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臥農蘇臥農(1901年—1975年),原名蘇文,中國廣東廣州市花地人[1] ,是中國水墨畫嶺南畫派著名的花鳥畫家[2],及卓有成就的重要成員之一[3]。 生平蘇臥農出生於廣州花地馥林園[4]當地一戶花農世家。自幼喜爱習字繪畫,少年时在帮其父種植花果之余,开始以画相为生。1926年以優異成績考入佛山市立美術專科學校,學習國畫。當時,由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劍父擔任該校校長,親自對學生進行授課指導,這是蘇臥農隨高劍父正規學習繪畫的開始階段。 蘇臥農十分仰慕高劍父高超的畫藝,畢業後曾十多次登門拜師均遭到拒绝但不氣餒,最終 高劍父 被蘇臥農感動,收為入室弟子。1928年,被招入春睡學院進一步學習。1929年,蘇臥農的作品《游魚》、《紅豆白鴿》获得比利時万国博覽會金奖。1932年,在高劍父的幫助下,留學日本 ,在東京日本美術學校研究部跟隨川崎小虎學習[5]。1933年,蘇臥農以作品《荒煙蔓草》、《睡蓮游魚圖》、《秋艷》、《孤夢》等,和方人定、黎雄才等參加了東京舉辦的「中華旅日作家十人畫展」,引起日本社會各界人士的好評。1934年,作品《游魚》再次在德國普魯士美術院和日內瓦瑞京大廈展出,深受歡迎。著名國畫家劉海粟稱讚之餘, 並將此畫作編入《中國現代名畫集》[6]。1935年6月,畢業回國。同年9月,與方人定、楊蔭芳、黃浪萍參加由春睡畫院舉辦的四人畫展,在廣州引起轟動。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蘇臥農走上街頭,創作宣傳畫, 號召抗日。1938年,廣州淪陷,蘇臥農先後失去妻子和三個兒女,逃難到越南,後又流亡到澳門、香港。他的畫作《孤鴟啼暮圖》借林中孤鴟啼暮,宣洩了畫家面對國破家亡,顛沛流離,淒苦憤世的情懷。1945年抗日勝利,返回家鄉花地。1947年,在廣州美術專科學校國畫系任教,並任主任一職。他創作的《環宇和平圖》,於1953年入選第一屆全國美展。 1955年,作品《椰苗益鳥》入選第二屆全國美展。1956年8月,受聘於廣東省廣州市人民委員會,擔任廣州市文史研究館館員[4]。 1963年後,蘇臥農淡泊處世,潛心繪畫。晚年致力於精心培養兒子蘇百鈞和蘇百揆。父子三人因在花鳥畫上的建樹,被譽稱為現代廣東畫壇上的「蘇門三傑」[5]。後於1975年,病逝於花地,享年75歲。 畫風蘇臥農的花鳥畫,在沒骨花鳥的技法上發揚光大,注重用墨和運筆的力度, 畫風蒼勁渾厚又不失秀麗清雅。他畫的花鳥以寫生、半工意居多,樸實自然,生動活潑,富有情趣和生命力。 代表作
著作
相關條目參考書籍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