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拗
羊角拗(學名:Strophanthus divaricatus),別名羊角籐、羊角捩、羊角藕、羊角柳、羊角樹、羊角紐、羊角扭、大羊角扭蔃、菱角扭、黃葛扭、武靴籐、花拐籐、瀝口花、打破碗花、華毒毛旋花子、斷腸草、鯉魚橄欖、貓屎殼、螺心魚、金龍角、倒釣筆[1]等,為夾竹桃科羊角拗屬[2]植物,分佈於中國廣西、廣東、福建、貴州、越南及老撾[3]等地,長於山坡或路旁灌木叢中。在香港被稱為「香港四大毒草」之一[4],也是香港原生物種[5]。因果實一對叉生,形如羊角,因而得名[4][6]。 形態特徵羊角拗是一種木質藤本[2]灌木植物,可高約10米。枝幹圓柱狀,棕褐色,有明顯白色皮孔。葉橢圓狀長圓形或卵形,頂端短漸尖,對生,紙質,葉每邊7-9條側脈,全緣,長約5-10厘米,寬約3-3.5厘米,葉柄長約5毫米。花為聚傘花序腋生及頂生,花萼5枚,萼管長約5毫米,裂片急尖黃紅色,長約7毫米;花冠5枚黃色,呈漏斗狀,冠管長約2厘米,裂片延伸成長線狀,長約5-8厘米,寬約2.5毫米;喉部的副花冠10枚,冠片分離;雄蕊5枚,生於冠管上部,雌蕊長約13毫米,花期3-7月[5]。果為蓇葖果,橢圓狀,木質,叉生,形如羊角,長約15厘米,果期7-11月[5]。種子披白色絹質毛,呈線狀披針形,長約2厘米,寬約5毫米[7]。全株含有白色或黃色乳液[3][8]。 醫藥用途及其毒性全株具有毒性,毒性成份為羊角拗甙及毒毛旋花甙等[9]。誤食或接触可引致頭痛、頭暈、嘔吐、腹痛、腹瀉、瞳孔擴大、脈搏不規則、痙攣昏迷及心跳停止引致死亡等中毒症狀。但同時亦可作殺菌、消炎、止癢等[10]作用,主要作外用可治扭傷、皮癬及膿腫等[11]。莖部纖維可編織成繩索,種毛可作填充物[10]。 參考文献
外部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