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
芍藥(学名:Paeonia lactiflora),又稱作白芍、杭白芍、金芍藥、將離,是芍藥科芍藥屬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1]。 种名lactiflora意为“乳白色花的”。 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80厘米,地下有圆柱形或纺锤形块根。二回三出复叶。初夏开美丽的花,花大型,有白、红、粉红等颜色,雌蕊常无毛,花型多样,有单瓣、半重瓣和重瓣等多种花型。遍布于中国東北及華北,亦见于西伯利亚等地。一般可以成活数年。 与牡丹的区别芍药是蓄根草本,牡丹是灌木木本,这是它们的主要区别,它们花型、叶片非常相似,牡丹于5月初开花,芍药花期要晚一些。在英语和其他欧洲语言中,牡丹和芍药是同一个词。芍药一般可以存活数年,牡丹可以存活30-60年。 历史芍药在夏商周时期,即已被中国人作为观赏植物培育。其名最早来源于《诗经》:“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情花用于男女互赠。[2] 药用芍药的根部可药用。在夏秋两季将根部挖掘后,去除根茎及须根,洗净去皮得到白芍[3]。野生种芍药及草芍药、川赤芍的不去皮根也被称为赤芍[4],所以汉语中称其为芍“药”[來源請求]。 味苦酸,性凉,入肝、脾经。白芍的功效为养血敛陰、柔肝止痛、平抑肝阳。赤芍的功效则为清热凉血、祛瘀止痛[5]。 欧洲引种芍药於1700年代中期被引种到英格兰,并培育出很多当地普遍种植的园艺栽培种[6]。芍药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被描述为P. albiflora,因为芍药是第一个被引种到欧洲的白色芍药属品种。芍药繁殖力很强,是切花贸易所需的芍药属花卉中最主要的来源[7]。 在中国,芍药的观赏价值稍逊於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和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其他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延伸阅读[在维基数据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