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蚧属(學名:Kermes),又称红蚧属,是半翅目介壳虫总科红蚧科(亦称红介壳虫科、絳介殼蟲科)下的一种昆虫的属,以山毛榉科常绿植物的树液为食。雌虫可分泌一种红色物質,在古代歐洲是紅染料的主原料。
词源
红蚧属的拉丁名Kermes来自于波斯-阿拉伯语的qirmiz (قرمز),意为“红色”、“绯红色”,最终来自梵语的कृमिज(kṛmi-ja),意为“来自虫子的”。[1][2]
描述
雌成虫的触角分节不清,但1-6节可见,足退化,分节亦可见。多格腺遍布于整个体背或侧缘,或在缘毛基部成群。肛环位于背面,无透明孔、肛环毛[3]。
广泛分布于世界动物地理分布区的古北区、新北区和东洋区。[3]
经济意义
古代黎凡特及南欧用寄生在胭脂虫栎(Quercus coccifera)这种树上的红蚧属昆虫的Kermes vermilio的雌性怀孕成虫作为红色染料,因为躺在树上的雌性怀孕成虫外形类似米粒,所以被古代欧洲人误解为是树上的果实或是分泌物,所以欧洲语言里用“种子”、“谷粒”一类的词来称呼这种染料。[2]
但自从美洲大陆上发现胭脂虫这种颜色更鲜艳、质量更好的代替品后,红蚧属就失去了其染料价值[4],而被看成是栎类的重要害虫。欧洲的Kermes quercus寄生树干皮缝隙中,影响寄主发育。而中国的华东、华北、西南、东北等地均有大量红蚧发生,影响板栗树和栎树,这些树可以用来绿化、燃料、饲养柞蚕等。[5]其中栗绛蚧(Kermes nauai Kuwana)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对象名单》[6]。
分类
红蚧属大约包含30余种左右,包括[5][7][8]:
参考文献
- ^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s.v. Kermes, also Kluge, "Etymologisches Wörterbuch der deutschen Sprache", s.v. Karmesin, et al.
- ^ 2.0 2.1 kermes,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 ^ 3.0 3.1 Template:Cite journal cn
- ^ cochinea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 ^ 5.0 5.1 胡兴平, 李士竹. 红蚧科 (Hom. Cocco. Kermesidae) 研究进展[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90, 21(3): 86-90.
- ^ 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技术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局,2014
- ^ Bisby F.A., Roskov Y.R., Orrell T.M., Nicolson D., Paglinawan L.E., Bailly N., Kirk P.M., Bourgoin T., Baillargeon G., Ouvrard D. (red.). Species 2000 & ITIS Catalogue of Life: 2011 Annual Checklist.. Species 2000: Reading, UK. 2011 [24 september 2012].
- ^ 中国昆虫新种数据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动物数据库