但贫穷的领导人。这些组织中最强大的是虎克军,它起初是针对日本人的抵抗组织,但最终发展为反政府运动。[6]

建立和发展

早在1941年10月,菲律宾被牵扯进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几个月,就有了组织游击队的想法。[3]:30 早在1941年,胡安·费莱奥(Juan Feleo),著名的农民领袖和菲律宾共产党员,已开始在他的家乡新怡诗夏省动员农民。菲律宾社会党创始成员佩德罗·阿巴德·桑托斯(Pedro Abad Santos)也命令路易斯·塔鲁克(Luis Taruc)在邦板牙省动员力量。[3]:31–32

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烧到了菲律宾。马尼拉被占领后,日本军方俘虏了菲共的高级领导人。菲共创始人克里桑托·埃万杰利斯塔(Crisanto Evangelista)1942年被捕并被处决。阿巴德·桑托斯同样被俘虏,但于1943年被释放。[5]:37 维森特·拉瓦(Vicente Lava)博士领导菲共重组该党。

1942年2月,新怡诗夏省的卡比奥(Cabiao)举行了“斗争会议”,讨论组织、战略和战术。[3]:31 菲律宾共产党、人民阵线党、保卫民主联盟、KPMP、AMT、KAP的成员汇聚一堂,以创建一个统一的抗日体系。[5]:38

会议同意统一战线是吸引广大人民的手段,而不仅限于共产主义者。会议同意了三个战线的抵抗行动:军事、政治和经济。军事目标是不断地骚扰日本人,使其处于不平衡状态,从而防止日本人集中力量去赢得人心。政治目标是诋毁菲律宾第二共和国,建立基层民主的概念,而经济目标是防止敌人的掠夺。[3]:31 会议产生了中央吕宋局(Central Luzon Bureau,缩写为CLB),该组织旨在领导抗日运动。关键职位的人员如下:[5]:38

部门 位置 名字
总书记 维森特·拉瓦
组织部 主席 Mateo del Castillo
统战部 主席 胡安·费莱奥
教育部 主席 Primitivo Arrogante
财务部 主席 Emeterio Timban
军事部 主席 路易斯·塔鲁克
副主席 卡斯托·阿莱杭德罗(Casto Alejandrino)

在这次会议来临之际,几个武装团体立即组织起来,开始在吕宋岛中部地区开展行动。1942年3月13日,发生一件重要事件,当时费利珀·卡拉拉(Felipa Culala,别名Dayang-Dayang)领导的一个中队遇见并击败了邦板牙省坎达巴镇(Candaba)的曼迪利(Mandili)的日本军队。[3]:32 卡拉拉的成功提高了战士的士气。[7]:63

1942年3月29日,农民领导人在丹辘省邦板牙省新怡诗夏省交界处的位于Sitio Bawit,Barrio San Julian的森林会面,组成联合组织。“抗日人民军”(Hukbong Bayan Laban sa mga Hapon)被选为该组织的名称。会议结束后,由路易斯·塔鲁克(最高领导人),卡斯托·阿莱杭德罗(副司令),贝尔纳多·波布莱特(Tandang Banal)和卡拉拉组成军事委员会。[8] 军需部门也加入了虎克军最高指挥部;一个政党机构为虎克提供指导。[3]:32

中央吕宋局被视为“菲共的战时版”。[3]:31 尽管菲共党员在虎克军中占据重要位置,但这一运动包括更多人,不仅限于菲共及其附属组织的成员。[7]

罗伯特·拉普姆(Robert Lapham)报道,路易斯·塔鲁克或卡斯托·阿莱杭德罗(Casto Alejandrino)1942年春在桑切斯营会见了索普上校(Col. Thorpe),与会者同意合作,共享装备和供给,美国人提供教练。[9]:21,128–129 然而,尽管虎克与日本人作战,他们也“试图阻挠美国军队在远东的游击队”,“因此,战争结束时他们被认为是不忠诚的和不符合美国利益的。”[9]:233

各年各省的虎克军武装和中队数量[7]:87
省份 虎克军武装 中队数量
1942 1944 1944
布拉干省 350 1,000 10
新怡诗夏省 750 3,000 22
邦板牙省
1,200 4,000 35
丹辘省 300 600 6
內湖省 100 300 2
其他* - 100 1
总和 2,700 9,000 76
*特别中队(48中队)没有专属的省份

成立之后,该集团发展迅速,到1943年夏末,宣称拥有15,000至20,000名活跃的男女战士和5万名后备人员。这些战士的武器主要从日本人、菲律宾人和美国人留下的战场和被击落的飞机上偷取而得。[5]:37 他们与日本军队作战,努力破坏日本人的征税服务,拦截日军的食物和供应品,并创建了一所训练学校,教授基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政治理论和军事策略。在该集团控制的地区,他们成立了地方政府——巴里奥联合防卫队(Sandatahang Tanod ng Bayan),并实行土地改革,在农民中最大化平均分配土地,经常杀死地主。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受到反日同情的影响,地主被欢迎成为虎克抵抗运动的参与者。[5]:38 菲共组织者很快开始在虎克控制的巴里奥(barrios)地区建立巴里奥联合防卫队,促成了抵抗军的成功,尽管独立形成的巴里奥政府实际上有重叠部分,“居委会”由日本和巴里奥联合防卫队设立。[7]

虎克运动以接纳女性农民而著称,妇女们主张将对日本对妇女暴行的抵抗列入运动,包括强奸和残害行为。这些妇女中的许多人进行了战斗,但大部分仍然留在村庄,收集物资和情报。[5]:41 森林营地的妇女被禁止参加战斗,[5]:52 但经常接受急救、宣传和招募手段方面的培训。[5]:50

他们的不断攻击赢得了早期成功,目的是通过短期成功来提高士气,并为装备严重缺乏的队伍提供武器。1942年9月6日和12月5日,日本人对虎克进行了两次反击。两次袭击都没有抑制虎克攻击势头,反而提高了虎克的行动次数。1943年3月5日,日本人突然袭击了新怡诗夏省的卡比奥的虎克总部。突袭中,大量菲共干部和虎克士兵被抓获。到战争结束时,抗日人民军共作战1200次,打伤及打死敌人约25,000人。虎克的力量包括2万名全副武装的常备军和约5万名预备役人员。[3]

与其他游击队的关系

虎克军的方法经常被其他游击队领导者描绘为恐怖主义;例如,领导3000名游击队员的美国人Ray C. Hunt就说:[10]

我与虎克的经历总是令人不快。我所知的他们更像杀手而非士兵。他们受到狂热分子的严格约束和领导,他们杀害了一些菲律宾地主,并将其他人赶到了马尼拉的相对安全地带。他们并非没有掠夺和折磨普通菲律宾人,他们是所有其他游击队员的背信弃义的敌人(在吕宋岛上)。

但是,虎克军声称,它将游击战运动延长十多年,仅仅是为了争取被承认为二战自由战士和美国的菲律宾前同盟军,从而获得战争赔偿。

战后叛乱

人民抗日军退伍军人卡

战争结束后,美国军队回归菲律宾。美国人在美国远东陆军部队英语United States Army Forces in the Far East游击队和菲律宾警察(Philippine Constabulary,缩写为PC)前成员的帮助下,强行解除了虎克中队的控制权,同时控告其他游击队的叛国、煽动和颠覆活动,导致1945年路易斯·塔鲁克和卡斯托·阿莱杭德罗被逮捕,以及在布拉干省的马洛洛斯(Malolos)屠杀109名抗日人民军游击队员等事件。[7]

1945年9月,塞尔吉奥·奥斯米纳(Sergio Osmeña)总统从监狱释放了塔鲁克、阿莱杭德罗,以及其他虎克领导人。通过虎克领导人,菲共正式解散了这一运动,并组建了虎克军退伍军人联盟,努力使虎克军被承认为合法的游击队运动。阿莱杭德罗是其名义主席。[3]

1946年,吕宋岛中部的农民在当年的大选中支持民主联盟的成员,最终有六名候选人在参议院获得席位。这些候选人中有路易斯·塔鲁克。然而,政府阻止他们参与国会——这只会加剧吕宋岛中部农民的负面情绪。新的罗哈斯政府试图实施一项和解程序,在塔鲁克、阿莱杭德罗、胡安·费莱奥和其他代表的帮助下。他们将由MP警卫和政府官员陪同,试图抚慰农民群体,但这并没有任何效果。在所谓“休战”之后的几天内,吕宋岛中部再次爆发暴力事件。塔鲁克和其他人声称,民警卫队和政府官员正在“破坏和平进程”。[7]

1946年8月24日,费莱奥在新怡诗夏省的加潘 (Gapan)被一大群“身着工作服的武装人员”中止了生命。被杀害前,他计划向内政部长何塞·祖鲁塔(Jose Zulueta)提出农民的担忧。成千上万的虎克老兵和PKM成员确信费莱奥被地主,或者罗哈斯政府谋杀。[7] 这一事件导致塔鲁克加入起义农民和重新激起暴乱。罗哈斯政府在1948年3月6日宣布人民抗日军非法。[3]

1949年,虎克军成员伏击并杀害了菲律宾第二任总统曼努埃尔·奎松遗孀、菲律宾红十字会主席奥罗拉·奎松(Aurora Quezon),当时她正为奎松纪念医院献堂礼而前往她的家乡。[11] 其他几人也遇害,包括她的大女儿和女婿。这次袭击事件引发了全世界对虎克军的谴责,而虎克军声称这次袭击是“叛徒”干的。[11] 由于被持续谴责,为了战后新的运动,虎克领导人在1950年采用了新名字,“人民解放军”(Hukbong Mapagpalaya ng Bayan)。

由于其战后的袭击,公众对运动的同情心正在减退。虎克进行了突袭、劫持、抢劫、伏击、谋杀、强奸、屠杀小村庄、绑架和恐吓行动。虎克没收资金和财产来维持他们的行动,并依靠小村组织者提供政治和物质支持。虎克运动主要分布在新怡诗夏省邦板牙省丹辘省布拉干省新比斯开省邦阿西楠省内湖省巴丹省奎松省等中部省份。

反虎克运动的一个重要举动是部署猎杀者反游击特种部队。“奈尼塔”(Nenita)部队(1946-1949)是第一批以消灭虎克为主要任务的特种部队。奈尼塔部队是由拿破仑·瓦莱里亚诺少校(Major Napoleon Valeriano)指挥的。奈尼塔的恐怖手段不仅针对持不同政见者,而且针对守法人士,因此有时帮助虎克赢得支持者。

1950年7月,瓦莱里亚诺少校在布拉干省接管了精英第七“营战斗队”(Battalion Combat Team,缩写为BCT)。第七BCT逐渐获得名声:采用更全面、更非常规的反叛乱战略并减少对平民的随机暴行。

1950年6月,冷战时期美国对虎克军叛乱的恐惧,促使杜鲁门总统批准特别军事援助,包括军事建议、以成本价向菲律宾出售军事装备和美国联合军事顾问团管理下的财政援助。1950年8月26日,在Pugad Lawin呐喊英语Cry of Pugad Lawin“周年庆典”,虎克暂时占领了内湖省圣克鲁斯(Santa Cruz)和丹辘省Camp Makabulos,没收钱、食物、武器、弹药、服装、医药、和办公用品。[4]:85–86 1950年9月,根据美国人的建议,前美国远东陆军部队游击队员拉蒙·麦格塞塞被任命为国防部长。虎克叛乱力量日益增长,菲律宾安全局势受到严重威胁,麦格塞塞敦促埃尔皮迪奥·基里诺总统暂停了对虎克运动的人身保护令。1950年10月18日,麦格塞塞抓获了菲共书记处(包括总书记何塞·拉瓦(Jose Lava)),早些时候还抓获了马尼拉的菲共政治局。[4]:90

美国援助允许麦格塞塞招募更多BCT,总数达到26。到1951年,军队实力比上年增长了60%,BCT人数达到1047人。对虎克的主要军事打击是由第七、第十六、第十七、第二十二BCT执行的。

对抗虎克的另一个主要努力是Alfredo M. Santos上校指挥的班乃特遣部队(由第十五BCT、第九BCT一部和来自Iloilo、Capiz和Antique的菲律宾警察(PC)命令组成)的“击倒”行动(Operation "Knockout")。该行动对虎克的米沙鄢群岛司令部司令Guillermo Capadocia(前菲共总书记,菲共创始人之一)进行了突然袭击。Santos的妙手是佩德罗·瓦伦丁(Pedro Valentin),了解居民和地形如了解他的手背的当地山区领导人。1952年9月20日,Capadocia因战伤死于班乃岛[4]:98

1954年,第十六届菲律宾警察(PC)的X部队的前任领导Laureño Maraña中校接管了第七BCT,该部队已成为菲律宾地面部队对抗虎克的最具流动性的攻击力量之一(来自瓦莱里亚诺,他现在是一名上校)。X部队通过战斗情报和渗透来进行心理战,这种情报和渗透依赖于计划、训练和执行攻击时的保密性。X部队和奈尼塔部队的经验教训在第七BCT被结合。

随着反虎克镇压行动全面展开,到1954年,他们的人数已少于2000人,没有当地支持者的保护和支持,活跃的虎克抵抗不再对菲律宾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从1954年2月到9月中旬,规模最大的反虎克行动“雷电行动”(Operation Thunder-Lightning)被实施,导致5月17日路易斯·塔鲁克自首。对游击队的进一步围剿行动持续至1955年,到该年底,游击队的人数减少到1000人以下。

组织

虎克军被菲共视为其抗日的“平民军队”。[3]:31 它由中央吕宋局领导,以维森特·拉瓦为书记。书记处表面上是政党机构,实际上旨在保持虎克与菲共的思想路线一致。五个委员会组成了虎克的结构:[5]:38

  1. 财政和供应,负责向游击队提供食物和水及其他必需品。
  2. 组织和通讯,负责协调领导层和其支持者的关系。
  3. 军事委员会,负责组织游击战。
  4. 情报和教育,负责政治教育和搜集敌人活动信息。
  5. 统一战线,负责宣传和动员。

虎克的军事结构仿照中国工农红军。由班和排组成,一个排包括100名指战员。班和排组成一个中队,两个中队组成一个营,两个营组成一个团。[3]:32 这些数字并不总是如此:例如,位于新怡诗夏省塔拉韦拉(Talavera)的第八中队有十二个班,每个班有十二人。[7]:70

虎克军组织结构,1943年[5]:39
虎克军
中央吕宋局书记处
财政和供应组织和沟通军事委员会情报和教育统一战线
中队中队中队

五百初始虎克武装先被组织成五个中队,后来发展为全副武装的两万人的游击队。[5]:40 到1944年,虎克的实力为76个中队。[7]:87 日军突袭卡比奥后,菲共采取了“以退为守”政策,将班分解为三到五人的小组。[3]:34

在虎克游击队控制的地区,虎克组织了一支临时警察部队来维持治安并防备抢劫者和盗贼。[7]:70 虎克还组建了巴里奥联合防卫队(Sandatahang Tanod ng Bayan),它担任政府以支持该地区的虎克部队。巴里奥联合防卫队由KPMP和AMT成员组成,它们组织了对虎克的广泛支持,屏蔽了日本人的收割,并攻击其菲律宾合作者;事实上,为虎克建立了保护区和安全避难所。[5]:40 虎克军也成立了由主席、副主席、书记、司库和五名警察组成的政府。巴里奥政府也有三个部门,由负责人领导。一个部门收集有关军事的情报信息,另一个部门处理巴里奥和虎克成员之间的交流,第三个部门安排供应。[7]:73 虎克军政府还执行民事任务,例如主持婚礼、洗礼、葬礼以及颁发结婚证和出生证。[7]:95

注释

  1. ^ The Huk Rebellion. [April 29,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5). 
  2. ^ Jeff Goodwin, No Other Way Ou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p.119, ISBN 0-521-62948-9, ISBN 978-0-521-62948-5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Saulo, Alfredo. Communism in the Philippines: An Introduction. Quezon City: Ateneo de Manila University Press. 1990. ISBN 971-550-403-5. 
  4. ^ 4.0 4.1 4.2 4.3 Taruc, L., 1967, He Who Rides the Tiger, London: Geoffrey Chapman Ltd.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Lanzona, Vina A. Amazons of the Huk rebellion gender, sex, and revolution in the Philippines [Online-Ausg.]. Madison, Wis.: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2009 [10 September 2016]. ISBN 978029923093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3).  – 通过Project MUSE 需付费查阅
  6. ^ Agoncillo1990,第441頁
  7.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Kerkvliet, Benjamin. The Huk Rebellion: A Study of Peasant Revolt in the Philippin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0. 
  8. ^ Agoncillo 1990,第448頁
  9. ^ 9.0 9.1 Lapham, R., and Norling, B., 1996, Lapham's Raiders, Lexington: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ISBN 0813119499
  10. ^ Breuer, William B. The Great Raid: Rescuing the Doomed Ghosts of Bataan and Corregidor.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2)
  11. ^ 11.0 11.1 Martinez, p. 150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