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湋耿湋(736年—787年),字洪源,河東人,唐代詩人。大歷十才子之一。 生平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出生。[1]寶應二年(763年)進士[2],授任左卫率府仓曹参军,廣德二年(764年)前後,因第五琦推荐为周至縣尉,與古之奇友好[3]。 大曆八年(773年),奉使江南检括圖書。[4]此行在浙江还曾与严维、秦系等诗人唱酬。 [5]約大曆十一年(776年)歸朝。[6]王缙荐擢左拾遺。[7]任大理司法。 大曆十二年(777年)坐元载、王缙事贬為许州司倉参军;量移郑州司倉参军。建中三年(782年),在河中府任兵曹参军;后又轉京兆府功曹参军,貞元三年(787年)十一月,卒於任上,享年五十有二。 文学成就工於詩,与当时的文人如卢纶、司空曙等人关系密切,常有诗文唱和[2]。作品多反映出安史之亂後,長年战乱的荒涼情景,如:“日暮黄云合,年深白骨稀。”儘管在朝為官,耿氏也一再提到贫病交迫,如“贫病催年齿,风尘掩姓名”,“贫病休何日,艰难过此身。”作品於後世影響深遠。[8]有詩集二卷。 注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